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掛號難”、“以藥養醫”如何解?──代表委員“把脈”公立醫院改革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12日 14: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北京3月9日電(記者王新明、王橙澄、吳小康)新醫改中,公立醫院改革是關注度最高、困難最多、影響最大的“硬骨頭”。改革試點啟動兩年來,資源配置逐步優化,醫藥費用過快上漲的勢頭得到初步控制,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群眾“看病難、看病貴”。

  目前,公立醫院改革已經逐漸進入“深水區”,如何打破以藥養醫、如何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如何提高公立醫院活力等成為代表委員熱議的焦點。

  如何解決大醫院“掛號難”?

  社區、鄉鎮醫院病人屈指可數,大醫院卻人滿為患。“走廊裏有個空就安上床,走進大醫院就像走進了 難民營 。”遵義醫學院研究生院副院長束曉梅代表説。

  如何解決醫療資源供求失衡,釋放大醫院壓力,增加社區、鄉鎮醫院活力?貴陽醫學院附屬醫院副院長于揚代表認為,一是短期而言,盤活現有資源,尤其是讓優質醫療資源合理流動;二是長期來看,要加大投入,培養更多醫務人員,建立醫療資源梯隊。

  根據規劃,我國計劃到2020年培養30萬名全科醫生,實施農村定向免費培養項目,為中西部鄉鎮衛生院培養全科醫生。逐步形成一支數量適宜、質量較高、結構合理、適應基本醫療衛生制度需要的基層醫療衛生隊伍,基本滿足“小病在基層”的人力支撐要求。

  “在此過程中,要讓現有資源,尤其是優質醫療資源在農村與城市、大醫院與鄉鎮、社區醫院之間流動起來。同時,通過 小學校、大醫院 培養越來越多的實用型醫療人才。”致公黨貴州省委副主委孫誠誼代表説。

  目前,我國13億城鄉居民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已建立起全民醫保體系初步形成。孫誠誼説,群眾現在不是怕看病,而是怕看不上病,“一號難求”,“國家鼓勵醫生合理流動,但是在實際操作中仍有羈絆,阻礙正常流動。”

  “讓市場為優質醫療資源定價,清除流動中的 絆腳石 ,形成多層次、多渠道的辦醫路徑。”束曉梅説。

  12下一頁

熱詞:

  • 醫療資源
  • 公立醫院
  • 硬骨頭
  • 掛號難
  • 深水區
  • 把脈
  • 藥養
  • 鄉鎮醫院
  • 全科醫生
  • 醫務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