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漲工資,要真正使居民有“增長感”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9日 03: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大眾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完善工資制度,建立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儘快扭轉收入差距擴大的趨勢”。

  政府工作報告中這兩句話引起網民強烈關注,他們聯絡不久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提出的“最低工資年均增長13%以上、職工工資年均增長15%、‘十二五’期間職工工資翻番”規劃,發出了這樣的期盼:這些順應民意的惠民“漲工資”改革目標,如何才能落到實處、逐步縮小收入差距?

  “倍增長”不能“被增長”

  【網評】在門戶網站上超過160000名網友參與有關如何減少收入水平差距的調查,22.6%的網友認為應提高工資標準、並設立工資正常增長機制。

  【調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工資研究所不久前公佈的報告顯示,目前我國行業間工資差距擴大,平均工資最高的行業金融業為70146元;最低的農林牧漁業為16717元。最高與最低之比為4.2:1。而在上世紀80年代,行業間工資收入差距只為1.6─1.8倍。

  【建言】全國人大代表宗慶後認為,工資的“提低”事實上應該和“控高”相結合,更加注重收入分配領域的公平性,調控部分國企高管過高薪酬和某些收入過高行業的工資水平過快增長,努力縮小收入差距,防止居民收入“倍增長”成為統計上的“被增長”,避免惠民政策成為“紙上畫餅”。

  不讓CPI“偷”走幸福感

  【網評】“工資”漲得雖快,卻也跑不贏CPI。不少網友認為,雖然在過去的一年間自己的收入有所增長,但是“增長感”卻沒多少,高企的CPI“偷”走了自己的幸福感。

  深圳網友“家在清風雅雨間”認為,雖然工資增長了,但是卻感覺“口袋裏面的錢越來越不頂事了”。希望政府能關心百姓的“錢袋子”問題,漲工資更要漲幸福指數。

  【調查】自四川來長三角地區打工的王樹根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自己去年月工資從2500多元漲到2800多元,但是房租從100多元漲到200多元,每個月的生活費也從八九百元漲到了1200多元,“每個月能存下來的錢反而少了兩百來塊。”“漲不漲工資是一方面,關鍵是購買力是不是增強了。”

  【建言】代表委員認為,要真正使居民有“增長感”,除了要讓工資外收入和福利也一起上升外,還需要調控物價,讓工資倍增的實惠落到實處。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出,要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防止價格走勢反彈。

  體制內外“漲”聲都要響起來

  【網評】上海網友“方向明”認為,職工收入增長的難點在於如何提高非編制內、非事業單位、非公務人員、非央企人員的收入水平。還有網友擔心,體制內職工能受益於政策,但體制外職工就被“遺忘”。

  【調查】記者在東部地區採訪發現,一些企業對“職工工資增長”處於一種兩難境地:一方面,隨著物價水平的走高和部分行業“用工荒”的連年出現,企業用加薪手段吸引員工勢在必行;另一方面,由於原材料成本增加、匯率變動、稅負偏高等因素,企業又在員工增收方面“力不從心”。

  【建言】全國人大代表康厚明認為,職工收入提升是收入結構調整的一部分,政府能掌控公務員、事業單位等公共部門的人員收入,因此要防止“政府能掌握的部分漲,而私營企業不漲”的現象,應通過推行勞資雙方工資集體協商制度等強化“體制外”職工工資制度的健全和落實,以免收入差距進一步擴大。

  宗慶後建議,政府在為職工“漲工資”的同時,也要給企業在稅收、物流等方面減減負,保護實體經濟健康發展。

  (據新華社北京3月6日電)

熱詞:

  • 漲工資
  • 工資
  • 增長機制
  • 工資外收入
  • 工資集體協商
  • 工資增長
  • 居民收入
  • 工資差距
  • 增長感
  • 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