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兩會訪談:村醫馬文芳:我就是為那169塊錢活著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6日 23: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我除了吃飽穿暖,沒有積蓄。即便我兒子結婚,也沒為他操辦什麼。我就是為那169塊錢而活著的。”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60歲的馬文芳如是説。

  作為現任全國人大代表中唯一的鄉村醫生,馬文芳的正裝掩不住鄉村獨有的淳樸與率真,他不時左右拉扯一下自己的領帶給脖子“松鬆綁”,但與記者交談時,卻始終沒有將領帶卸下。

  馬文芳的“169塊錢”顯有所指。1961年,就在馬文芳母親因傷寒病去世後的第五天,他8歲的弟弟也感染上了傷寒。村裏父老鄉親你1分、我5分地自發捐錢,湊夠了169元,將弟弟抬去縣醫院,但終因誤了時候,孩子不幸夭折。

  “直到現在我還記得,誰給我家捐了5毛錢。那時我就下定決心,這個恩情我一定要報。”馬文芳眼圈泛起微紅,“想起那時農民苦啊,小病拖成大病,大病不敢住院。我就想,自己就做個醫生吧。”

  自那時開始,12歲的馬文芳開始四處拜師求醫。17歲那年,公社成立衛生班,馬文芳入班學習1年,回來後便做起了村裏的“赤腳醫生”,“一根銀針一把草”地為老百姓治病。

  其時,農村瘧疾、麻疹、天花、鼠疫等傳染病盛行,馬文芳所在的村子單單瘧疾病人就有360余人。馬文芳和他的同伴們每天背著藥箱登門,“送藥到手、看服到肚、不咽不走”。

  “我一生中堅持三個原則:把病人當親人;看病細緻再細緻;輸水(輸液)、住宿等不加任何費用。”馬文芳説。憑藉著這三條,馬文芳的診所時常爆滿,最多時,一天接待了156個病人,“累得夠嗆”。

  “我是河南省百佳慈善家之一,説實在的,我捐得不多,但我保證把自己能捐的都捐出去了。”馬文芳説。

  馬文芳和自己的病人是那麼熟悉,以至於別人在窗外喊一嗓子,“不管男女老少”,他都能一下子聽出是誰。但馬文芳和官員卻比較陌生,以至於除了村裏幹部,他“再沒有見過其他當官的”。

  然而,這些都阻止不了名譽的紛至沓來,2000年以後,馬文芳先後當選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優秀鄉鎮醫生。2006年2月,他在中南海受到了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的接見。

  “總理讓我如實説,説實話,我就把農民看病難、看病貴這些基層情況如實彙報了個遍。”馬文芳喝了口水,端杯的手有些顫抖:“總理聽得很認真,他都聽進去了。”

  當年溫家寶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將“合作醫療補助提高”列為重要內容,有輿論將此與馬文芳等村醫的努力聯絡起來,稱“村醫建議寫進總理報告”。

  2008年3月10日,溫家寶參加十一屆全國人大河南代表團審議,再次點名其時已為全國人大代表的馬文芳發言,“當時給每個發言代表的時間是15分鐘,可總理一問我一答,45分鐘就這樣過去了。”馬文芳笑著回憶。

  當上了全國人大代表的馬文芳更加忙碌,為了調研農村合作醫療,他自費“跑遍了”3個省18個縣100多個村莊的100多個診所,和100多個鄉村醫生進行交流,完成了有關“新農合”(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調研報告。

  今年3月2日,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赴河南團駐地看望代表,當被問及“新農合”在農村的實施現狀,馬文芳回答李克強:“農民得到了實惠,農村醫療狀況好得多了”。

  “但根本問題還沒解決。”馬文芳對記者説,國家還應加大對基本藥物的補助,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的投入,同時保證農村醫療機構能留住人才,“這是個傳承的問題,搞不好,就會出大問題。”

熱詞:

  • 馬文芳
  • 兩會
  • 病人
  • 松鬆綁
  • 赤腳醫生
  • 政府工作報告
  • 新農合
  • 鄉村醫生
  • 2008年
  • 麻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