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小泉潤月:“保護性遷建”穿越歷史名不符實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2日 11:4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荊楚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據報道,在廣州珠江之畔的瀝滘村,是一個有著800多年曆史的古村。村內存有明清祠堂13座,此外還有大量古民居。在即將到來的整體改造中,沒有列入文化保護單位的古民居面臨拆除,而部分明清宗祠或將被“保護性遷建”。(中國廣播網2月19日)

  位於廣州市海珠區的瀝滘村,早在清代便是“五百年祖德,十三代書香”的名村。村內現存明清宗祠13座,此外還有大量古民居。日前,某企業投資28.3億美元對瀝滘村將進行整體改造。瀝滘村改造後將形成40棟左右的高層回遷房。在即將到來的整體改造中,沒有列入文化保護單位的古民居面臨拆除,而部分明清宗祠或將被“保護性遷建”。村民回遷住上現代化的新房,看起來似乎是件大好事。但村民也是怎樣的心情那?

  村民説:其實我們也不是很想拆了,因為聽老人説這一個地方這些房子已經是幾百年的歷史了,所以也是不太想它拆了,什麼時候拆我們也不知道,但是還是希望能夠保留下來。瀝滘村一些人擔心,村裏沒有列入文物保護單位的祠堂和古民居,在改造中將難以避免被拆的命運,希望通過媒體呼籲保留下來。

  專家呼籲,像瀝滘這樣歷史悠久的古村,在廣州已是鳳毛麟角,規劃部門、開發商在改造過程中應尊重歷史、尊重文化,原址保護。國家文物局新聞發言人近日表示:最近,一些地方以“維修性拆除”、“保護性拆除”等名目,拆毀不可移動文物(包括具有重要價值的文物保護單位)。沒有任何法律依據,也違背了文物保護的基本原則。很顯然,村民、文物專家和法律都不希望這個歷經800年的古村,被借由改造得到保護、新生在"大拆大建"中湮滅。

  拆除就是拆除,還非要冠于“保護性”的帽子,寓意何謂,無非是讓拆遷順暢些,讓村民感覺這是保護。這是保護嗎?連村民都知道要保護的東西,看得懂的問題,在某些人眼裏竟然一錢不值,説穿了就是利益驅使使然,眼裏只有一個字“錢”。然而很多的歷史是錢買不來,重建不了的,丟失了就是丟失了,縱然有影像資料,那只是感官的回味,絕沒有事實上的觸摸實在。很多地方古城在建設城市過程中,當人們欣賞古城新貌的時候,卻找不到古城感覺,才知道丟失了原有的古典建築,才知道丟失了的才是最珍貴的。

  “重建”、“異地遷建”就是高倣真的建築。倣真説白了還是倣造,不是原來的東西,原來的工藝。就以瀝滘村來説,縱然重建了所有的建築,一模一樣在現,沒有了原有的村民,沒有了原來的街道,沒有了屋頂上的瓦松和墻角的狗尿苔等,這些都是歷史的滄桑所賦予的,原有的那種溫馨滋味是重建不來的。尤其是素有海外之鄉的廣東,遊子歸來要的就是尋根,尋訪原來的鄰居,和他們想要的感覺,包括屋頂的瓦松,墻角的狗尿苔,因為那裏蘊藏著他們自己的故事。

  “重建”、“異地遷建”。恐怕也是現代人穿越的加以幻想,想證明自己比古人聰明。幻想就是幻想,是無法與現實比擬的,時間是沒法穿越的,至少現在還不能。

  稿源:荊楚網

  (來源:荊楚網)

熱詞:

  • 重建
  • 古民居
  • 村民
  • 明清
  • 古村
  • 穿越
  • 異地遷建
  • 古城
  • 宗祠
  • 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