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廣州800年古村面臨改造 明清祠堂或被保護性拆除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9日 15:3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廣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廣網廣州2月19日消息(記者溫飛 周羽)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在廣州珠江之畔的瀝滘村,是一個有著800多年曆史的古村。村內存有明清祠堂13座,此外還有大量古民居。在即將到來的整體改造中,沒有列入文化保護單位的古民居面臨拆除,而部分明清宗祠或將被“保護性遷建”。

    這個有著800年曆史的古村是借由改造得到保護、新生,還是會在"大拆大建"中湮滅?專家呼籲,像瀝滘這樣歷史悠久的古村,在廣州已是鳳毛麟角,規劃部門、開發商在改造過程中應尊重歷史、尊重文化,原址保護。

    位於廣州市海珠區的瀝滘村,是一個有著800多年曆史的古村,早在清代,便是“五百年祖德,十三代書香”的名村。村內現存明清宗祠13座,此外還有大量古民居。日前,海珠區瀝滘經濟聯社與珠光集團達成城中村改造協議,擬由珠光集團投資28.3億美元對瀝滘村進行整體改造。記者了解到,根據目前公示的規劃,瀝滘村改造後將形成40棟左右的高層回遷房。在即將到來的整體改造中,沒有列入文化保護單位的古民居面臨拆除,而部分明清宗祠或將被“保護性遷建”。瀝滘村一些人擔心,村裏沒有列入文物保護單位的祠堂和古民居,在改造中將難以避免被拆的命運,希望通過媒體呼籲保留下來。

    村民:我知道要拆遷這件事情,其實我們也不是很想拆了,因為聽老人説這一個地方這些房子已經是幾百年的歷史了,所以也是不太想它拆了,什麼時候拆我們也不知道,但是還是希望能夠保留下來。

    瀝滘村是海珠區改造範圍面積最大的城中村,面積達151萬多平方米。早在2007年,瀝滘村就已經和開發商達成合作意向,直到最近才簽訂改造協議。古村保護是瀝滘村改造面臨的重要課題。華南理工大學建築系副主任田銀生表示,與北京大氣瑰麗的皇家建築不同,廣州的古民居、古祠堂以單體論並不出彩,它們是以群體存在的,越是不起眼的民居、祠堂,越是應該整體保護。

    田銀生:像廣州這種的城市,它不像北京有一些單獨就可以成為經典的這樣一些東西,像廣州的很多歷史文化遺存都是作為一個整體存在的,如果從單個建築上來講可能就是微不足道,但是他們作為一個整體的時候,可能就會顯得非常有價值。這種東西可能對廣州來講顯得特別突出。

    去年10月,廣州市三舊辦批復的《瀝滘村“城中村”改造方案》中明確規定,瀝滘村的13座明清祠堂,除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的衛氏大宗祠外,其他祠堂都要進行"保護性遷建",即原磚原瓦拆除並易地重建。對此,田銀生感嘆説,原磚原瓦拆遷並異地重建,總比毀掉一座古建築好。但人們往往忽視了一點:建築是依託其環境存在的。取消了古建築的原始環境,建築的價值就會大打折扣。

    田銀生:現在就是説把很多的這些祠堂通通拆到了另外一個地方,它就失去了之前的一個整體環境。

    田銀生表示,像瀝滘村這樣現存明清古建築群、保存了古村規劃樣式的,在廣州已經是鳳毛麟角,不僅要保護祠堂,沒有列入文化保護單位的古民居、河涌、古橋,都應受到保護。

    田銀生:這裡面首先要有一個意識,從觀念上來講在這個過程當中,現實的經濟價值肯定是要追求的,但是也一定要認識到我們的文化價值、歷史價值,這樣一些東西還是很珍貴的,還是要留存的。在經濟利益和歷史文化保護之間,還是要尋找相互之間的一種妥協,不能夠極端的一種追求。

    近日,國家文物局新聞發言人表示,所謂“維修性拆除”、“保護性拆除”等沒有任何法律依據,也違背了文物保護的基本原則。凡涉及不可移動文物的各類建設性活動和保護維修項目等,都必須嚴格遵循文物工作方針,依法報批。對於違法損毀或拆除不可移動文物和文物保護單位的行為,必須依法處理。那麼,有著800年曆史的瀝滘村到底是借由改造得到保護、新生,還是會在“大拆大建”中湮滅,中國之聲也將持續關注。

熱詞:

  • 廣州
  • 800年
  • 古村
  • 面臨改造
  • 明清祠堂
  • 保護性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