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現在是取消發行審核的時機嗎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6日 21: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據報道,一位上市公司並購重組委委員透露,郭樹清在上任不久後的一次內部場合中曾提出“IPO不審行不行?”。中國上市公司輿情中心監測到,這一話題成為近期最為熱門的財經輿情議題。多位學者和市場人士各抒己見。許小年、任志強、劉勝軍、王冉等一批意見領袖表示堅決支持取消審批制,他們認為這是建設公平市場、減少權力尋租的必要前提,同時也有不少人提出,取消審批制需要法律環境、仲介約束機制、退市制度等諸多條件的成熟。

  取消IPO審批無疑有非常積極的意義,也應該是未來的方向。現在更值得討論的是,改革的時間窗口是否已經到了,配套環境是否已經成熟?筆者認為,IPO不審行不行?當然行。現在就不審行不行?恐怕還不行。

  2月上旬,證監會公佈了正在排隊等待上會的幾百家企業的基本信息。我們做個假設,如果放開審批,這幾百家企業中的大部分,都願意上市而且是越快越好。也許一段時間之後,隨著上市企業的數量增長和投資者的成熟,新股發行價格和市盈率水平逐漸恢復理性,這種情況下會有企業選擇暫時不上市。但如果短期之內審批制突然轉向註冊制很可能導致A股市場魚龍混雜,市場遭遇更大的融資壓力,綠大地之類的公司一時間很可能只會更多而不是更少。評論人侯寧更認為,“不審崩盤。”

  改革就會有阻力有陣痛,阻力或許是來自盤根錯節的既得利益集團,如果時機把握不當,陣痛則恐怕會由市場上中小投資者參與買單。我國投資者結構不如歐美市場成熟,而社會養老體系也尚不如歐美國家完善。市場中的個人投資者佔很大比例,且有一部分中老年人把自己畢生的積蓄拿來投資。在目前有監管層審核的情況下,我們尚不能明辨所有優劣公司,而如若公司數量激增,只靠仲介機構的自律來把關,廣大普通投資者如何甄別?投資者教育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泥沙俱下的市場會不會導致一些更為慘痛的局面?雖然市場經濟買賣自願,但這些無疑應是政策推行過程中需要考慮的。資深市場人士和機構投資者有更強的識別能力,或許不懼完全市場化發行,但普通股民,他們準備好了嗎?

  多數成熟股市推行的都是註冊制,和註冊制配套的是嚴密的監管和嚴厲的追責。2011年在美國股市被長期停牌和已經退市的中概股總數達46家,有多家公司遭到集體訴訟。2001年美國的安然事件更是體現了監管層的嚴格和對投資者的保護。實事求是説,目前國內不少企業的誠信狀況並不太好,機構投資者的治理水平仍有待提高,律師、會計師等仲介機構的勤勉盡責並不盡如人意,法律訴訟的管道還不夠通暢。

  回答是否可以取消審批之前,也許應該先看看A股市場上已經存在的造假上市公司有沒有受到應有懲罰,對仲介機構的追責有沒有到位,不合格的公司是否退市了,有沒有換個外殼捲土重來。去年勝景山河造假上市案,監管層開出了被稱為對保薦業務領域的“最嚴厲”罰單,顯示監管力度正在不斷加強。但我們也注意到,關於綠大地虛假上市責任人的法律懲處,至今仍不明朗。

  歸納言之,審批制有其作用,也存在問題,更加市場化的註冊制應該是未來改革的方向。但目前對改革路徑的分析更有價值,如果針對整個市場環境的一系列改革能有突破,監管力量加強了、市場約束機制更有效了、法律追責機制完善了,再來取消審批制,推行註冊制,自然水到渠成。改革需要勇氣,但也要避免魯莽。

熱詞:

  • 註冊制
  • 審批制
  • 股總數
  • 投資者結構
  • IPO
  • 監管層
  • 退市制度
  • 機構投資者
  • 市場人士
  • 時間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