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經濟臺滾動新聞 >

[年度巨獻]財經論劍—創業板篇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28日 11:4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CTV-交易時間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進入[交易時間]>>

    特別節目《財經論劍》第五集:創業板篇

    財經風雲起,論劍定乾坤,今日利劍高懸,鋒芒直指創業板,如果説2010年的股市,哪個板塊的話題最多爭議最大,相信非創業板莫屬,而創業板面臨的核心問題當屬高市盈率發行,那麼進入2011年發行市盈率節節走高的創業板,風險集聚是否已經到極至,有效解決創業板發行市盈率過高的最根本途徑又是什麼?

    論劍英雄榜:

    吳曉求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助理  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 

    中國證券市場理論的奠基人之一

    劉紀鵬  中國政法大學資本研究中心主任 《證券法》修改小組專家組成員

    《國有資産法》、《期貨交易法》起草組成員  著名股份制專家

    華  生  燕京華僑大學校長  影響中國經濟改革進程的價格雙軌制、國資體制股權分置改革的主要提出和推動者之一

    林義相  天相投資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中國證券業協會副會長

    知行合一 實戰至上
 
觀察團成員:

    衛保川  《中國證券報》首席經濟分析師,

    崔書文  《經濟日報》産經新聞部主任,

    葉  檀  財經評論員

    董少鵬  《證券日報》常務副總監

    方  軍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經濟之聲財經評論員 

    姚振山:財經風雲起,論劍定乾坤,歡迎大家來到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財經論劍的節目現場,我是姚振山,今天我們論劍的是資本市場上的新貴創業板,那麼現在四位著名的專家學者,還有我們五位觀察員都已就座,那麼今天我們邀請到網絡媒體,以及益盟操盤手等機構代表參與互動,同時我們在搜狐微博,也開通財經論劍的互動話題,感謝大家今天的積極參與。

    我們今天的論劍呢,仍然是從一幅對聯開始,大家請看大屏幕,上聯“創業十年一朝步青雲”,現在仍然是缺少下聯和橫批,在今天論辯之後,我們仍然是邀請觀察團的成員,來給出下聯和橫批。好,言歸正傳,正式我們關於創業板話題的討論,我想提到創業板,可能有一個字,大家最為關注,那就是“高”,高市盈率發行、高超募,高股價,如果借用一句電影的臺詞,高實在是高,所以我們今天關於創業板的討論,首先就從這個高字開始。

    財經論劍今日論劍創業板,辯題一:創業板發行市盈率節節攀高,風險集聚是否已到極至,高價發行、高朝暮基金,高管創富,創業板目前面臨的一切爭議,幾乎都與創業板的高發行市盈率相關,從2009年10月30號首批28家創業板公司登陸深交所以來,創業板新股發行市盈率雖然經歷過波動,但總體依然呈現節節走高的態勢,特別是到了2010年12月份,當月創業板發行12隻新股,平均發行市盈率創下92.06倍歷史記錄,進入2011年之後1月7號上市5隻新股平均發行市盈率更是達到93.07倍再創新高。

    尚福林(中國證監會主席):創業板設立以來,市場各方對創業板公司的業績波動發行定價較高,募集資金較大等現象和問題,也給予了關注。

    與發行市盈率節節攀高相對的,是近期創業板新股上市之後在二級市場頻頻遭遇破發,人們不禁要問,創業板發行市盈率節節攀高虛火上升,風險集聚是否已到極致?

    辯題一:創業板風險是否已到極致?

    姚振山:我想短片看完,我們的辯題也出來了,那就是創業板的高市盈率,是不是已經聚集風險到了極致,那麼我們現場四位嘉賓,每人眼前都有一個題板,把你們的觀點寫在題板上,你認為合理的發行市盈率應該是多少,現在請寫題板,在各位嘉賓寫題板的同時呢,我也邀請我們現場的觀眾來做一個選擇題,你認為合理的創業板發行市盈率應該是多少,我們每人手中都有一個按鍵器,按1認為20倍以下市盈率是比較合適的,按2是20倍到40倍市盈率是合適的,那麼按3是40倍到60倍,如果是按4的話,是選擇60倍以上發行市盈率是合適的,現在也請大家按鍵,我們來看一下大屏幕,現在結果出來了,認為在20倍以下的,佔到20.6%,在20倍到40倍的佔到37.4%,40倍到60倍的佔到24.3%,那麼認為60倍以上也合適的,居然也有17.8%,我們接下來看一下,我們現場的四位專家和學者,到底他們心目中合理的發行市盈率是多少,我們先從吳曉求教授開始。

    吳曉求(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比較多,沒有一個人為的合理市盈率。

    姚振山:沒有一個人為的市盈率,那就是要讓市場去選擇。

    吳曉求:對,因為行業不同。

    姚振山:行業不同,劉紀鵬教授?

    劉紀鵬(中國政法大學資本研究中心主任):觀點鮮明,30倍以下。

    姚振山:30倍以下,那就是跟我們觀眾選擇20倍到40倍,這個區間是一致的。

    劉紀鵬:對,需要闡述理由嗎?

    姚振山:稍候。好,華生教授。

    華生(燕京華僑大學校長):我覺得根據中國現在創業板實際情況,可能如果在40倍到60倍,相對比較合理一些。

    姚振山:比較高一些。

    華生:下來一半。

    姚振山:林義相教授。

    林義相(天相投資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要視公司和市場的情況,10到50倍。

    姚振山:這個區間很大呀。

    林義相:是很大,因為創業板公司應該差別很大。

    姚振山:那您先説一下,為什麼要有這麼大的差別,解釋一下這個觀點。    

    林義相:市盈率跨度大緣于創業板企業間差距

    林義相:我的理解就是創業板的公司,都是比較前期的,比較小的,以後有可能有些走到最後會倒閉破産,也有些可能會做的很大的,因此這樣呢,在創業板企業的話差別會非常大,因此比較給一個非常接近的市盈率。

    姚振山:劉紀鵬教授,您剛才急於要解釋,現在開始。

    劉紀鵬:創業板合理髮行市盈率應在30倍以下

    劉紀鵬:我想為這個節目,我昨天特別了解了香港和美國納斯達克市盈率,納斯達克過去14年平均市盈率在16倍左右,12到20倍這個區間,香港平均市盈率在12倍左右,那麼中國搞的創業板和他們不同,我們是有門檻的創業板,也就是需要一年盈利,而且根據中國的國情,所以這個市盈率,我想即便翻一番也就是30倍以上。

    姚振山:好的,30倍合理的,吳曉求教授,為什麼你覺得沒有一個沒有合理的標準,那就發一百倍也合理。

    吳曉求:創業板發行定價與多方面有關

    吳曉求:對,因為企業的定價它和很多因素有關係。第一個是和他的行業,行業成長型有關係,第二個和公司本身管理能力,以及它的戰略,那麼第三個呢,也和市場的狀況有關係,所以説我説基於這三種看法,所以的確沒有人為的,比如説20倍就一定合理。

    姚振山:華生教授,先解釋一下為什麼40倍到60倍。

    華生:我同意就個別公司來説,這時沒有固定標準的,因為每個行業跟企業不一般。

    姚振山:部分同意你的看法。

    華生:創業板合理髮行市盈率應在40倍到60倍

    華生:但是作為創業板整體來説,考慮到我們國家現在現實的情況,我覺得如果在40倍到60倍,相對來説已經比較健康。

    姚振山:劉教授,您有什麼樣的評價,人家説了40倍到60倍其實挺合理的。

    劉紀鵬:實際上今天是財經論劍。

    姚振山:有要論起來。

    劉紀鵬:對,而且還要向華生老師刺一劍,其實我們兩個人在去年1月份的時候討論過一次,當時就爭論比較大我認為,因為當時批評前三個月的發行制度三高現象,華生教授認為當時發行制度很好,這個今天我們倆出現這樣的差距,看來也是有歷史的延續的,那麼我對吳曉求教授也要刺劍,曉求有一個觀點,如果連續的163個企業一平均,70倍以上市盈率發行,你覺得正常嗎,這是我要談的,實際上在這個地方我贊成華生的觀點,第二點華生教授談與其把錢給二級市場的股民,不如留給上市公司發展生産。

    華生:我不是這個意思。

    劉紀鵬:不贊成通過高市盈率把錢留給上市公司

    劉紀鵬:那好,算我錯了,我説現在監管部門裏面,在監管部門裏邊現在有兩個思想,我認為是要在理論上澄清的,就是高市盈率把錢募集到還能給上市公司,如果錢留給低市盈率,留給二級市場股民,是炒家的事我不贊成這個思想。

    劉紀鵬:不能只完善詢價制度而忽略發行規模

    第二點就是説的,我們必須要嚴格審批或者嚴格把好上市關,要出精品,要對得起用高價錢買股票的股民,所以這種結果也就延誤了,我們不可能比較大規模的,按規模市場化背景下的個股詢價制度推不出來,光追求了個股的詢價制,而沒有考慮把規模化放開,我認為這是對市場化發行價格的一種誤解。

    華生:發行市場價改革方向總體正確

    華生:我覺得是這樣,剛才説劉教授説我講現在發行制度很好,這倒不是我的觀點,我是説這個發行市場價改革的方向是對的,總的方面是正確的,那麼我不是説這個説是你把發行價搞低了,是不是就二級市場投資者就有好處,實際上不是,他們更糟了。

    華生:人為降低發行市盈率會帶來更大風險

    華生:為什麼你發行定價搞的很低,就像我們過去20倍行政定價,那麼上市的首日基本上翻個三番四番,如果像我們創業板裝麼小股翻五六番也是正常的,那麼錢到誰手上,錢實際上到中簽者手上,二級市場投資還是要用高價去接,因為市場在我們現在剛才説的,在這個市場結構下,市場給的就是這麼高的估值,這種情況下給級市場投資者風險更大,為什麼呢,好賴在現在情況下這個錢全部進上市公司,就是説你買到股票還算是足金足兩,如果是它的大部分錢都是被中簽者拿出走了,上市公司也沒拿出走,二級市場投資者又付出了高價,那實際上二級市場風險更大了。

    姚振山:吳教授,剛才劉紀鵬教授,已經刺你一劍了,怎麼接招。

    吳曉求:高效退市機制會逐步解決三高現象

    吳曉求:劉紀鵬是我的朋友,但在真理面前,還得真理為上,中國的三高現象我想剛才我説一句話就是和制度有關係,制度主要是和三個層面,第一個的確我們沒有建立一個有效的,一個高效率的退市機制,如果我們有一個非常明確的一個高效的退市機制我想這個三高現象會逐步下來。

    吳曉求:創業板尋租股東抬高發行價格

    第二個就是説跟我們中國創業板市場上租股東太多有關係,它應當成為這家上市公司的股東,他可以通過廣泛的資源,來把他價格抬高。

    吳曉求:創業板高價與供給量小有關

    第三個就和我們供給制度有關係,因為我們的確創業板市場供給量非常小,在這種條件下,的確由供求關係決定價格,所以這個價格也是起來,我想和這三個因素有關係。

    林義相:實際上我們給出市盈率不同,實際上我們對創業板和創業板上面的市場以及創業板怎麼運作,特別是發行制度退市制度的看法不同,我們才給不同的市盈率,那麼華生教授考慮到現在制度安排,和上市的創業板企業的狀況,因此給的市盈率高一些,40倍到60倍是正常的,但我説他在邏輯裏有一個是矛盾的,如果説你認為現在考慮到這個狀況的話,那麼合理的就我們不考慮背後的前面的因素,原因不考慮,那麼合理的市盈率是多少,92倍,93倍就是合理的,如果不合理出不來。

    姚振山:現實的選擇。

    林義相:創業板改革要配套

    林義相:出不來,如果你承認現在這個狀況,那麼92倍,93倍就是合理的,你如果承認它現實狀況是有問題的,那麼這40倍和60倍就出不來。

    姚振山:這個問題華生教授要解釋一下。

    華生:目前創業板市盈率不宜急降

    華生:我是可以要還擊一下,我覺得這個裏面可能是這樣,第一個實際上我們四個人在有一點上是相同的,就是目前創業板市盈率太高了,可能我估計真正論劍是在下半段,就是説怎麼解決他,我估計大家這個觀點有很大的差別,回答剛才義相的觀點,我覺得是這樣,我覺得現在90多倍70多倍確實太高了,那麼我認為在中國客觀經濟和市場狀況下,如果採取比如説我要建議的那些政策措施制度措施以後,大概可以降到40倍到60倍,那麼這已經意味著,就是現在創業板上投資者已經要承受現在的股價要下降一半,所以我認為呢,他們説的30倍以下了,10倍20倍了那意味著我們這個市場,在他們的措施出來之後,要有一場比較大的浩劫,我覺得這個好像不太符合目前的現狀。

    姚振山:所以要一步一步來。

    華生:對。

    姚振山:好的,我們現場討論也比較激烈,這個也是論劍,然後劉教授放了好幾劍,這邊也擋了好幾劍,但我們現場觀察團成員,現在又開始舉牌的了,剛才一直沒人舉牌,我正在著急。

    葉檀:創業板發行市盈率整體偏高存在問題

    葉檀:其實這一輪停下來,我覺得他們的意見太一致了,有一個東西我們一定要分開來,如果這個不分開來,我們就沒辦法討論,第一是個別企業的高發行市盈率,跟整體的高發行市盈率三高是不是一回事,如果説我們允許個別企業他特別好,那麼也有人買他當然可以對不對,但是如果是普遍的高了,那一定是存在大問題。

    衛保川:非常贊同吳曉求老師的看法,因為他我覺得揭示出了目前我們高市盈率發行最本質的,可能拿不到臺面上一些東西,比如説這種尋租現象,我知道現在報價,乃至報價機制信息反饋機制上,都形成龐大的利益集團。

    姚振山:我想通過這一節的討論,大家可以看到關於創業板市盈率的問題,大部分人還是認為目前是有些高,但是也有不同的觀點説市場化的定價,你就讓他隨著不同公司的表現去給他一個市場化的定價,但是需要完善的是制度,那麼到底這些制度該怎麼樣去完善,哪些制度需要完善,創業板的虛火,到底我們用什麼樣的良方給他降火,下一個辯題,我們圍繞開良方開始。

    財經論劍今日論劍創業板,辯題二抑制高市盈率發行,創業板最應該做哪個方面的制度完善?

    尚福林:提高審核質量和效率,穩步擴大市場規模,積極探索創業板公司退市制度,充分發揮市場優勝劣汰的規模。

    對於創業板制度完善問題,我們也通過多個渠道,收集了各方面的建議,其中有兩點具有一定代表性,一是儘快推出創業板退市制度,以此對一級市場投資者産生謹慎作用,從而抑制新股申購環節的非理性,二是適當放寬創業板發行上市審核標準,增加創業板公司數量,換句話説,就是通過增加供給,引導發行市盈率有效回落,其他建議還包括儘快完善創業板再融資機制,控制券商在新股發行超募資金提升比例,實施保薦人對上市公司業績負責制,引入做市商制度等,那麼在這些建議中,哪個最能切中要害,是目前創業板制度層面最應該完善的環節?

    辯題一:解決高市盈率發行最應該完善什麼制度?

    姚振山:財經風雲起論劍定乾坤,歡迎大家來到財經論劍的節目現場,通過剛才的短片,關於創業板的制度問題,已經提出了不少的建議,但是哪些能夠解決,現在創業板的高市盈率發行的問題,高超募問題,包括高股價的問題,那麼下面我們也要有請四位教授和學者,在題板上寫下您的建議,您覺得目前創業板方面,在制度完善方面,最應該解決的是哪一個,現在請四位嘉賓,把我們的題板亮一下,大家統一看一下,劉教授寫的是改變發行制度,明確責任主題,吳曉求教授寫的是建立高效快速的退市制度,華生教授寫了三條,第一轉送股本,第二改變主營重組外殼退市,第三快速的快捷的通道申訴,林總寫的是改革要配套,不能只改定價,要發行制度和退市制度相結合,好,四位嘉賓觀點大家都清楚了,劉教授先寫完了,你先説陳述觀點。

    劉紀鵬:我在發言之前先再刺向曉求教授一劍。

    姚振山:再刺一劍。

    劉紀鵬:改變發行制度 明確責任主體

    劉紀鵬:因為他跟義相都提到退市,今天對創業板爭論的一個不合理的現象是三高超募,這個起源點是在發行上,那麼現在發行制度,我們叫核準制,我認為現在的核準制,是連審批制都不如的一種制度,因為審批制還能找到責任主體,核準制呢,最終儘管把關很嚴,出了問題還是投資者風險自負,責任主體不明確。

    劉紀鵬:創業板發行應從實際審核向形式審核過渡

    根據中國創業板的特點和借鑒國際國情,創業板應該從實質上的審核向形式上的審核過渡,要把責任主體真正明確在那些拿200萬年薪的保薦人和券商頭上,如果出了問題就把他罰出場就停止他專業進入資格。

    劉紀鵬:一定要放開創業發行規模

    第二點就是一定要放開規模,現在的市場化我之所以説是偽市場化,是因為如果沒有供給問題,光談價格那叫市場化嗎,中國有這麼多的企業在等著上市,但是上不去,沒有規模的詢價是假市場化,這是我的第二個觀點。

    劉紀鵬:不從發行入手創業板公司很難退市

    最後我要刺向曉求那一劍是,現在屬於不從頭上入手,面對每個企業超募的5.2億資金,他們按8%的收益率,每年也是4000多萬,平均163家創業板企業的股本是9600萬,光吃利息每年也3毛到4毛,拿著這錢兩年之內,這163家,沒有,我相信見不著退市的,除非它燒錢不信咱倆就打賭。

    姚振山:吳教授這個賭先説打不打?

    吳曉求:沒有退市機制與創業板本質背離

    吳曉求:這個賭當然打了,首先我想這個市場我們一般説這個市場是一個高成長,高風險的市場,如果説沒有一個高效快速的退市機制,這個市場首先就不是個高風險市場,這個市場會成為一個沒有成長沒有風險市場,這個和創業板市場本質是完全背離的,那麼為了體現這個市場是一個高成長高風險的市場,我個人認為就是説建立高效快速退市機制是最重要的,因為他可以把高成長的企業可以劃拉出來,同時也可以建立一個市場真正的風險,紀鵬説的拿主板退市機制來看創業板退市機制,如果由主板退市標準來套到創業板上,的確這160多家在8年之內都不可能退市,我們要改變我們適合創業板退市機制。

    姚振山:有沒有關於退市制度的?

    吳曉求:要建立有別於主板的退市機制

    吳曉求:關於退市標準,這是個很廣泛的討論,現在首先解決一個,就是我們不希望創業板,是一個什麼樣的市場,把這個理清楚,比如説我不希望創業板是一個做假的企業,企業家做假就要退市,我不希望創業板市場是連續虧損企業,連續虧損是要退市,我不希望創業板企業是個資産管理公司,是個投資管理公司,我把錢來了以後,變成投資,變成資産管理公司了,我想我不希望,因為他是高科技公司,如果説你拿錢你不是放在主業是放在投資委託,我想這個也退市,也退市,第四個我們創業板公司不應該是個違規違法信用很差的公司,如果一旦有操縱市場的行為也要迅速退市,如此等等,它都是要建立一個完全有別於主板市場一個退市機制退市標準。

    姚振山:林總寫的是發行制度加退市,其實你把他兩個都給涵蓋了,就像你剛才寫下的10到50倍,把他和他市盈率範圍涵蓋的差不多,為什麼要這麼一個整體的方案,你這個整體解決方案。

    林義相:創業板改革要配套

    林義相:因為我覺得從發行到定價,再到二級市場再到退市這是整個過程,我一直認為一個改革的話做一件事情要配套要連貫,就像一個水管子一樣的如,如果從頭到尾都是從外面繃帶捆的很緊的時候,進也很難進出也很難出,就沒有伸縮性,沒有一個靈活性,如果現在説只把定價這塊放開,相當於定價這個環節,你把外面繃帶解開一下就膨脹了,前面這塊不解後面也不解這是要出問題的,這整個在一個鏈條裏頭不是某一個環節出問題,而是整個鏈條出問題。

    姚振山:按照您的想法,發行環節制度怎麼改,退市環節怎麼改?

    林義相:有關部門擔心,如果把真正創業企業,所謂創業企業就是高風險企業,上市了以後會涉及到退市的風險,他們不願意看到,這個資本市場上有企業最後會破産或倒閉會退市,因此他們就把門檻提高要求就很嚴,我認為這個擔心是不成立,如果工商企業説,我怕你這企業登記註冊以後過兩天要關門了,我不讓你登記,不讓你註冊,資本市場監管部門,邏輯這樣邏輯,我怕你退市了,我不讓你有退市倒閉風險比較大的企業上市。

    姚振山:你退市了我政績不顯著。

    林義相:監管部門不應承擔創業板企業退市責任

    林義相:我承擔責任,第一我個人認為早晚會有企業會破産會倒閉會退市的,第二這個責任不在資本市場監管部門,這是自然現象,我覺得是個認識上要想清楚,一定把發行門檻要放低,事實上我們看到現在創業板這些企業,他真正的標準比法定的標準要高很多,那麼另外還有一條我們可以看到,提出一個問題,包括劉紀鵬出到的,把規模做起來,大家就會説了,創業企業現在資本市場圈錢現象很嚴重,已經圈這麼多錢,你還人這麼多規模企業來做,是不是現在圈錢還不夠,我覺得這問題實際上要辯證來看,如果一旦市場預期到了,符合現在監管部門的規定的企業都能夠上市的話,那麼大家都知道以後會有很多企業上市,你説現在還有投資者會願意出90倍,甚至更高的市盈率去買他發行的股票嗎,我覺得就不會,我舉個例子説你要買東西,假如你到地攤上買東西,或者你到潘家園買東西,你就知道這裡頭有假的東西,裏頭肯定有個別是古董,會值很多錢,但絕大多數是不值錢的,於是你去買東西的時候你就會很謹慎,你出的錢你要很掂量,但是如果你把潘家園裏頭同樣的東西,你給他擺到精品店裏去,擺到專門店裏頭來去,買的人到這裡頭自然就出高價格了。

    吳曉求:發行制度改革空間不大

    吳曉求:兩位觀點我還是不太贊同,雖然他們倆都是我10年朋友,我還是要説我不贊成他們的看法,就是如果是要治理創業版的問題,特別是所謂三高,我想這個發行制度絕對不是最重要的,一定不是最重要的,一定要造成一個市場有壓力的機制,如果市場沒有風險壓力的機制,你這個發行制度怎麼改都沒有用,你無非把它改到20倍市盈率,無非20倍市盈率上市以後翻三倍嘛,就這麼一個結果,真的,他真的沒有任何變化,所以我想這個發行制度的改革,的確沒有,沒太多的空間,而且市場化的方向,應該是正確的,他裏面有沒有瑕疵呢,有,瑕疵在於股東結構上的瑕疵,真的,發行制度本身很難説他有什麼瑕疵,他已經把詢價機制已經擴大了,是你股東結構有了問題,股東結構和操縱的,和操縱發行定價這是核心,也就是尋租股東在裏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再加上又沒有一個高校快速退市機制,當然就會出現這種現象。

    姚振山:為什麼華生教授一直沒讓您説話,我一直在琢磨您寫的這個題板,因為我覺得您寫這三條好像在主板上和中小板上都能用,好像不是完全針對創業板,您覺得您這三條可能現在對創業板最有用?

    華生:不贊成過快擴大創業板市場規模

    華生:當然我是這麼覺得,我首先我可以先還幾劍,對吧,剛才紀鵬跟義相都給了一劍,我現在我講,説真正分歧是在解決問題上面,他們説擴大供應量辦法我是不贊成,因為所謂低門檻,我們現在三板市場就是那樣一個低門檻,就是那樣一個下面還要繼續發展的,就是那樣一個市場,那麼我們創業板的市場,這個如果是説起來是很好,可以從審核制過渡到仲裁製,那是一個改革方向,可以按照創業板市場上市標準,那麼明天可能有一萬家企業要求上市,我們證券市場搞了20年才上了一千多家,馬上創業板就上幾千家,搞得天下大亂,這個市場一片混亂的話,這個我想任何人不願意看到的,因此我認為他們那個辦法有點像我們過去聽到的老故事,説你駝背了拿兩個門板來一夾,當然肯定會把它駝背治好了,但是市場恐怕要被治崩潰了。

    姚振山:駝背治好了,人沒了。

    華生:對,所以我覺得用用擴大發行量的辦法,而且你想我們現在發行量,三高,只是集中在微型小企業上面,農業銀行沒有三高,10幾倍還發不出去,我的觀點是這樣的,證券市場如果説複雜非常複雜,你要是全面解決可以討論問題很多,我覺得呢,真正有效的措施,就是説在目前情況下,是能夠迅速出臺,而且呢是擊中要害,能夠迅速把解決創業板三高現象,這樣的措施才是真正有效的措施,所以我提了三條,好像現在媒體上一般沒有這麼説,我講三。

    華生:禁止創業板三高企業五年內送轉股本

    第一條就是禁止創業板企業,三高企業,在五年內送轉股本,因為創業板之所以炒作,無非就是説他募集這麼多,他可以10送10,可以反復的10送10,10送20,如果把這一條抽掉就是釜底抽薪,這樣就是因為現在問題不光是詢價的問題,是市場估值定價太高,你給他釜底抽薪以後,大家覺得這個創業板這企業五年內沒東西可炒了,他的市場定價就會大幅度下移,所以我覺得這一條做起來很容易,而且現在正在時候,正好剛過年,馬上要開始送轉股了,如果出臺這一條措施,我相信發行市盈率,至少下來20%到30%這是第一條。

    華生:禁止創業板公司改變主營和賣殼重組

    第二條,就是宣佈創業板市場禁止改變主營禁止賣殼重組,那麼退市我是贊成曉求的意見,我們一貫主張要有一個快速退市機制但是那是最後的威懾手段,能夠立即做的就是明天宣佈創業板市場一律不得改變主營,一律不得賣殼重組,那麼這樣的話我想這個發行價又得下來10%。

    華生:立即出臺快速申訴通道

    第三條建議就是説證監會應該立即出臺一個快速的申訴通道,就是對於所有創業板上市企業,實際上還可以用到中小板,凡是有虛假包裝,有過度美化的,所有的投資者都可以申訴,申訴以後快速通道裁決,裁決了以後全部損失由發行人和仲介機構,包括保薦人去承擔,我覺得如果有這三條措施,基本上剛才我説的發行市盈率降到40倍和60倍就有了初步的基礎,其他的可以慢慢研究。

    姚振山:華生教授提了三條具體措施,不過剛才有一個問題,幾位在討論的,關於擴大供應量問題,現在林總你遇到了華生的反對,還有吳曉求教授的反對,劉教授,你同意他關於擴大供應量的問題。

    劉紀鵬:創業板審批主體應下放至交易所

    劉紀鵬:我們倆觀點是一致的,他是學我的觀點,要批評也是先我在前面,他排第二,實際上有兩點,就是説第一個中國的中小企業數量非常龐大,資本市場是中國崛起的主戰場,這一點一定要我們儘快培育起來,現在著眼點放在中小企業的融資難上開通了這個市場,因此在這個市場的選擇中,由於它很小,不像四隻銀行股大恐龍,因為如果你想當時我們開通這個市場的時候,就填到深交所就談到,一年300家,三年1000家,而且它的融資規模就算三千家,就算我們説300家,如果説一個企業兩個億的話也就是600億資金,這個對市場整個來講並不大而且關鍵是你把這個審核的制度,現在這個瓶頸,實際上涉及到最核心的內容,就是如果補充一點的話,就是能不能夠把證監會的這種審批主體,下降到交易下放到交易所去,因為你現在你的審和監你是合一的,這在制度上是一種不合理的現象,世界上沒有一創業板是在證監會裏審核,第二個你把兩主主體合在一起個出了問題我投訴都沒有地方,如果下放到交易所去核準,他能夠根據情況不讓這個,成束縛規模擴大的瓶頸為第二個出了行政上問題有證監會,另外,把責任主體明確到仲介機構,懲罰保薦人,所以這樣三位一體是合理的,至於制度上擴大,我想我們股民現在花的都是自己錢現在,大家不敢買創業板,也不敢買大盤銀股故這,冰火兩重天實際上這中國股市難點,如果從創業板入手,擴大規模,我想投資者自己會做到選擇絕不會像,華生教授説明什麼的天下大亂,兩塊門板,荒唐可笑。

    林義相:還我回應華剛才生説幾個的問題,我們説高市盈率,不是為了打高市盈率打大他,而是要造成一種制度和機制,使得這個企業價值能夠回歸一個到比較,我們認為理性市盈率上面而,不要出這個制度那個制度讓人家打下來,事實上華生教授説幾個措施我不是特贊成的送轉股本你,允許不允送轉股本,怎麼從實質上改變公司價值和,市場對他的評估,只不過是一個純操作性小技術問題,我個人認當然為市場上會心理力作用,現在不改變,這是第一個,第二個改變主營,我接觸的到大部分的創業板和中小板的老闆,他們幹企業都幹了10幾年20幾年,這在過程裏面,其實他們跨好多主營,,不是在過最可能近三年五或者能八年找到他們現在這個主營,他活下來了,他做大了,那麼我們創業板企業,他以後也會根據情況,也有可能會發生變化,你不能斷了通過改變主營,如果有必要的時候繼續生存和發展這條路,我覺得不能改變的。。

    姚振山:華教授,生你看你今天坐的位,可能風水不太好,每一次都是迎面一劍,側面一劍。。

    華生:真理往往在少數人手裏。

    姚振山:您再回他一劍,再回他一劍。

    華生:我覺得這種事情我認為不能唱高調的,就是説我們現在比如説創業板,現在我看發的速度已經夠快了,再加一倍就能把發行價壓下來,:我看也一定,至於説剛才都已經提到了,説在交易所去審查,這個不改變問題的本質,現在核心問題就是説,我們能不能允許,就是説降低門檻放開閘口,讓企業大規模上市,通過這個辦法來壓低這個創業的板價格,我認為這個是完全不可行的,這個做法是要出大問題。的

    姚振山:出什麼問題?

    華生:出的問題就是説將來這個市場上,一方這個面市場上魚龍混雜,那麼那個時候投資者就要來問了,説這個市場怎麼監管的,為什麼在一年兩年時間裏面,創業板一下搞出幾千家企業來所以,那個時恐怕候大家更加義憤填膺所以我覺得,這個主張聽起來好像有點道理,實際上並不可行包括剛才我還回紀鵬一劍他剛才説了,如果每家募集兩億,實際上不會花很多錢對吧,那只是他的想象,因為究竟募集多少是市場決定的,而且你即使募集不多,市場定價也很高,減持出來的市值還是驚人市值,我個人判斷是這樣,創業板如果按照提高主張,不在一兩年內上一兩千家,要想把價格大規模壓下來不可能,而那樣做並不可去。

    姚振山:場上刀光劍影,但是我們今天場下觀察團,好像這個兩個牌子舉個頻率不高呀,葉檀。

    葉檀:我不知道該説什麼,我只能到處刺劍,第一個我必須要堅持我非常贊成這個劉紀鵬跟林義相先生的市場發行的觀念,如果説我們仲介機構的責任主體是明確的,那麼你就不要擔心,就是因為他到最後,你給他懲戒,如果足夠嚴厲的話,他是不敢來做這樣事情的。

    姚振山:崔書文先舉一個笑臉,同意誰的觀點?

    崔書文:我呢基本上四位嘉賓的觀點我都同意。

    姚振山:這難住我了。

    崔書文:發現問題應立即解決

    崔書文:我覺得他們講的都有道理,咱們目前創業板治理確實需要配套來治理,從發行制度深,從退市制度上,幾各方面確實是都需要去完善,我現在想表達一個觀點,有些事情我們應該是發現問題要及時的辦,我覺得這個很重要,現在是問題很清楚,然後已經積累的比較嚴重,然後到現在還沒辦,比如説我個人認為的,就是這個超募這個問題,我個人認為超募是沒有道理的,不是好事情,那這樣的問題,已經這麼長時間了,如果也認為,證監會也認為他是問題,那這個技術性問題應該趕緊辦,趕緊落實。

    華生:怎麼辦?

    姚振山:怎麼辦?

    崔書文:超募就是控制規模。

    劉紀鵬:回到詢價定價?

    崔書文:不不,市場定價。

    華生:發行量減少。

    董少鵬:不是控制行政性定價,而是説對社會資金的使用,維護公正公平公開,你不能募那麼多資金炒股理財去。

    華生:如果是有辦法,這個地方就是沒辦法,要麼就是行政定價,原則上就兩個辦法,第一行政定價,只準20倍市盈率這是一個辦法,第二個説好價格是放開的但是募股,原來要募兩千萬,現在只募300萬,乘出來募集資金還是不變,這個辦法不行了,為什麼,最後上市股份只佔3%,根本不符合上市條件,所以我説這個地方你沒有給出辦法來。

    劉紀鵬:我實際上不是只有兩種辦法,我們大家談的都是在市場化定向方向不能改變,這一點堅定不移,但是要搞真正市場化要能能夠具備上市條件企業,都有上市公平機會,這個機會就是改變現在的實質性審核批不出來,變形式上的,因為我不能不要這個環節,同時把責任主體放到仲介機構上,再下放到交易所,把這個環節打開,供給量,因為現在我們今天討論是我們花600億代價,本來500億資金,他們的計劃募集每家2.5億,500億就滿足他們的需求了,現在市場給他們了1250億,是我們這個市場錢就那麼富裕嗎,好多企業就不上嗎?為什麼他們沒有機會,所以我説在這種情況下,完全有第三種,堅持市場化方向下,又能夠把價格降下來。

    華生:什麼辦法?

    劉紀鵬:就我剛才説了,如果供應量跟上去,大傢具備條件都能上,大家都能買到,就不會給這幾個高價寶寶這麼特殊優惠。

    華生:那就等於是説。

    劉紀鵬:咱倆原來討論這問題。

    華生:那就等於是説證監會不審核了,我們現在轉而相信這些仲介機構。

    劉紀鵬:責任主體,現在的問題只要你把問題落實到劉紀鵬、華生頭上,出了問題你出場,我想這樣制度才是真正市場化制度,現在如果出了問題,大家你們都在證監會交易所領導都在主張退市,現在退市出了問題誰負責任,現在大家還在追尋這個。

    華生:也是一樣的。

    劉紀鵬:但是沒有人,但是如果落實到保薦人頭上,他就會慎重,反而對投資人會負責了。

    姚振山:我們再來聽一下觀察員的評論。

    華生:我對我們仲介機構沒那麼大信心,説全部留給他們。

    姚振山:保川。

    衛保川:我覺得其實你們講的都很有道理,但是之所以這麼針鋒相對,其實回歸一個本源問題,很多事不在於有和沒有,都是在於度,比如説我們的發行,華生老師退一步發行確實應該加速,能不能到達您説得特別壞的境地,那個推向了極致産生了矛盾,比如説退市制度這個東西,其實真的像曉求教授的也應該搞,然後呢你換到另外一個角度,好像他那個不重要,我想哪一塊成熟應當去搞,其實今天四位教授對創業板的這種態度是一致的,急於解決問題,就是説解決問題方子開出來其實都是有效的。

    姚振山:好,經過討論,我想關於創業板,到底在制度建設方面做怎樣的完善,各位教授都給出了他們的觀點,其實提出來很多有交鋒,但是也有相互一致的地方,但是提出來非常多的意見,如果説每一條意見能夠很好的去完善的話,也許2011年的創業板市場會有一個更好的開局,在節目最後,我想每一位給我們2011年的創業板市場説一句話作為寄語,吳教授。

    吳曉求:願中國的創業板能夠延續納斯達克的輝煌。

    姚振山:劉教授。

    劉紀鵬:愛知深恨之切,我們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希望中國的創業板一路走好。

    姚振山:華生教授。

    華生:我想如果中國創業板走這個納斯達克道路的話,納斯達克現在是2000年的三分一的價格,那就糟了。

    姚振山:林義相,林教授。

    林義相:我覺得應該把創業板辦成中國的民營和中小企業的希望所在。

    姚振山:在節目開始的時候,我們都知道,我們要用一幅對聯,來對今天的討論做出總結,上聯大家剛才已經看到了,下面有請我們觀察團的成員代表,來為大家對出下聯,葉檀女士。先給我們的嘉賓看一下,“成龍數載,命運大不同”,橫批是“有上有下”,給我們現場的觀眾也展示一下,好,現在大家一起來看大屏幕,我們來看一下這幅完整的對聯,上聯“創業10年一朝步青雲”,“成龍數載命運大不同”,橫披“有上有下”。感謝葉檀女士,也非常感謝我們現場的四位嘉賓,我們的觀察團成員,包括我們的觀眾,關於創業板確實是2010年一個不得不説的話題,但是估計在2011年,又是一個會持續關注的話題,但是就像我們各位希望得那樣,希望中國的創業板,能在以後歲月裏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