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有效應對用工荒的路徑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2日 17:0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春節長假過後,沿海一帶普現用工荒。甚至內地的湖北、安徽等多個省份,也鬧起了用工荒。種種跡象顯示,過去那種地區性、局部時間段的用工荒正在呈現擴大化的傾向。缺工,已經成為一種常態。

  客觀地説,用工荒並不一定全是壞事。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發展,過去那種完全依賴廉價勞動力發展經濟的模式,已難以為繼。隨著人口紅利逐漸耗盡,發展製造業的人口溢價時代已經結束。用工荒的出現,釋放出了強烈的經濟轉型信號,一定程度上有利於倒逼新的發展模式的出現。

  眾所週知,我國的製造業相當一部分集中在中低端製造業。這類工廠,不僅過度佔用勞動力資源,而且往往還是高耗能、高用水、高污染大戶。連年的用工荒,直接帶來的是用工成本的走高。在這樣的背景下,中低端製造業為了生存,要轉向高端。以泉州為例,在用工成本走高的倒逼下,越來越多的規模企業和品牌企業通過升級設備,提高機器的自動化率,縮減用工需求。有的企業甚至引入多條機器人生産線,全面代替人工。自動化率的全面提升,一方面緩解了用工難問題,更重要的是,整個産品質量也得到提高,直接提升了“泉州製造”的品質。這一現象告訴我們,加快轉方式、調結構,走主要依靠科技和創新促進經濟發展的道路,不僅是有效應對用工荒的一個重要途徑,而且能夠促進産業的優化升級。

  在用工市場,一個令人深思的現象是:一方面,大量企業出現用工荒;另一方面,為數眾多的大學生就業難,一些地方大學生的平均工資已低於農民工群體。在泉州,與外來工普遍2500到3000元的月薪相比,大學生的起薪,已不足2000元。在汽配、機械等行業,技術工“一工難求”的現象已十分普遍,甚至“萬元月薪難覓一工”,整個就業市場的結構性矛盾凸顯無疑。當前,缺乏實用技能的大學生難就業的問題已經相當突出,而市場對“技能型”大學生的需求日益旺盛。要破解這一結構性矛盾,發展職業技術教育,尤其是發展與製造業轉型升級相匹配的高等職業教育,可謂時不我待。

  另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是,東部沿海地區的用工荒,與近年來中西部的經濟社會發展不無關係。在産業轉移和城市化的大背景下,中西部多個省份發展很快。種種跡象顯示,隨著內地與沿海工人工資逐漸拉平,越來越多的中西部外來工選擇在家門口就業,不願意到沿海一帶做“候鳥”。在工資水平相差無幾的前提下,東部沿海城市高企的房價和物價,讓廣大外來工對未來心生憂慮,缺乏歸屬感。筆者以為,東部沿海地區要吸引並留住外來工,必須在住房、戶籍、社會保障等方面進行必要的改革,降低外來工的落地成本,讓他們真正融入沿海城市。

  從經濟結構、勞動力結構、用工環境等多方面努力,把工作做細做實,才能逐步緩解用工荒的問題。

熱詞:

  • 人口紅利
  • 製造業
  • 候鳥
  • 外來工
  • 一工
  • 低端
  • 那種
  • 路徑
  • 結構性矛盾
  • 勞動力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