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玉凳真假不應該成為一個迷局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7日 00: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方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拍出2.2億元的“漢代黃玉梳妝檯及玉凳”再掀波瀾。就在眾口一詞時,另一種聲音在京滬兩地的民間收藏家中流傳開來,這個聲音直指之前專家的所謂鑒定草率缺乏科學依據,並堅稱這件拍品是難得一見的撼世珍品。甚至有人認為,2.2億其實根本不能算是天價,現在的價值起碼要翻十倍。

  其實,仔細分析一下“漢代黃玉梳妝檯及玉凳”受到市場關注的過程,我們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這個事件之所以如此受到關注,都是拜社會新聞記者的“功勞”。從2011年1月9日拍出2.2億元之後,當時文博界並沒有給予太多的關注,直到今年春節期間,由於缺乏新聞而被重新“挖”了出來,之後通過微博的傳播而重新發酵,無論是倒“玉”派,還是挺“玉”派,基本上都是社會新聞記者的採訪,幾乎沒有專業的文博條線的記者進行過採訪,也沒有像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的專業人士發表過意見。

  在當年藝術品拍賣市場,有許多事情已經是見怪不怪了,這也是為什麼當年並沒有太多的專業媒體給予關注。但當事情出現爭議的時候,我們需要的是權威的聲音,而不是聽任當事方的一面之詞。

  從“金縷玉衣”,到“徐悲鴻的天價贗品”,再到今天的“玉凳迷局”,受到的影響的不僅僅是買賣雙方,更是中國的藝術品市場。特別是對於拍賣市場來説,原本應該是公開、公平、公正的環境,現在卻是懷疑一切、否定一切,這無疑是這個市場的危機。

  收藏界向來推崇眼力,看走眼,叫“打眼”;賣主不懂,好東西沒賣出好價錢,買方被稱為“撿漏”。幾千年來,業內還有個不保真、不打假的“行規”。但是目前的這種造假行為已經是一種赤裸裸的欺詐行為,已經需要有關司法部門介入進行打造。

  俗話説,盛世興收藏。在目前中國收藏市場蓬勃發展的時候,沒有一個權威部門為藏品的真假出具意見,這已經成為了一個頑疾。而這從一個側面也使得越來越多的“李鬼”興風作浪,讓不法之徒賺得碰滿缽滿。收藏市場絕對不能成為打假的盲區,更不該游離于法律之外,“保真打假”應該成為這個市場發展的必然趨勢。

虛假新聞投訴致電63080077 更多舉報途徑>>>

熱詞:

  • 行規
  • 打眼
  • 撿漏
  • 功勞
  • 李鬼
  • 收藏市場
  • 漢代
  • 梳妝檯
  • 拍品
  • 藝術品拍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