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一邊欣欣向榮、一邊亂象叢生;精確地描述了目前的文物字畫收藏市場。同樣的瓷瓶不同的評價機構卻有著截然不同的鑒定結果,是利益推動還是另有內幕?鑒定市場究竟是怎樣的亂?誰應該來監管?山東廣播電視臺記者楊樂山採制的新聞焦點《藝術品鑒定的戰國亂象》對藝術品鑒定市場的亂象進行了深度報道。
同一瓷瓶交1000開康熙年間鑒定書
交200開民國年間鑒定書
前幾天,濟南市民王先生拿著家裏收藏的一個刻有清朝康熙年間字樣的瓷瓶找到了記者。王先生拿著兩份不同機構開出的鑒定證書:“一份是上次一個上海拍賣有限公司來濟南搞活動的時候我去弄的,上面就是説我這個瓶是康熙年間的。這一份是前兩天我去濟南古月樓藝術會館鑒定的證書,上面説我這個瓶子是民國年間的,我就很納悶,想看看究竟是怎麼回事兒。”
王先生手中所拿的瓷瓶據王先生自己介紹是老一輩留下的,具體時間和出處他也不知道,出於好奇,他才去做了鑒定,可同樣的瓷瓶為什麼會有不同的鑒定證書?
王先生對記者説 “當時上海這個公司,他告訴我要給他1000塊才能開鑒定證書。但另一家公司告訴我只需要200元負責鑒定就可以。”這讓記者心存疑慮,這證書是鑒來的還是買來的?
隨後記者根據王先生提供的電話,撥打了兩家公司的電話,但上海那家公司已經成為了空號,而濟南這家公司卻十分明確的告訴記者,他們的鑒定證書沒錯,王先生的瓷瓶絕對不會是康熙年間的瓷瓶,王先生之前所持證書絕對是造假的。
藝術品鑒定亂象調查
業內人揭秘:有證書的大都是贗品
鑒定證書也可以造假麼?帶著疑問,記者隨機到濟南英雄山文化市場,古玩城等地方走訪,卻發現各個鑒定地收費不一,鑒定費用從五十到幾千元不等,如要出具證明從一千元至上萬元都有,有的按件收費,有的按鑒定價格比例收取,所依據都説是“行規”.也有人説“假的一律不開證書”,也有説“看看再説”.
“現在藝術品鑒定證書已經氾濫成災。一些鑒定機構、鑒定中心為了能夠收取費用,一般都鼓勵文物、藝術品收藏者、投資人開鑒定證書,通過鑒定證書收取鑒定費。”一位在英雄山文化市場古玩店店主對記者這樣説。“行裏的人從不看鑒定證書,只看貨,往往有證書的百分之八九十都是贗品。”
為什麼有證書的會是贗品呢?這位店主的一席話,讓記者恍然大悟。“一般來説,證書是兩種,一種是獲獎證書,這個肯定是真的,但特別少而且特別難拿。另一種就是買的了。現在好多騙子機構,就靠這個賺錢,比如你剛才問的那種,就是為了收他的高額鑒定費,特意把假的當成真的來開證書。當然,這種證書也就只能濛濛你們這些外行。”
開假證書就一點問題都沒有麼?店主説:“這個圈就是這樣的,你拍板説那是戰國的也沒錯。真真假假不是一兩句話能説清的。而且我給你開個證書,最多是我眼力不行,看錯了,我沒什麼責任可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