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年節生活史變遷:禮尚往來 50年代挎籃饅頭回娘家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23日 09: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台灣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從農業社會到如今的商品社會,中國人的社交態度在變化,社交的方式也在變化,可能唯一不變的,就是禮尚往來的傳統。然而實際上,這個傳統本身也無時不在變化。從最早的一筐饅頭就可以回娘家,到如今的大包小包、高檔禮品、數碼産品乃至購物卡……

  春節送禮的變化,不僅僅折射著中國社會改革開放幾十年來經歷過的道路,同樣也表現出這個時代的陰陽兩面。面對當下各種豪華、貴重的禮品,很多人在選擇時,往往“只送貴的,不送對的”。如果“禮物”僅僅注重於“物”的價格,那麼,禮尚往來也就變了味道。北京大學社會學教授夏學鑾表示:“攀比不是傳統文化,也不是應該提倡的風氣。禮物貴重,並不代表著情意更重。過年送禮,重在禮,輕於物。”

  隨著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肯定有很多人在為過年送禮而發愁,究竟送什麼樣的禮品,才能既有面子,又能獲得收禮人的喜歡和認可呢?

  50年代

  一筐饅頭回娘家

  在那個物資極其匱乏的年代,過年送禮仍舊以食物為主。年逾60歲的王女士為記者講述了那個年代走親戚的情景。她説:“那個時候,一到過年,女人們回娘家,挎一籃饅頭就去了。送別的東西,一來沒有,二來也不實用。很多時候,你帶去的饅頭就是招待你的食物,家裏來客人了,熱幾個饅頭就算是招待了。”

  60年代

  紅寶書走遍天下

  從50年代後期至60年代,大鍋飯時代,食物不再是過年禮品中的一員。政治因素成為送禮的主要選擇。家住朝陽的張先生説:“那個時候,送一本《毛澤東選集》就是最珍貴的禮物了。此外,《毛澤東語錄》、《毛澤東思想勝利萬歲》等也都是送人的好東西。送的人很高興,收的人更高興。這些書曾經激勵了整整一代人。”

  70年代

  三件寶物才算鐵

  這是一個沒有了年的時代,沒有春聯鞭炮,沒有年貨糕點,甚至連假期都取消了。農村裏,人們大年初一還在上工,過“革命化的春節”,自然也就沒有什麼春節禮品了。但是禮品本身仍舊存在,比如結婚,最常見的禮品是毛巾、瓷茶缸、紅袖標之類的,這些東西上面都印著紅星,還有“抓革命、促生産”等字樣。

  80年代

  拎包點心走親戚

  開放以後,過年的傳統重新恢復,送禮也再次成為人們交往中重要的一環。不過那個年代物資仍舊匱乏,人們遵循著以前的規則,以需要為主。張先生説:“那時候大部分人還是送食物為主,自家蒸的饅頭、炸的果子,也就能出門了;稍好一點兒之後,流行送點心,紅皮兒的點心,用麻紙一包,上面再加一張油麵兒的紅紙,印著福字,再用繩子捆起來,提在手裏;再後來,有成盒的糕點,裏面有桃酥、蛋糕之類的,這算是高檔的了。此外,拎一斤白糖、一包茶葉,也都是很好的禮物。”

熱詞:

  • 饅頭
  • 回娘家
  • 禮物
  • 生活史
  • 禮品
  • 毛澤東語錄
  • 毛澤東選集
  • 點心
  • 毛澤東思想勝利萬歲
  • 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