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防腐重在“鎖住”貪心而非設防限“卡”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3日 12: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共産黨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關於規範商業預付卡管理的意見》實施已逾半年,效果到底如何,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廉政研究所研究員杜治洲認為,購物卡實名很難起到預防腐敗的效果。(據1月10日 《光明日報》)

  年關將近,各大超市、商場的購物卡又掀起一波銷售熱潮。近年來較為敏感的購物卡腐敗問題,也隨之再次引起公眾關注。2011年6月,中央七部委曾聯合出臺政策實行高面值購物卡實名制,以遏制購物卡滋生的腐敗問題。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因市場流通渠道廣泛、監管存在漏洞、執行力度薄弱等諸多原因,實名後的購物卡不但未能“卡”住腐敗,反而給群眾購卡帶來了一定麻煩,其對腐敗的遏製作用更是微乎其微。

  據記者調查,購物卡實名制可謂是“雷聲大雨點兒小”。政策高調出臺,但在執行過程中卻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甚至一些商場的記名卡和不記名卡買賣程序完全相同。對執行不力者和違反規定者的處理更像是“親媽打孩子——板子高高舉起輕輕落下”,完全沒有威懾作用。再加上制度本身存在的“硬傷”以及監管過程中的種種漏洞,使得購物卡實名製成了“牛欄關貓”——純屬擺設。

  因購物卡實名制並未達到預期效果,而購物卡本身又帶來逃稅漏稅、倒買倒賣、行賄受賄、變相賭博等種種弊端,導致公眾對購物卡的態度愈加敏感,仿佛但凡購買高面值購物卡就是行賄之用,使用高面值購物卡的就是收受賄賂,一時間“草木皆兵”。監管人員對持卡者進行全程監管有侵犯隱私的嫌疑,而不監管又會導致工作執行不利,也有左右為難的意味。甚至有專家提出“如果實在無法有效監管,不妨將購物卡取締”這種“竭澤而漁”的觀點。

  筆者認為,加大防腐力度的態度值得肯定,但要找準防腐的方向。購物卡本身並不可怕,實名制也無可厚非。但我們必須認識到,購物卡只是部分人從事腐敗行徑的一種載體,腐敗在人心,而不在卡上。防腐重在防住“貪心”,而不是對購物卡的流通使用進行設防限制。

  試想,購物卡何以成了一種新型的行賄載體?無非因為送物太麻煩,送錢太張揚,而卡卻簡單快捷也便於隱藏。但其與錢物的本質相同,都是行賄者求官求財求方便的“敲門磚”。而受賄者收受購物卡的心態和性質,也與收受錢物並無二致。説白了,雙方都是出於一個“貪”字,是內心的貪婪所致。因此,封鎖腐敗的載體絕非防腐的治本之策,若想防腐取得實效,還要在“鎖住”貪心上下功夫。行賄受賄的存在,只因制度上有漏洞可鑽,如果制度運行嚴密化、政策執行規範化、權力監管無隙化,也就關閉了投機取巧的“後門”,行賄也就失去其存在的必要性。如此一來,人與人之間都是正常的人情往來,更無需再刻意設防。

  相關部門對購物卡的監管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筆者認為,若將這些資源投入到日常工作的運行當中,對領導幹部權力的監督當中,對法律威懾力的維護當中,以此鎖住官員的貪婪之心,行賄者的投機之心,比用在設防限“卡”上,要有益得多。更何況“卡”是死的,而人是活的。與其費盡心力去對購物卡實名,倒不如想想如何推行官員財産實名公開來得實際。

熱詞:

  • 購物卡
  • 鎖住
  • 後門
  • 敲門磚
  • 光明日報
  • 硬傷
  • 關於規範商業預付卡管理的意見
  • 收受賄賂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