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不同的文化背景與行業發展程度形成了中外保險文化差異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2日 21: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不同的國家有其不同的文化背景。美國是市場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但美國的企業文化和經營道德都是從自己的競爭對手那裏得到啟發並逐步個性化的。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引進、消化,而後探索創新。美國在很短的時間裏,便創立了自己的文化道德體系。

  那麼,美國的文化體系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呢?記者從資料中看到,重要的一點是尊重個性發展。美國人標榜“人權至上”,他們濃厚的人權意識體現在經營管理上,突出個人奮鬥,尊重個人價值,則是人所共知的。正因為重視人的因素,突出個人奮鬥,從業者在市場經濟中便敢於開拓,勇於冒險,特別是善於創造。在保險行業,他們便提出了許多創造性的經營理念。80年代初,興起了“新哈佛價值觀”提倡企業文化,強調管理道德,創造了CI管理。在為顧客服務上,設計了“産品形象、員工形象、環境形象、服務形象”四項配套理念,用以指導企業員工的行為規範。進入90年代,又推出了CS經營方略,即“顧客滿意度”的道德評價體系,開闢了公司經營的新視野、新觀念,並力薦此舉為“企業最重要的資産”。

  中國人壽寧夏分公司張先生告訴記者,“君子不言利”,這是中國儒教的道德箴言。而在美國,言利的正是君子。他們認為,做保險、辦企業、追求利潤是天經地義,不僅言利而且迫求最大的利潤值。在美國企業家和從業人員中,“互利互惠”被看作是人際交往的良好道德和情操,是正當的謀生尺度。

  文化的差異包含了很多方面。如中國人日常打招呼習慣於問:“你吃飯了嗎?”如果你跟一些説英語的國家的人這樣説,他們則認為你是想請他們吃飯。英語國家人打招呼通常以興趣愛好為話題,如天氣、健康狀況、交通、體育等等。

  太平洋人壽山西分公司劉丹跟記者聊起中外文化差異的時候,反復強調著,做保險要有一顆感恩的心。對待任何一個人,無論他為你做了什麼事情,你都應該對他説句“謝謝”。而我們現在很大一部分人對家庭成員之間卻很少説“謝謝”。如果用了,聽起來會很怪,或相互關繫上有了距離。而在國外的一些國家裏,“謝謝”這兩個字幾乎用於一切場合,所有人之間,即使父母與子女、兄弟姐妹之間也不例外。送上一瓶飲料,準備一桌美餐,對方都會説聲“謝謝”,公共場合,不管別人幫你什麼忙,你都要道一聲“謝謝”。

  我們繼續用國際的視野去看中外保險文化的差異。日本保險業起始於明治維新以後,雖然它的國土不大,但它國內的經濟制度卻延續了百年之久,保險業也從未中斷。加之日本民族深受中國傳統的文化影響,又善於改造利用,其保險職業道德既有著典型的東方文化內涵,又凸現出日本民族的自我特性。

熱詞:

  • 謝謝
  • 保險文化
  • 保險行業
  • 文化道德
  • 中外文化
  • 顧客滿意度
  • 文化體系
  • 文化影響
  • 人權
  • 企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