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致富經 首頁
>>本期節目視頻
>>更多節目
2007年8月,從成都的經銷店傳回的消息讓李佳朋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公司銷售經理張旗:很多店都很難維持經營,基本上就退出那個市場。
記者:賠錢了?
公司銷售經理張旗:賠錢。
記者:每天開張都賠?
公司銷售經理張旗:都賠。
李佳朋:撐了兩個月基本上就沒有了,全都沒有了。
2個月,李佳朋在成都開起了35家冷鮮雞肉連鎖店,卻又一家一家的倒閉。而與此同時,成都市的其它300多家冷鮮雞肉店,也都經營慘澹,無一倖免。
冷鮮店生意賠了錢,同行紛紛退回了活禽市場,緩一口氣,可那時的李佳朋卻不退反進,不但沒有收縮經營,還説出了一句大話——
李佳朋:要做成健康食品基地,要把我們的産品賣到全國去。
什麼産品能賣到全國,又要怎麼賣,這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已經賺到的錢要全部投入,如果失敗,多年創業將一次清零。一句話,決定了是退還是進,是保守還是冒險。而冒險,就要承擔成王敗寇的結果。
就在兩年後的今天,李佳朋當年説的那句大話已經在實現,他掙回了億萬資産。
李佳朋:紅冠、紅羽、黑尾、烏腳,它就這樣。它就要尾巴毛翹起來,這樣翹,你看這只雞就很像。
在四川省遂寧市的這個佔地150畝的土雞養殖基地,有上萬隻土雞。這些土雞是李佳朋的寶貝,因為這是花了7年時間雜交、選育出的品種,也正是這些土雞讓李佳朋嘗到了創業初期成功的滋味。
李佳朋:養殖量是當時我們是150萬隻,每年都有100萬隻以上的上升。
當時,土雞消費在四川省內興起,靠着好的品種和規模化養殖,李佳朋在3年內賺了近千萬元,而更讓李佳朋有成就感的是,他成了許多農戶的依靠。
養殖戶:賣給他是哪種合算,不耽擱時間。一次性的,比如你賣100隻雞。你可以賣給他80個,一兩個小時就可以賣了。但是你拿80隻去鄉上賣,一天賣5隻,要等多久?也就是一個月才能都賣80隻雞。
養殖戶:養殖戶都選擇他們的,因為我們也是別人介紹給公司搭的橋,都是介紹公司的雞,很少介紹外面的,也買過外面的,買來可能死一半。1000隻雞可以死500個,就虧得血本無歸了。
從2003年到2005年的3年時間裏,李佳朋帶動了2000多戶養殖戶,一年出欄的土雞就有400多萬隻,3年的時間,李佳朋就成了四川省養殖土雞最多的人。
從一開始,李佳朋就是要讓四川省和周邊地區的農戶,都養自己的土雞。而當時的養殖量以每年100萬隻的速度遞增,這讓李佳朋覺得,他離自己的目標越來越近了。
2006年春節,仿佛就在一夜之間,事情發生了可怕的變化。
李佳朋:這個變化突然,特別是春節,因為我養雞養12年,過去每一年春節都是賺錢的,到2006年以後春節不賺錢了。
記者:少賺了多少?
李佳朋:應該説按照預期的少賺是200萬以上。
以往賣一隻雞賺5元,現在賣一隻雞反到要賠5元,這變化來得太突然,李佳朋還沒嘗夠成功帶來的喜悅,就焦頭爛額起來。
四川是家禽養殖大省,不僅養殖數量大,而且品種齊全。各個縣市、鄉鎮、哪怕是大山裏的小村子都有人養雞,養土雞。大型企業有規模,散戶的養殖成本低,到2006年,市場競爭空前激烈,利潤越做越低。
商場如戰場,短短一個月,在活禽市場上,李佳朋就少賺了200萬。可這邊李佳朋還在苦思冥想應對的辦法,那邊,後院的火已經燒了起來。
2006年6月9日,晚上8點,當地電視臺播出的一則消息引起了李佳朋的關注,他仔細看下去,發現,這則消息講的正是和自己公司有關的事,而更讓他沒想到的是,公司居然以這種方式上了電視。
農戶:壓級壓價,沒有一隻甲級的。
這些養殖戶是2006年5月新加入的,當初買李佳朋的雞苗,就是衝着他包回收。剛養了一個多月,土雞就長到了4斤多,4斤的雞就能出欄了,大家歡歡喜喜地準備賣雞賺錢。可公司的員工看過後,認為大部分土雞不合格,能收購的也只能定為乙級。這乙級和甲級一公斤就差了2元錢,大家自然不幹了,湊在一起一商量,給李佳朋曝了光。
養殖戶:肯定着急,因為你喂了又賺不到錢,肯定着急。雞長大了要吃那麼多東西,每天都要喂,肯定着急。
養殖戶:看新聞零距離看多了,覺得記者可以曝一下光。
看到公司上了電視,還是負面報道,李佳朋接受不了。自己養了十幾年雞,跟着富起來的農戶也有上千家,好話聽了不少,挨罵還是頭一回。剛在市場上賠錢,又在養殖戶這裡賠上了名譽,以後的生意還怎麼做。
雖然事情已經過去了3年,可現在提起來,李佳朋還是很在意,為了解釋清楚原因,他特意帶記者來到抓雞現場。
李仕明收購商:這就是血筒毛。
記者:怎麼會造成血筒毛?
李仕明收購商:血筒毛就是和時間有關係,養得比較久,就沒有血筒毛。跟飼料也有關係如果喂全價飼料的話就有。如果喂糧食,喂得時間比較久就沒有血筒毛。
記者:你們買雞的時候也特別注意這個嗎。
李仕明收購商:注意這個。
飼喂時間長短、用飼料還是用糧食,只要看有沒有血筒毛就一目了然,農戶們為了能讓雞快長提前出欄,偷偷地喂起了顆粒飼料。他們養出的土雞80%帶有血筒毛,自然不合標準。
在曝光節目播出的第二天,李佳朋就一家家地走訪養殖戶,抓起雞撥開毛,向他們解釋為什麼不能收購,大家心服口服,電視臺也給李佳朋平反了,一場風波順利化解,可李佳朋一點也高興不起來。每一天,上萬隻土雞要吃糧食,出欄的土雞一批批送到市場,可市場每天都在賠錢。
直到2006年7月,一個來自180公里外的成都的消息讓李佳朋興奮起來。出口找到了,翻身的機會來了。
李佳朋:高興高興,我在成都市轉了40天和相關單位協調,考察鋪面發展經銷商,搞了40天。
2006年,成都市頒佈了“禁宰令”,在成都市區的三環之內禁止宰殺活禽。就是這個消息讓李佳朋覺得自己可以擺脫活禽市場虧錢局面了。
雞鴨鵝,是成都人餐桌上少不了的,以往大家到市場上,看著鮮活的家禽,選中哪只就叫老闆現場宰殺。成都人把這種方式叫點殺。大概從市場上有家禽出售的那天起,點殺就已經開始了,延續了這麼久的習慣,一時間被一紙禁令結束,這自然是個巨大的改變。而這改變帶來的商機,吸引了成都市裏市外的生意人。
公司銷售經理張旗:好像是一夜之間就起來,因為它當時政府規定了一個三環禁宰,好像一個倒計時的那種,在哪一天開始就不能再有了,然後就從那個時候開始。
李佳朋:當時是認為賺錢的機會來了。
大家都認準的機會就是開冷鮮雞肉連鎖店。
成都市家禽養殖協會會長:禁宰之後,大中城市需求量仍然是相當大,而且是有增無減,肉雞的供給問題就成了一個難題。
成都市的養殖企業很快就對這種需求做出了反應。
李佳朋:成都市30天上100個店。所有的農貿市場過去的活雞銷售店都變成了冷鮮店了。
而李佳朋也早就嗅到了這個商機,他提前40天就從遂寧市趕到成都,申請、審核,終於成了進入成都市場的,唯一一家外地養殖企業。2006年8月20日,禁宰令實行的第一天,也是李佳朋的專賣店開業的日子,當天店裏銷售的情形,讓李佳朋感到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
李佳朋:那天我們的銷售市場的門口是1000多人,成都市四川電視臺還報道了,很好。
開業第一天,李佳朋的冷鮮店收入就達到了上萬元。可這種熱鬧的景象卻沒有給李佳朋帶來想象中的財富。
不到兩個月,整個成都市的300多家冷鮮雞肉連鎖店就關了200多家。大家都看好冷鮮雞肉市場,可怎麼就做不活呢?原來吃雞買雞的人又都去了哪?
記者:經常來買這個雞爪子。
消費者:對,喜歡吃。
記者:你買的這個,你知道它是叫冷凍還是什麼,你知道它叫什麼。
消費者:不知道。肯定都是冷凍過的。
消費者:冷鮮雞?
記者:冷鮮。
消費者:沒聽説過。
記者:這裡擺了冷鮮區,你知道冷鮮是什麼?
消費者:冷鮮就是凍起來賣。
記者:那冷凍雞是什麼意思?
消費者:冷凍雞,可能是。
消費者:冷凍雞,我也不清楚。
這是記者2009年8月在成都市的市場所做的調查,直到今天大部分消費者都弄不清楚什麼是冷鮮雞。三環內禁宰後,大家選擇了超市裏的冷凍雞,而在三環外宰殺的雞,仍然可以運進城,冷鮮連鎖店始終沒能搶過這個市場。
冷鮮雞,就是把活雞宰殺後,在24小時內降為0-4攝氏度,並且在後續加工、流通和銷售過程中始終保持0-4攝氏度。這條冷鏈,既能抑制細菌,又能保持肉質鮮美。
但消費者還沒接受,冷鮮店就一哄而上,加上冷鮮雞的成本高、售價高,銷路自然打不開。
看清楚了原因,也在市場上栽了跟頭,大家都踩了急剎車,很快就關閉了在成都市的冷鮮店,又回到三環外的活禽市場,保守經營。但李佳朋卻做了一件大家看來是冒險的事,而就是這件事,不但讓他走出低谷,還賺到了億萬財富。
賣鮮活土雞,競爭大,利潤低,本以為“禁宰”了,冷鮮店能火起來,可沒想到卻跑得太快,超過了大家的消費習慣。那時李佳朋的土雞出年欄量已經達到了430萬隻,這麼多土雞,究竟該怎麼賣,怎麼賣出高利潤。
2007年,李佳朋找到了四川大學食品學院的盧曉黎教授,他的來意,讓教授感到有些意外。
盧曉黎四川大學輕紡與食品學院教授:在四川重慶這一帶確實是養雞的專業戶非常多,而且有的做的很大,但是大家基本上處於一種直接賣雞或者賣雞蛋這樣一個目的來經營的,想把雞作為一個産業進行全鏈環的不間斷的加工,這個李總還是第一個人考慮到的。
銷售活雞和冷鮮雞,都得受地域和時間的限制,只有延長貨架期,才能把土雞賣到更遠的地方,更大的市場。而當時的市場上,以雞肉做原料的休閒、速食食品還很少,看中了這個市場空缺,李佳朋決定要從這裡入手開發,這也正是他找到教授合作的目的。可沒想到一上來就遇到了難題。
盧曉黎四川大學輕紡與食品學院教授:困難上面呢,應該技術瓶頸這一塊不大,由我們四川大學這一塊給他承擔起來,可能最早的困難還是經費,經費的籌集。
李佳朋要做的不是一般的初級加工,而是要做精深加工産品。之前開冷鮮店已經投入了大筆資金,現在又要上馬新的生産線,錢顯然不夠了。而這時,公司裏也有人提出了反對意見。
張旗:有人説這個問題。
記者:怎麼説。
張旗:就説老是賠錢,老是賠錢,你老去做那個事情。
李佳朋:他們的想法就是你有好多錢做好多事。
可李佳朋卻認為,這是一件花多少錢也要辦成的事,一天也不能耽擱。精深加工産品的附加值比賣鮮活産品高出十倍,這誘人的利潤空間,讓李佳朋覺得值得冒險。當時四川省正在積極推動農産品加工的發展,李佳朋借勢一下就申請了貸款,想做他就是要做到最好。
盧曉黎四川大學輕紡與食品學院教授:魄力非常大,因為這個設備在國內也是價格比較貴的。在當時是採用凍幹的方式進行乾燥,還是採用熱風乾燥價格相差不是幾倍的問題,而是十倍,十倍以上的問題。聽了對於凍幹技術的介紹之後,最後他採用了凍幹設備。
這種魄力,讓別人覺得李佳朋簡直是瘋了,雞肉休閒食品在市場是不多見,這無疑是個機遇,可一旦産品上市,顧客不買賬,不但賠進了十幾年創業的積蓄,還會欠下鉅額的貸款,怕是幾輩子也還不清的。
李佳朋並不是在冒險,冷鮮店失敗是因為冷鮮雞不被大家認識、認可,而肉乾、肉脯這種形態早就是超市裏的熱賣商品,用雞肉作原料,應該是新的亮點。李佳朋拋開所有的勸告,每天都在跑貸款,建廠房、進設備。
2008年1月的一天,一大早李佳朋就又出門了,可剛打開家門他就愣住了。
朋友:有人跑到他家門口去,擋着不讓他出門。要擋他的車子。
李佳朋:搞建築,修房子的時候跟人家簽了合同,合同約定的日期到了,我該付。但是我們計劃是把産權證辦出來,到銀行去貸款貸出來還人家。
第一筆貸款買了設備,後續貸款還沒拿到,公司的資金正處於真空狀態。幾十萬元一下子的難倒了李佳朋。這錢要從哪來呢?
銀行正在審批貸款申請,如果拖欠工程款,自己的信譽肯定受到影響,加工廠就要停工了。
兩天后,李佳朋做了一個決定——賣房。而那一天,是農曆的臘月二十八。
妻子:臘月賣的,正月十五就賣了?
妻子:氣啥子,忙一輩子房子沒得住了,什麼都不方便,水也不方便。
記者:沒有自來水?
妻子:沒有自來水。
記者:水井打水?
妻子:水井打的水抽到這兒來。
從幾間瓦房,到三室一廳,妻子跟着李佳朋等了20年,住了不到6年,就又從三室一廳,搬到了現在的這間員工宿舍。80歲的母親、妻子、小女兒還有兩歲的外孫女都和李佳朋擠在這裡。可不管妻子再多埋怨,記者再三追問,李佳朋都沒有説出一句後悔的話,他似乎是個把悲喜都藏起來的人。
李佳朋:這是我原來的房子,現在她是主人,格局還是那樣沒有變。這是我寫的字。
記者:這句話是你想出來的?
李佳朋:是我想出來的。就像留給子孫。
當初臘月賣房,正月搬家,倉促之中,李佳朋什麼都沒有帶走,包括這句他想傳給子孫的字。
李佳朋:原來這寫的我的名字叫李佳朋,寫這個名字,就是想當傳家寶,傳給後人。現在主人換了,你的名字佔用這個地方,新的主人調整,可以。
房子賣了46萬,全部拿來付了建築工程款。就為了一個在別人看來是不可實現的目標,李佳朋早已經把苦心經營換來的錢,全都搭了進去,就連這套他想要住一輩子、代代傳下去的房子也沒留住。孤注一擲的李佳朋所有的指望,就都在生産線上的産品上了。
2008年5月,第一批雞肉休閒食品下線了。
公司營銷經理張旗:雖然沒有具體的雞肉疙瘩,但是有同類的産品,像牛肉乾,牛肉粒都有的,他對那個産品有一個基本的認識。消費者要容易接受一點,況且那個價格,我們有一個參照,像比較牛肉乾來説,有一個價格上的參照,消費者他也有一個比較,這樣來説應該説推廣起來要容易一點。
相同形態産品,早已經被大家接受,一下出現的新原料,新口味,很快就引起了消費者的興趣,市場上開始有了銷售量。經過加工,土雞的保存期起碼延長了一年,利潤也高出了十倍。
精加工做成了,市場在一天天的打開,流水線上加工的土雞也一天比一天多。這時,卻又産生了一個李佳朋沒有料到的難題,而這個難題的解決,讓李佳朋一步跨進了財富的大門。
一天,生産廠長對李佳朋説:凍庫不夠用了。仔細一問,李佳朋才知道,不是産品生産得太快太多,凍庫是被一堆廢料佔滿了。
李佳朋:凍起來最長的我們放過半年,當時堆了應該是有40噸左右。
記者:40噸雞架子?
李佳朋:對。
這真是不折不扣的雞肋,除去肉的雞架子可以賣了,加工成飼料,一斤賣幾角錢,但也只有少量的需求,扔掉工人們覺得可惜,於是越堆越多,直到凍庫都放不下了,廠長才來請示李佳朋。以往賣活雞從沒遇到這樣的問題。怎麼處理這些雞架子,難住了李佳朋。
成都,美食天堂。在這裡,以雞肉為主的菜品多不勝數。
酒店老闆:我們四川的麻辣火鍋裏邊的燒雞公,還有我們的涼拌口水雞,焦麻雞這些口味,品種很多,口味也很豐富。
李佳朋天天琢磨菜品,可這麼多菜裏,哪一道能用上他工廠裏堆積如山的雞架子。
酒店老闆:做湯那是再好不過了,因為雞的營養價值它的氨基酸是很豐富的,特別是雞肉經過湯熬製以後它的各種營養元素包括氨基酸充分溶解到湯裏面,便於人體吸收。
分割後,雞架子上還有些殘留的雞肉,雞骨頭又很新鮮。李佳朋想把雞架子做成湯,口味應該不差,他把這個想法告訴了 教授,沒想到一聊,還有了意外收穫。
教授:所有我所需要的營養成分都在這裡了。中國傳統食品裏邊以動物骨為原料來熬製湯,對人體補充鈣,補充蛋白質,補充磷等等的這些應該是非常成功的例子。
用雞架子、豬骨、加上十幾種輔料,熬成湯,不但風味好,而且營養成分一點也不差。可這樣熬製雞湯需要幾個小時,怎麼能讓大家方便、快捷地喝上熱雞湯呢。
這些大街上行色匆匆、來來往往的年輕人,給了李佳朋靈感,如果能把雞湯做成像速溶咖啡,杯裝飲料一樣,就不用受時間和地點限制,讓大家想喝就喝。2009年3月在四川大學食品學院專家的指導下,李佳朋做成了3分鐘就能還原的雞湯。
李佳朋:這個湯操作起來很簡單,熱水倒上3分鐘就可以喝。很快,很快,讓你3分鐘喝雞湯。
這一杯快飲雞湯,不但利用了廢棄的雞架子,還讓李佳朋那個把土雞産品賣到全國的想法,一步步得以實現。
2009年,李佳朋已經開發出了72種産品,土雞的每個部分都能被加工,都能讓李佳朋有錢可賺。
而保留下來的7家冷鮮店,也熬過了寒冬,開始有了收益。現在李佳朋的土雞年出欄量達到了530萬隻,這龐大的數量再也不是困擾李佳朋的難題,活禽、冷鮮、精深加工産品,各自攻佔市場,一年能給他帶來1.2億的收入。
CCTV-7《致富經》欄目播出時間:
首播:每週一至周五21:17-21:47
重播:每週二至周六13:52-14:22
財富無處不在,行動成就夢想!《致富經》欄目敬請您的關注!
>>更多精彩致富招數<<
>>返回 致富經 首頁<<
責編:劉岩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