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1)中國雜交水稻

2010年02月25日 10:23  往期文稿 我要評論

  

科技苑2009914稿件

節目播出名稱:

編導:高廣元攝像:桑強 

(主持人)我這裡有兩張照片,是同一個人在同樣的場景拍攝下的,你看這張,還是個孩子,而這張,已經成了花甲老人,這中間的跨度是六十年。當我第一眼看到這兩張照片的時候,最大的感慨就是變化。六十年,對於一個人來説,改變是巨大的,而對於一個國家來説,這種改變甚至可以用驚心動魄來形容。在中國的農業科技領域裏,六十年的歷程中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從今天起,十集系列節目《改變》將帶領您穿越時空,感悟六十年來的這種改變。今天,我們要説的就是影響著整個世界的中國雜交水稻。

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中國,吃上這樣一碗米飯,那是一種奢望。只有在過年過節,也才有機會像這樣美美的吃上一頓。

這一切,在今天看來是那樣的不可思議,可是,這樣的情形就發生在幾十年前,而且持續了很長的時間。這一切都和水稻的産量有關係。

1949年,新中國成立的時候,我國水稻的平均畝産量為126公斤。而且長期徘徊在這一水平。儘管後來,水稻品种經過了有高稈到矮稈的變革,畝産量也由126公斤提升到了250公斤左右,但是這樣的産量,對於人口眾多的中國來説,遠遠滿足不了當時的需求。如何提高水稻的産量呢?世界上公認的方法是走雜交的道路。但是,水稻雜交育種卻遲遲得不到突破。

(採訪)中國水稻研究所所長程式華:水稻很難。因為它是自花授粉,它一朵花裏面也有雌的,也有雄的,它這個顆粒很小,水稻一個穗一般情況總上100粒,100朵花,那要每一朵花都要去把這個雄的去掉才能保持這個種子比較純的種子

當時的技術條件還無法保證把水稻花中的雄蕊完全去除掉,這也是一直困擾著全世界水稻專家的一個大難題!

但是,全世界的育種專家都在為之奮鬥著!中國也不例外。

水稻的歷史將被誰改寫?沒有人知道,但是全世界的科學家卻從未放棄過努力,這條路在理論上行得通,可是實現起來卻非常艱難。

難道水稻真的不能雜交嗎?

提出質疑的是中國湖南安江農校的一位年輕的教師,他的名字叫袁隆平,那一年是1960年。也就在那一年的7月份,袁隆平在試驗田裏,偶然發現了一株水稻植株與眾不同。

(採訪)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那一株稻長得非常好,就是穗子很大,籽粒很飽滿

懷著好奇的心裏,第二年春天,他把收穫的這些種子播到試驗田裏,同時也種下了他的希望。

(採訪)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每天去觀察,望子成龍,我是望品種成龍,後來出了穗,大失所望,高高矮矮,早早遲遲。

田裏的水稻高的高,矮的矮,別人在質疑,袁隆平卻一直堅持。

(採訪)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純種是不會分離的,只有雜種才會分離,我選得那株水稻,很可能是一株天然雜種

袁隆平意識到,正是因為水稻的高矮不齊,證明了這是一株地地道道的天然雜交稻。

這給了袁隆平極大的啟發,既然自然界客觀存在著“天然雜交稻”,只要探索其中的奧妙,就一定能夠培育出人工雜交稻。他現在要做的就是尋找到自然界中水稻雜交的那把關鍵的鑰匙。

經過分析與大膽的推斷,袁隆平認為,這株天然雜交水稻的父母代,一定有一株是雄性不育株。正常的水稻植株,既有雌蕊,又有雄蕊,而雄性不育水稻的植株只有雌蕊,沒有雄蕊或者雄蕊退化,失去了功能,不能繁殖後代。但是,在它開花的時候,其它水稻上的花粉無意中灑落到了這株雄性不育株的柱頭上,不經意間完成了雜交。

突破口就是這株“天然的雄性不育株”!而這個時候,世界上許多開展水稻雜交育種的國家依舊是沒有任何進展。中國的袁隆平開始了艱苦的尋找。

(採訪)中國水稻研究所所長程式華:首先要從不育係尋找,尋找不育係,那麼袁先生在60年開始做的時候,就在水稻田裏面大海撈針就是找不育係。

19647月,在水稻田中,袁隆平尋找到了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經過人工授粉,結出了數百粒第一代雄性不育材料種子。

19662月,袁隆平的第一篇論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在中國科學院的《科學通報》雜誌發表,首次提出了三係法培育雜交稻。而這,猶如一聲驚雷,震動了整個農業界和科技界。

(採訪)中國水稻研究所所長程式華:他那個時候還是在安江農校的一個老師,當時他就在安江農校的時候,他就是希望解決這個雜種優勢,水稻雜種優勢利用,必須要有雄性不育。

可是雄性不育株只有雌蕊,沒有雄蕊,本身不能産生後代。那麼,這些雄性不育係的種子從何而來呢?

(採訪)中國水稻研究所所長程式華:所以呢,它要借助一個保持係,保持係的花粉授給它,它結的種子才能繁殖它的後代。這個後代呢,第二年還是不育的。

保持係與不育係的結合,可以使不育係依然保持不育的特徵,也就是説,保持係與不育係所産生的後代,並不具有繁殖的能力,換句話説,就是依舊不能用於生産。如果用於生産,還得需要一個恢復係,讓不育的種子恢復可育的能力。

(採訪)中國水稻研究所所長程式華:那麼恢復係就是什麼呢?那麼保持係授予不育係結種子,種下去還是不育的。恢復係呢,就是它這個性質和保持係一樣,也是一個常規品種,但它因為有一個恢復基因在裏面,它授粉給不育係以後呢,它也能産生種子,這個種子第二年種下去就不是不育了,它是可育的。

雄性不育係、保持係與恢復係,就是袁隆平先生所説的三係。儘管國際上許多科學家對於水稻雜交育種持有不樂觀的態度,但是,他們依舊沒有放棄水稻的雜交育種。畢竟,這也是國家與國家戰略上的較量。

(採訪)中國水稻研究所所長程式華:全世界的科學家都在做。就是先誰做出來誰就成功了,國際水稻所當時也成立了,印度也做,日本也做,但是都沒做成功,或者做出來了沒有優勢,就是它不增産。

而中國的雜交水稻研究也遇到了一個瓶頸。距離袁隆平在自己的試驗田裏發現第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已經六年了,雜交育種的研究還是沒有突破性的進展。國際上其它國家的雜交水稻研究,也似乎窮途末路。

(採訪)中國水稻研究所所長程式華:那個時候國際上,一些國際機構都下馬了。但是那個時候就是説我們國內還繼續堅持住,堅持住這方面的研究,所以呢,就是説很多事情就是説偶然中有必然。

是技術路線有問題?還是根本就不可能利用雜交優勢?在不停的質疑之後,袁隆平決定跳出常規稻的小圈子,重新選用親本材料。如果利用遠緣的野生稻與常規稻雜交,那結果又如何呢?

袁隆平將目光瞄在了野生稻上,他決定在野生的水稻中尋找天然雄性不育株。而這一決定,在不久之後,也確實證明了袁隆平的高明所在,或許那個時候的袁隆平沒有意識到,他的這一決定,改寫了世界水稻的歷史,也正是這一決定,最終造福了全人類。當時的袁隆平,只是想儘快找到一株適合雜交的材料。

(採訪)中國水稻研究所所長程式華:我們這個雜交水稻的突破就是先生的學生,也就是安江農校的學生李畢湖,他就在海南南方期間這一條水溝邊上,當時聽説就是到水溝邊上去洗手,洗手的時候發現的株稻。

那是一株雄性不育株。經過後來的測定得知,這株雄性不育株是野生稻和栽培稻雜交的後代。對於袁隆平來説,這株稻的獲得給了他更大的信心。而世界水稻史的改變,在某種程度上來説,正是緣于這株野生雄性不育水稻的發現。

(採訪)中國水稻研究所所長程式華:這個是栽培稻和野生稻它的天然雜交的後代産生的不育。那麼,也提示了就是説我們人為的用栽培稻和雜交稻去雜交,也能産生不育株,那後來事實證明確實是這樣的,就是栽培稻、野生稻我們通過人工來雜交,也能出現不育的類型,這樣的話,能夠培育新的不育株。

拿到這份珍貴的材料,袁隆平做出了另一個加速雜交水稻育種的決定,他將這份材料分發給了全國30多個科研單位,這就是中國水稻史上著名的育種協作攻關。

這一時期,很多地方的科研院所掀起了雜交水稻育種的熱潮。謝華安就是其中的一個積極的參與者。

(採訪)中國科學院院士謝華安:因為我出生農村,我懂得農民餓、農民窮、農民苦。我自己的少年、童年都餓過,我懂得餓的滋味,所以我自己的奮鬥目標我就想大家有,為大家有一碗飯吃,做出我的貢獻

懷著這樣的理想,謝華安也加入到了全國水稻育種的隊伍中。

(採訪)中國科學院院士謝華安:我72年接觸三係雜交稻,開始研究。那我開頭幾年,同樣主要的精力在找更多的保持係

在無數人的努力下,1974年,袁隆平培育出了第一個強優勢組合“南優2號”。1976年,雜交水稻開始在全國大面積推廣。雜交水稻在産量方面表現出了強大的優勢,但是,對抗稻瘟病的抗性卻很弱。

(採訪)中國科學院院士謝華安:當初第一代雜交水稻,在海南島就表現了對稻瘟病的抗性很弱的表現,76年在生産上運用雜交水稻以後,它的致命弱點就是不抗稻瘟病已經表現出來了。

中國水稻史註定要記上謝華安的名字。與當時的許多水稻育种家相比,謝華安有著更為豐富的水稻栽培經驗,這也使得他育種時思考更多的是栽培後的表現。

(採訪)中國科學院院士謝華安:因為我對生産比較了解,所以我就知道生産需要什麼樣的品種,農民歡迎什麼樣的品種。

謝華安把育種的目標瞄向了抗稻瘟病、豐産的雜交水稻上,他要培育出適合大部分稻區種植,而且還能高産的雜交水稻新品種。

1984年,謝華安培育的雜交水稻品種“汕優63”經過了國家的審定,1986年,謝華安的這一品種成為全國推廣面積最大的雜交稻。

(採訪)中國科學院院士謝華安:這個最大的面積是在90年的前後,將近一億畝,90年是超過了一億畝,一個品種能夠在南方稻區十幾個省市區,能夠超過一億畝,這個在中國稻作史上是沒有的。從86年開始,一直到2001年這十六年,十六年是我們中國推廣面積最多的水稻品種,看來,也是少有的。

(主持人)中國的雜交稻由此一舉跨入世界先進的行列。但是,中國的國情是人口眾多,在當時的國際環境中,許多人對中國的糧食安全發生了擔憂。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美國的經濟學家萊斯特布朗更是發出了質疑:21世紀,誰來養活中國?

(採訪)中國水稻研究所所長程式華:因為中國這個,這麼個人口大國,要解決這個糧食問題很困難。糧食到國際市場去購買,國際市場也承擔不了你中國這麼人口大國,這麼個稻米市場。

1994年,國際水稻研究所召開了新聞發佈會,向全世界通報了他們育成的“超高産新株型水稻”,這一計劃其實早在1989年開始實施。

(採訪)中國水稻研究所所長程式華:國際水稻所1989年啟動,然後1994年的時候國際水稻所認為他們成功了,在小面積畝産可以超過800公斤

超高産新株型水稻的特點是分蘗少、穗子大、葉片向上挺拔、莖桿粗壯、抗倒伏。在媒體的作用下,“超高産新株型水稻”這一專業術語被一個更為瑯瑯上口的詞語——超級稻所替代,並且一直延續到今天。

(採訪)中國水稻研究所所長程式華:那麼當時新聞媒體,國際上也是新聞媒體把這個事情報道了,但他不用新株型,它報道的叫superrice,所以它當時這個題目就是超級稻(superrice)能夠養活多少人多少人。

頗有意思的是,國際水稻研究所培育的超級稻只是在熱帶旱季小範圍內推廣獲得了成功,離實際的推廣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路。因為這個原因,國際水稻研究所不得不將這一計劃推遲到2005年完成,其實直到今天也沒能實現。

可是,超級稻這種廣泛而有力度的宣傳以及國際上對我國糧食安全的言論,引起了我國政府的重視。在這樣的國際環境下,中國政府決定啟動“超級雜交稻”項目。

(採訪)中國水稻研究所所長程式華:我們96年水稻還是大豐收的,但是考慮到未來的産業發展,農業部就組織專家認證我們在超高産上面怎麼來做,那麼當時就是考慮國際水稻所搞超級稻,那麼我們也是超級稻。但是我們冠名,我們跟國際水稻的超級稻不一樣的,我們是叫中國超級稻。

水稻育種的同行更願意稱呼袁隆平為戰略家,而不是戰術家。他的戰略往往引領著中國水稻乃至世界水稻的發展與走向。對於中國的超級雜交稻,袁隆平指出:要把塑造優良的株葉型與雜種優勢有機結合起來,走旨在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超高産雜交水稻選育的技術路線。

(採訪)中國水稻研究所所長程式華:我們當時在設定的時候,除了考慮到産量我們還要考慮到米質,我們米質不能太差,我們還要抗性,所以我們在中國超級稻的概念就是説,它是一種産量大幅度提高,米質優良、可抗性強的這種新型水稻

如果説三係法育種的成功是中國雜交水稻的第一次突破的話,那麼超級雜交稻的戰略戰策毫無疑問就是中國雜交稻的第二次突破。

中國超級雜交稻研究起步雖然晚,但是,水平卻遠遠位居世界的前列。起步晚的中國超級雜交稻,已將世界其它國家的水稻研究水平遠遠的拋在了後面,甚至領先美國20年。

(採訪)中國水稻研究所所長程式華:中國的科技在世界上有地位的是農業,中國農業在世界上有地位的就是水稻

目前,世界上水稻的平均畝産量僅為(253)公斤,而在中國超級雜交稻的帶動下,中國4.5億畝水稻的平均畝産量遠遠高於世界的水平。2008年,中國水稻的平均畝産量達到了438公斤。與新中國成立初期的126公斤的畝産量相比,六十年,水稻的畝産量翻了近兩番。在世界上,這是絕無僅有的。

責編:劉岩

聲明: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所載視頻、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邊看邊聊

登錄 | 註冊

內容 

驗證碼: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