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本期節目視頻 ![](//big5.cctv.com/gate/big5/img.tv.cctv.com/image/20090123/IMAG1232677295094435.gif)
![](//big5.cctv.com/gate/big5/space.tv.cctv.com/image/20090820/IMAG1250755424431736.jpg)
在浙江省湖州市,有一個聽起來特別的村子,為什麼説它特別呢?因為這裡有幾百萬條蛇常年盤踞在村裏,並且,其中不乏劇毒的五步蛇、眼鏡蛇和蝮蛇……而我們本期節目的主人公則是常年和這些恐怖的蛇相伴的“蛇王”,他就是浙江省德清縣子思橋村農民楊洪昌。
楊洪昌,祖祖輩輩棲息於子思橋,年輕時患上了強直性脊椎炎,嘗試了多種治療方法不見效果,上海一位老中醫的一句話讓楊洪昌把眼光瞄向了當時漫山遍野爬行的蛇,從此楊洪昌也和蛇結了緣。
為了治病,整天捕蛇吃蛇成了楊洪昌生活裏的一部分,在一次捕蛇時偶遇幾個來收購山貨的商販,提出高價收購楊洪昌捕捉的蛇,改變了楊洪昌的思維,也改變了他的命運。從此楊洪昌每天除了捕捉自己治病需要的蛇,還盡可能多捕一些用來賣錢貼補家用。看到楊洪昌捕蛇賣能賺錢,村裏一些膽子大的農民也開始和楊洪昌一樣捕蛇賣,並且漸漸地發展成了村裏一個賺錢的行當。
俗話説: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眼看著山裏這種蛇的數量越來越少,老楊的腦子裏開始在這蛇身上琢磨事兒了。
怎麼樣既保證這蛇的數量,又保證大夥兒有錢賺?這蛇能不能像養雞養鴨一樣在家裏養呢?他想到了在家裏養蛇。老楊就是一個敢想就敢幹的人,他首先在自家院子裏搭起了一個蛇棚,這老楊果真要養蛇!
老楊要在家裏養蛇消息很快就傳遍了這個本來就不大的小村子,面對家人反對還好説,但是鄰里百捨得議論和擔心卻是老楊無法控制的。
因為沒有養蛇經驗,而且第一批蛇基本全是從外地買來的,還有部分是在野外抓的,根本就不習慣人工養殖,最初投放的餌料根本就不吃,看著一堆一堆的小魚等餌料變臭了,老楊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卻又無能為力。
這蛇對老楊送上門的食物不理不睬,可把老楊給急壞了,蛇不吃不喝,老楊也在那裏不吃不喝,他在想,無論如何得把這些蛇的肚子填飽,於是,他想到了填鴨式喂養。
讓老楊沒有想到的是,抱着試試看的心情搞填鴨式喂養居然奏效了,以前在野外找東西吃的蛇現在每天讓老楊掰着嘴喂一遍,沒幾天漸漸喜歡上了老楊投放的餌料,後來根本不用老楊進蛇圈,自己學會按時按點兒地進食了,老楊懸着的一顆心終於放了下來。
這蛇説來也是奇怪,一旦能夠正常進食,那長得真是順當,沒幾個月這些蛇的肚子都開始鼓了起來——它們的産卵期要到了。看上去,老楊的好日子就要到了。
很快,長勢喜人的蛇都開始産卵,每條蛇基本都能産十二三個卵。看著一堆一堆白花花的蛇卵,老楊是樂在嘴上,甜在心裏。可是,還沒等他笑容落下,一件不可思議的事發生了——大量蛇卵竟然不翼而飛了!
蛇卵怎麼會不翼而飛呢?難道家裏招賊了?還是家貓或者老鼠給偷吃了?可這十里八村的誰都知道老楊家裏有幾萬條蛇,連鄰居過路都繞着他家門口走,誰還敢去他家偷拿沒什麼用的蛇卵?貓和老鼠都怕蛇,那更是不用説,不可能!老楊決定自己查查是誰動了他的蛇卵。
自己下卵自己吃!這可就沒辦法了!一隻蛇卵就是一條價值不菲的胎蛇啊!怎麼才能讓蛇不吃自己的卵呢?老楊陷入了困境。就在老楊為管不住蛇偷吃蛇卵而焦急的時候,小時候老人經常責罵孩子“亂講話把嘴縫上”的一句話讓老楊茅塞頓開……
沒想到,土辦法還真管用,老楊的蛇圈裏就再也沒出現過蛇卵丟失的現象。保證了蛇卵的數量,接下來該是孵化胎蛇了。
孵化胎蛇,看上去不難,不就是把卵孵成小蛇嘛,從前農戶家裏自己孵化小雞、小鴨不就是這樣嘛。老楊開始了自己的孵化。他把蛇卵整齊地碼在紙箱子裏封上口,靜靜地等待小蛇出殼。一天,兩天,老楊守着他的紙箱子靜靜地守候了一個多月,他終於小心翼翼地打開了那只盛滿他希望的紙箱子……
讓老楊怎麼都想不到的是,守候了一個多月的希望竟然成了一堆臭蛋!孵化不成胎蛇,那一堆一堆的蛇卵就是無用的垃圾,老楊又一次陷入困境,並且像是掉進萬丈深遠的困境。
百折不撓就像中國農民普遍的品質,楊洪昌在接近絕望的時候並沒有放棄,而是想著辦法一遍遍嘗試和排除。
泡沫箱孵化法終於成功,老楊一次就孵化出了四千多只小胎蛇,這個時候,久違的笑容又重回老楊的臉上。
成功的經驗有了,老楊第三年就開始大規模地孵化胎蛇。第三年,老楊躊躇滿志地傾全家之力投入,進行胎蛇孵化。蛇這種動物和別的不一樣,人工孵化風險很大,老楊的這次孵化能不能成功,只能等到六十天以後才見分曉。
在老楊焦急的等待中,泡沫箱裏終於開始有了動靜,大約到了56天的時候,老楊迫不及待地打開了第一個泡沫箱……
老楊養蛇賺了十幾萬!這個消息在子思橋這個小村子裏可炸了鍋了。從前路過都繞道走的老楊家,現在可成了車水馬龍最熱鬧的地方了。
從此,村子裏養蛇的多了起來,特別是那些曾經談蛇色變的鄉親們,也漸漸地對這個風不着雨不着的行當産生了興趣,甚至周圍十里八村兒的農戶們也開始學着發展這個産業,而此時的老楊正欣喜地感受他的帶動所産生的人生價值。
老楊看著大批量的蛇被外地商販收走,而鄉親們賺的僅僅是辛辛苦苦的工夫錢,他心裏覺得不平衡了,能不能把這些自己養的蛇自己加工,製作成半成品來銷售呢?
從蛇養殖到蛇産品的初加工,子思橋這個曾經以貧窮出名被外村嘲笑的村子,一下子成了有名的蛇産業專業村,老楊也成了遠近聞名的“蛇王”。特別是全國各地媒體的關注,子思橋村的名字不斷見諸媒體報道,無論是養殖規模還是養殖數量,“中國第一蛇村”漸漸聲名遠揚。
隨着“中國養蛇第一村”這個響亮名字的傳播,各地來參觀學養蛇經驗的絡繹不絕。“蛇王”老楊的名氣也越來越大。他一直在琢磨:他們村是以養殖這種赤練蛇而著名的,能不能給這赤練蛇一個産地符號呢?於是,他想到了原産地標誌保護。但是,以個人名義申請一個動物物種原産地保護,特別是對於一個農民來説,不能説是天方夜譚,至少也是前所未聞。
為了申請赤練蛇的原産地保護,老楊蒐集了各種資料,跑完縣裏跑省裏,跑完省裏跑北京,結果看似不可能的事情還真就讓這執着的老楊給幹下來了。
原産地標記的成功申請,讓老楊再做起這蛇生意來更是如魚得水,看著大量的蛇肉蛇幹蛇皮蛇膽銷往各地,他不知滿足的心又開始躁動起來。
把這種活蛇精加工成膠囊?這可是一個新話題,特別是現在國家對於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這麼嚴格的大環境下,做膠囊、口服液等藥品食品必須嚴格執行國際JMP標準!對於一個初中畢業的農民來説,竟然也敢想JMP,這似乎比申請那原産地標記還懸乎。
説幹就幹,老楊找到了浙江大學的教授,經過反復論證可行性,確立立項,他立即開始考察生産設備,購置JMP車間生産線並投入試産。一個農民的JMP車間生産的産品真能達到國家食品藥品行業標準嗎?
有中國蛇村的原産地保護的背景和蛇王的稱號,老楊的精加工蛇産品一經上市,迅速佔穩了江浙和上海的保健品市場。按説年屆花甲的他應該可以做甩手掌櫃享享清福了,但是不知足的他卻把目光瞄向了蝮蛇、眼鏡蛇等劇毒的蛇種。
如今的老楊,一邊在他的蛇王國裏實現着自己的夢想,一邊密切關注着世界上蛇産業的動態,這不,就這種劇毒的蝮蛇,他已經和韓國開始了史無前例的養殖和産品研發交流,他的一萬條蝮蛇現在已經在韓國的全羅南道研製成功。對於那些一起致富的鄉親們來説,蛇王老楊自然是他們值得信賴的&&人。
全國開展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關鍵因素是人。就像浙江省的這個養蛇專業村和它的蛇産業,因為有了一個楊洪昌,帶着鄉親們發展起蛇産業;也正是有了這樣一個有膽識有想法不知足的行業&&人,他們的産業才越做越大,農民的致富路才越來越寬。在為這個中國蛇村發展欣慰的同時,我們更希望有更多的農村産業有更多的行業&&人能帶着廣大農民朋友走向富裕。
>>更多精彩致富招數<<
>>返回 聚焦三農 首頁<<
責編:劉岩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