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想 攝像:樊金峰)
新中國成立六十紀念日就要來到的時候,大慶油田也將迎來它的五十歲生日。
五十年前的9月26日,位於松嫩平原上的松基3井噴射出黑色的石油,宣告中國最大的陸上油田終於被發現。在中國工業發展史上,大慶成為一個時代的標誌。半個世紀過去了,今天的大慶油田還能不能延續往日的輝煌?
五十歲的大慶油田還能否延續往日的輝煌
1959年9月26日,在我國東北松嫩平原上,松遼盆地第三口基準井首次向外噴出了原油!望著滾滾而出的原油,人們歡呼雀躍,因為從此宣告了世界上最大的陸相沉積油田的誕生。這一天,距離新中國成立10週年“大慶”只有4天時間,這片昔日的荒原地帶,也因此有了一個帶有喜慶色彩的名字——大慶。
原中國石油大學校長兼黨委書記華澤澎:“大慶油田,當時説是抓住了一個大傢伙,一個大油田,因為(當時)現有的油田,過去油田沒有發現那麼多的儲量。”
1959年,我國“一五”計劃剛剛結束不久,年輕的新中國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然而作為現代能源的石油工業卻處於發展相對落後的狀態,石油部是各工業部門中唯一沒有完成任務的部門。根據統計,1959年,全國原油消耗量504.9萬噸,自産量還不足一半。這一年,中國進口石油花費外匯1.83億美元,佔國家進口用匯總量的6.7%。
華澤澎:“因為油不夠,你進口也沒那麼多外匯,咱也沒有那麼多錢進,你怎麼辦?解決公共交通的問題,背一個大煤氣包來開大汽車。”
而正當國家經濟建設、國防建設急需石油的時候,國際形勢和對外關係也發生重大變化,國際敵對勢力對我國實施封鎖、制裁,妄圖用石油卡住我們的脖子。
華澤澎:“所以大慶油田發現了以後,整個扭轉了我們石油工業的形勢和整個經濟建設,改變了我們被動的形勢。”
伴隨著大慶油田的發現,1960年,一場從根本上改變我國石油工業落後面貌的石油大會戰拉開了帷幕。來自全國各地的3萬餘名退伍軍人和全國37個石油廠礦、院校的4萬人在薩爾圖誓師,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展開了一場氣壯山河的石油大會戰。80歲的華澤澎老人作為當年參加過大慶會戰的北京師生代表,回憶起這段經歷,仍然記憶猶新。
華澤澎:“那時候沒有住的地方,東北又冷,叫地窩子,那時很艱苦,吃的餅子,那時候農業也比較緊張,糧食比較緊張,所以大家都是,憋住一股勁,非要把這個油拿出來。”
20世紀60年代正值三年自然災害時期,面對“頭上青天一頂,腳下荒原一片”的惡劣環境,“鐵人”王進喜跳下泥漿池用身體攪拌水泥的形象成為那個時代的光輝經典,他的錚錚誓言也如圖烙印一般深深鐫刻在那一代石油人的心中。
華澤澎:“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寧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正是在鋼鐵誓言的鼓舞和激勵下,大慶石油工人僅用3年多的時間,就取得了會戰的偉大勝利,使中國石油工業的發展實現了歷史性的轉變。
華澤澎:“1964年有一次,周總理在人民大會堂宣佈,就是中國貧油,用洋油的時代結束了,結束了,當時也就摘掉了中國貧油國的帽子。”
新中國的成立翻開了我國石油工業發展嶄新的一頁。1955年,在新疆準噶爾盆地發現了克拉瑪依油田,我國石油工業初現曙光。1959年,大慶油田的誕生,讓中國石油工業從此走進了歷史的新紀元。一組簡單的數字,概括了60年來新中國石油工業非同尋常的歷程和驚人的速度: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原油年産量僅有12萬噸;1978年,原油年産量首次突破1億噸,進入世界産油大國行列。而2008年,原油年産量達1.9億噸,比1949年增長了1583倍,中國石油産量已躍居世界第五。
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中國能源戰略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王震:“曾經在80年代石油工業的出口創匯佔了我們所有的出口創匯的25%,四分之一以上,也可以説80年代,石油工業同樣是我們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
然而,隨著經濟社會迅速發展,石油需求量不斷上升,1993年起,我國開始重新成為石油凈進口國,且進口數量不斷攀升,2004年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石油進口國。能源問題已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而石油供給安全更是“瓶頸”中的“瓶頸”。根據統計,10年來,國民經濟年均增長速度為9.7%,原油消費量增長速度為5.77%,而原油供應增長速度僅為1.67%。2007年,我國進口石油達到1.968億噸,這個曾被預測2020年才能達到的進口量,被提前了13年“完成”。一項關於中國未來能源供需的報告顯示,到2020年,我國石油消費量將達到4.5億——6.1億噸,而國內可以供應的量卻只有1.8億——2億噸。面對這些沉甸甸的數字,人們不禁擔憂,未來龐大的石油需求該如何保障?
大慶油田真的進入最後倒計時階段嗎?
五十年前大慶油田的開發,讓中國扔掉了貧油國帽子,五十年後,當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已經超過50%的時候,人們再次把目光投向大慶。然而,根據國土資源部2008年統計顯示,大慶油田的可採儲量已經只剩下30%,並且採油難度越來越高。有人算過這樣一筆賬,即使大慶油田能夠繼續保持年産4000萬噸,十年後剩餘可採儲量也將消耗殆盡。難道大慶油田真的進入了最後的倒計時階段嗎?我們再到大慶去看看。
大慶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副總工程師伍曉林:“現在每一項技術的誕生都能給油田帶來新的發展,現在我們三元複合驅的技術能提高(采收率)20個百分點。”
伍曉林,大慶油田驅油劑研製首席專家。他告訴記者,儘管大慶油田的可採儲量在減少,但是可採儲量是個變動的數字,隨著對地下認識程度的深入、開發技術的創新應用、開發手段的不斷豐富,大慶油田的采收率還會有更大程度的提高。而他所提到的三元複合驅技術就是大慶油田目前正在推廣和應用的三次採油技術。相對於一次採油技術,靠地層自身壓力把油“頂”出來;二次採油技術,向地下注水把油“擠”出來,三次採油技術則是靠化學劑把更多的油“洗”出來。
伍曉林:“(二次採油技術)水驅以後,最後含水達到90以上了,90以上相當於什麼,取水點只這麼一點油了,但是我採用這種(三次採油)技術,我們三元複合驅再注進去,以後含水馬下降,含水達到30%左右。”
三元複合驅油技術的誕生被比作為21世紀大慶油田新的“長壽秘方”,然而在研發初期,三元複合驅油技術的關鍵組成部分,表面活性劑卻只能從美國進口。
伍曉林:“就從價格上來講它是當時是兩萬多塊錢一噸。”
高額的成本曾經讓這個先進的技術一度失去了推廣的意義。1997年,在當時大慶油田的高層擴大會議上,正當與會人員圍繞著表活劑是進口還是國産展開激烈辯論的時候。一個毛頭小夥兒勇敢地站出來,“關鍵技術決不能受制於人,一定要搞‘國字號’的”。這個人就是伍曉林,那一年他剛剛34歲。
伍曉林:“我説外國人能做到的我們中國人應該也能做到,而且要比它做得更好。”
伍曉林的意見得到油田領導的肯定和支持,他擔任了項目負責人。經過三年多的艱苦拼搏,4000多次實驗,2100多次修改,終於在2001年5月破解了“密碼”,這個國字號表面活性劑用於試驗取得了明顯的增油降水效果,僅一個區塊就比進口驅油劑節約1.47億元。隨後,伍曉林又帶領團隊投入到弱鹼化表活劑研究上來,又再一次突破了這一被人稱為“禁區”的項目。新型弱鹼化表活劑産品的誕生,比二次採油技術提高采收率24%。
伍曉林:“提高一個百分點就相當於多采原油4千到5千萬噸,相等於我們大慶油田高産穩産一年。”
1963年,大慶油田原油年産量400萬噸;1966年,原油産量突破1000萬噸;1976年,大步登上了5000萬噸臺階,並且連續保持了27年,創造了世界油田開發史上的奇跡。截至2009年3月22日,大慶油田累計生産原油突破20億噸,佔全國同期陸上油田原油總産量的40%以上。回望油田的勘探開發建設史,其實就是一部生動的科技進步史。陸相生油地質理論及勘探技術的應用,發現了大慶油田,迎來了第一次石油探明儲量的增長高峰;岩性油藏勘探理論的發展及三維地震勘探技術的突破,迎來了第二次增長高峰;而“六分四清”技術保證了大慶油田第一個5000萬噸10年穩産;聚合物驅油技術的推廣應用,則使大慶油田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三次採油基地,大慶主力油層采收率突破了50%,比國內外同類油田整整高出15個百分點。
而在大慶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裏,記者看見另一個團隊早已在為攻克四次採油技術而忙碌。
伍曉林:“已經研究三到五年,所以我們大慶油田技術的研發就是應用一代和研發一代和儲備一代,始終是按照這個在規劃的。”
對於未來,伍曉林告訴記者,他有個大膽的設想,那就是用生物工程的方法,將地底下剩餘30%的原油以天然氣的形式開採出來。這聽上去雖然有些天方夜譚,但是對於大慶的科技人員來説,他們始終相信這樣的價值觀,那就是資源有限,科技無限!2007年12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大慶油田領取了我國工業領域的綜合性最高獎項---中國工業大獎。這是對大慶勘探開發技術的最高肯定,也是頒給幾代石油科技人的最高榮譽,更是給予了對大慶油田未來發展的殷切希望。
大慶油田走出一條以“技術換資源”的新路子
前面的節目裏,我注意到一句話,資源有限、科技無限。不過,為了爭取有限的資源,不僅需要無限的科技創新力,還需要無限的眼光。當時的鐵人王進喜就曾經説過,他有兩個心願,一個是拿下大油田,另一個是把井打到國外去。如今,鐵人的第二個心願,也在石油行業變成了現實。
早在1993年中國石油工業的國際化戰略就開始摸索著邁開了腳步,但是直到2005年,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發起了當時中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海外收購交易:斥資185億美元競購美國同業對手優尼科,或許才是國人第一次廣泛關注到中國石油工業的國際化征程。
傅成玉:“在中國歷史上,在我們公司歷史上,畢竟是一個金額最大的一次。”
在整個競購過程中,儘管中海油的表現可圈可點,但是由於競爭對手打出了政治牌,這場長達8個月之久的海外競購,最終還是以中海油的主動退出而告終。
傅成玉:“不管成功失敗,這條路是你不能不走的,這件事應該説對我們自己,對將來的中國都有借鑒意義,我們一定要利用世界的這種遊戲規則來發展自己。”
的確,儘管中海油收購優尼科失敗了,但他的這一舉動卻昭示著中國石油企業有實力和國際上的大公司競爭。在這之後,中國石油工業海外出擊愈挫愈勇。2007年海外原油作業産量達到8800萬噸,天然氣作業産量達到80億立方米,原油、成品油進出口貿易量達到2.1億噸。2008年以來,我國先後同多個國家簽署了油氣領域合作協議;俄遠東原油管道中國支線今年9月中旬即將完工;中哈原油管道一期已經輸油、二期今年內投産;中亞天然氣管道將於明年建成投産;中石化成功收購瑞士Addax石油公司,成為迄今為止我國海外資産收購最大一筆成功交易。
而在中國石油企業“走出去”的國際化經營戰略中,大慶油田同樣不甘落後,走出了一條以“技術換資源”的新路子。目前,大慶油田在鑽井、壓裂、修井、錄井、射孔、試油、採油工程等方面的300多支隊伍已經進入了伊朗、蘇丹、委內瑞拉、哈薩克斯坦、印尼等28個國家和地區。2005年4月,英國SOCO公司位於蒙古國塔木察格盆地油氣勘探開發項目以4000萬美元價格轉讓給中國石油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而大慶油田僅用了半年時間就收回全部投資,現已進入全面盈利期。大慶人憑藉什麼法寶把別人看似無味的“雞肋”變成了美味的“佳肴”呢?大慶人的回答是:技術。
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中國能源戰略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王震:“我們國內的石油工業經過40多年,50年,40多年的發展50多年的發展,應該説積累了很好的技術,我們這種技術實際上也能夠使得我們在國外有相對的競爭力。”
然而“走出去”的道路,除了鮮花和掌聲,更有心血與汗水。在大慶1205鑽井隊,記者就見到了回國輪休的1205隊蘇丹項目經理李新民,2006年為了把井打到國外,他用扶剎把的手捧起了厚厚的英語書,帶領大家苦學英語。終於以鐵人搬山識字的精神,闖過了“語言關”。然而到了蘇丹,卻發現更大的困難在等著他們。
李新民:“我感覺到最大困難就是如何克服這個高溫,當時我們去的時候,有好多人在現場工作,得了中暑,一到10點鐘以後,空氣的氣溫都在45度左右,當時我們只記得就喝了礦泉水喝完沒有尿,都通過汗液蒸發掉,身上都是一個白鹼。”
條件雖然艱苦,但大慶人幹勁不減、標準不降。僅僅用了17天的時間,他們就高效優質打完了第一口井,讓鐵人的旗幟飄揚海外。2008年,1205隊連續施工了10口水平井,口口全優,贏得了高度讚譽,蘇丹能礦部官員、PDOC公司代表專門到井場,為1205鑽井隊頒發了2008度唯一的一個“鑽井杯”和獎狀。
“我們能夠深深的感受到其實從第一個角度來講是這些員工身上能夠體現出一種大慶油田大慶精神的一種延續。”
從大慶勘探的成功,到中海油競購優尼科的失敗,再到中石化以72億美元成功收購Addax公司,“找油”基本可以概括新中國石油工業的60年。作為中國石油企業走出去的先行軍,2008年,中石油海外原油作業産量突破6220萬噸,天然氣作業産量超過67億立方米,再創歷史新高。這意味著在全球金融危機的背景下,中國石油企業“走出去”的步伐仍在加快。截至目前,我國已與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勘探開發、煉油化工和管道項目合作。西北、西南、東北及海上四大石油戰略通道基本就緒,初步形成哈薩克斯坦、印度尼西亞等較大規模的海外油氣生産基地,基本實現油氣供應來源的多元化。
半小時觀察:資源有限 科技無限
剛才的這個報道,讓我想到,在眼下,令我們長期甩不掉的隱憂,就是在十三億人口的大國如何解決日益嚴峻的能源問題?中國到1993年還是石油凈出口國,僅僅十年之後,到2002年,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就已經上升到25%。而今年,我們將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石油進口國。
本土石油的短缺、快速增長的進口、高昂的國際油價,就像三隻攔路虎橫在了中國經濟面前。這個時候回顧大慶油田的創業史,不難發現有很多寶貴的經驗值得我們繼承。無論是當年勘探開發,還是後來高産穩産、走向海外,大慶油田都把國家意志和科技力量緊緊結合。它在一次採油、二次採油之後,還在孜孜探求三次四次採油的技術,不是為了把有限的資源吃幹榨盡,而是在能源戰略中真正擔負起一個企業的社會責任。
任何一個強大的經濟體,都需要一些強大的企業來擔當經濟的脊梁。這不僅表現在它們的規模上,更體現在它們的目標和追求上。五十年前大慶油田成為中國工業的脊梁,五十年後它仍然無愧這個角色。
責編:劉岩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