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高通脹和信貸持續緊縮之下,上市公司的業績表現到底如何?截至昨日收盤,滬深A股上市公司中報發佈近半,從各項關鍵指標來看,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整體業績並沒有出現市場擔憂的集體下滑,凈利潤增長幅度仍然達到了將近四成。不過創業板企業卻明顯成為業績短板,其利潤增速落後於A股平均水平10個百分點。
根據同花順iFinD統計的數據,截至昨日收盤,滬深兩市共有974家上市公司發佈了今年中報,這佔到了目前A股上市公司總數的將近一半。統計表明,974家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總額1978.35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423.16億元大幅增長了39%,而去年同期A股上市公司凈利潤總額增長45.7%;974家公司中,共有80家上市公司業績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虧損,上市公司盈利面達到了91.79%,而去年中報上市公司整體盈利面89%;同時,974家公司中,共有712家公司業績較去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增長,中報業績報喜的公司佔比達到了73%,而去年中報報喜的公司佔比則為77%。
這一組數據或許出乎了很多市場人士的預料之外,因為早在一季報發佈之初,就有不少投資者擔憂,由於受國內高通脹和貨幣緊縮政策影響,今年中報上市公司整體業績可能會面臨較大的考驗,這同樣也對A股市場的中報行情是個不小的考驗。不過,從統計的數據來看,市場的這種擔憂或許多少顯得有些杞人憂天。因為無論是從上市公司盈利面、中報業績報喜比例還是凈利潤總額來看,今年上市公司仍然較去年同期保持了相對平穩,個別指標還較去年有所提高。
不過,也有分析人士認為,目前發佈中報的公司只佔上市公司總數的不到一半,因此上述數據還不能完全確定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業績基本保持穩定。此外,從板塊類別來看,高成長性受到質疑的創業板業績仍然表現不佳,由之前的領跑者變成了追趕者。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共有145家創業板公司發佈了中報,其中有23家公司業績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與此同時,145家創業板公司實現的凈利潤總額為58.58億元,較去年同期的45.22億元僅僅增長了29.5%,遠遠落後於974家樣本公司平均39%的水平。
分析人士認為,通脹中原材料上漲,創業板公司實力較弱,普遍缺乏市場定價權,難以抵消成本壓力,是創業板落後於整體市場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