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2010年06月01日 09:06 經濟參考報 我要評論
儘管國家三令五申禁止統一徵訂教輔書,但依舊未能斬斷教輔資料伸向 學生的撈錢“黑手”。
《經濟參考報》記者在安徽調查時發現, 學生並沒有真正減輕負擔,書包依舊被多種多樣的輔導書佔據。事實上,在行政力量的推動下,各個學校僅僅用家長簽字的一張訂書單,就可以順理成章的繼續進行著 “統一徵訂”。除了各教輔出版社外,當地教育行政部門、新華書店、學校也在理所應當的分食著其中高額利益,在清晰可見的教輔書暴利産業鏈條下,本應乾淨的義務教育産業,正面臨著被蠶食和破壞的巨大危機。
學生
被強迫下的“自願購買”
早在2001年6月7日,新聞出版總署、教育部關於印發《中小學教輔材料管理辦法》的通知第三條規定:禁止將一切形式的教輔材料編入《中小學教學用書目錄》。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不得以任何形式強迫學校訂購、中小學校不得組織 學生購買、發行部門不得向學校徵訂或隨教材搭售一切形式的教輔材料。從此以後,教育部幾乎每一年都要聯合其它部委下發一次禁止任何單位或個人進校統一徵訂教輔的文件。
儘管國家三令五申,但是各地都繼續上演著“進校統一徵訂”的戲碼。
合肥市的幾位家長向記者反映,他們最近收到了學校發的短信,通知他們不要把教輔材料裝在孩子的書包裏,因為上級教育部門要來檢查。
這些見不得光的教輔材料包括基礎訓練、大考卷等,其中有學校統一訂購的,也有老師“建議” 學生購買的。
“是自願的!”合肥市小學四年級 學生丁微(化名)特意提高了嗓門。這名 學生的家長告訴記者,一個學期除了統一向學校交的140多塊錢書本費,老師還建議購買80多塊錢的教輔書。老師會給 學生家長髮一個名單,讓他們在上面打勾,而且反復強調説這是自願購買。
“敢講不自願嗎?”安徽桐城市的一名 學生家長説,現在老師都在教輔書上佈置作業,如果不買指定的教輔書,老師可能連作業都不改,甚至把小孩的座位調到最後面去,家長根本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
明知學校和老師這樣做是有問題的,但是大部分 學生和家長都選擇了沉默。
據了解,2009年4月30日,教育部、國務院糾風辦、監察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審計署、新聞出版總署出臺《關於2009年規範教育收費進一步治理教育亂收費工作的實施意見》(教監20095號)明確規定:嚴禁將教輔材料納入《教學用書目錄》、印發教輔材料《推薦目錄》、搭售教輔材料以及強迫 學生購買教輔材料等違規行為。
實際上,各地教輔書 “統一徵訂”現象肆虐背後正是行政力量的推動。記者在安徽省採訪時發現,安徽省教育廳定期向全省公佈《安徽中小學 學生作業目錄》。此目錄係安徽省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審查通過,其中對中小學各年級可以使用的教輔目錄進行了統一規定。省教育廳要求各市、縣(區)教育局須在此目錄範圍內自主選用,其他一律不得進校入班。
這一份安徽省教育廳“推薦使用”的《安徽中小學 學生作業目錄》實際成了教輔圖書“進校統一徵訂”的“尚方寶劍”。上述安徽某市第二中學的校長向《經濟參考報》記者坦言,教輔看上去是自願購買,實際是行政性的。因為省教育廳多次發文要求徵訂通過了審定的教輔,學校為了穩妥起見,原則上都會選擇通過了審定的教輔,不然上級來檢查會很麻煩。
安徽省教育出版社辦公室主任李紹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表示,主管部門的態度從來都很明確,教輔是經過嚴格編寫和內容審查後,推薦給 學生自願購買和使用的。因此下面的主管部門和學校也形成共識,書目內的教輔書徵訂就是合理合法的。
“統一徵訂”
搞定教育局、搞定學校
據統計,近幾年,全國教材和教輔的出版産值達500多億元。統計數據顯示,僅義務教育小學階段,2008年我國小學學校的30.09萬所,在校人數10331.51萬人,每個人在教輔書上的花費總數加起來無疑是一個天文數字。
“現在的教輔市場,出版社做,新華書店做,還有大量的書商在做,這是一塊肥肉。”李紹紅説,一般圖書大都只能發行兩三千冊,根本賺不了錢,而教輔市場能夠規模化,整體上也不會出現大起大落。
誰能想到,在 學生和家長被強迫“統一徵訂教輔書”的同時,書店正在輕而易舉的獲取著高額利潤。
一位在安徽從事多年教材工作的王先生向《經濟參考報》透露,新華書店因為有獨家經營教材發行的渠道,不僅教輔發行量非常大,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通過 “統一徵訂”的方式進行的。
記者採訪中了解到,作為安徽省最大的教輔代理商,安徽新華教育圖書發行有限公司成立於2005年,但根據安徽省新華書店對外公佈的數據顯示,2006年、2007年、2008年連續三年,安徽省各級新華書店每年進校統一徵訂教輔圖書的總金額分別是3.18億元、5.10億元、7.40億元,平均每年遞增為2億多元人民幣。值得注意的是,其進校統一徵訂教輔圖書的比例從2006年的48.6%上升到2008年的86.6%,也就是説門市部零售圖書的比例越來越小,進校統一徵訂的教輔比例越來越大。
“到2009年就已經超過了8億元,我們公司只有30多個人,負責全省的業務,2010年的銷售計劃是要達到10.6億元。”記者暗訪期間,安徽新華教育圖書發行有限公司總經理謝正平這樣説。
據知情人士稱,這家公司對外公佈的2009年度進校統一徵訂的教輔圖書總金額為8.10億人民幣,佔2009年度安徽省新華書店一般圖書銷售的比例超過90%以上。
記者在安徽了解到,每名中小 學生一年在教輔上的平均花費大約為300元,以該省近1000萬的中小 學生人數來計算,每年的教輔銷售額能夠達到30億元。
“這就意味著,誰能夠搶到市場誰就能賺錢,除了新華書店外,其他發行機構的競爭也非常激烈。”安徽省合肥市一位老師向記者坦言,教輔市場的競爭手段一是低折扣,二是採取不正當的行為,説白了就是拉關係。
有人給記者舉了一個例子,比如有個縣100萬人口,中小學 學生起碼有15萬人,如果一個書商能把該縣的教育局搞定,按照 學生人手一冊教輔來算,一次性賺幾百萬並不是難事。
分配
出版、審定、發行、進校,各環節利益均沾
如此巨大的教輔書産業鏈條中的利益,究竟是如何 分配呢?
“教輔書市場巨大,但是想要賺錢還需要懂得其中的規矩。”安徽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出版商向記者坦言。在一個多小時的談話中,他向記者勾勒出了基於教輔書市場下的龐大産業鏈條。
第一層是教輔書的編寫和出版。一般而言,教材編寫的出版社也會同時出版配套的教輔書,以及相應的試卷,數量和其發行的教材差不多。另外一種,就是其他出版社自發組織編寫出版的教輔書。
教輔書出版後並不意味著賣得出去。在安徽教輔分為兩類,一類教輔是安徽省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的,二類教輔是指沒有經過審批、出版社自主出版的。
上述人士告訴記者,因為安徽省教育廳定期都要向全省公佈《安徽中小學 學生作業目錄》,並規定目錄之外的教輔資料一律不得進校入班。因此能否通過審查並登上“目錄”對教輔書出版商顯得非常重要,而這個前提是必須由安徽省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審查通過。
“表面看是為了選擇更加優質的教輔書,但實際上就是一些省教育廳下屬的教研機構利用自己的權力分了一杯羹。”該人士告訴記者,想要通過審查,教輔書名義上必須是安徽本省的出版社和安徽省教育廳下屬的教育科學研究所合作來編寫的,代價就是出版社要付出大約5%的利潤給上述研究所。
他給記者看了一份安徽省教育科學研究所和安徽某出版社簽訂的《編寫、出版發行協議書》,上面清晰地寫明:由安教所負責相關教材配套用書(教輔)的組織編寫,並依據教輔在安徽省內每學期的實際銷售數量,由出版社按實際結款碼洋的5%向安徽省教育科學研究所支付版稅。
接下來就進入發行環節,也是這個産業鏈條上最關鍵的部分。記者在安徽採訪時了解到,出版社作為教輔産業的上遊,一般以5折向安徽省新華書店供貨。據了解,目前新華書店在全省地市、縣區及主要鄉鎮都設有門市部,其他鄉鎮也有專人負責徵訂教輔。
因為在出版行業打拼多年,上述業內人士深知其中的“潛規則”。他告訴記者,按照常規來説,安徽省新華書店拿到50%的發行折扣之後,會分出大約25%左右的折扣利潤給各地市、縣區教育局及鄉鎮學校三級教育部門(地市約為5%,縣區約為5%,鄉鎮學校約為15%)作為發行宣傳費,以達到讓各級教育部門幫助其大力推廣統一進校徵訂教輔的目的。
責編:曹樹彬
聲明: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所載視頻、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