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闖入”中國農業市場 蔬菜流通格局興起波瀾?

2010年05月30日 07:55  人民日報 我要評論

  編者按:近年來,外資進入中國農業的勢頭迅猛,給缺少資金投入的農業注入了活力,帶來了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提升了産業水平。同時也引發了一些人對農業産業安全的擔憂。如何看待外資涉農,怎樣合理利用好外資?本版推出了相關報道。

  山東壽光市北環路,佔地3000畝的壽光農産品物流園,車進車出,一車車蔬菜從這裡運向四面八方。走進物流園的人,望著這片龐大的紅色矩陣式建築,無不驚嘆它的規模和氣魄。

  當地的經營戶和菜農並沒留意,以黑石基金為首的外資的強勁注入,讓這個開張半年的物流園變得更加雄心勃勃。壽光這個“中國的菜籃子”,或許正迎來一場營銷模式的深刻變化。

  物流網絡:從壽光到全國

  年交易量將達100億公斤

  據了解,壽光農産品物流園由香港旺益集團投資20億元建設。已經建成的一期工程主要包括蔬菜果品交易區、蔬菜電子商務交易區、農産品交易區、加工區、物流配送區及配套服務區等。年底二期工程建成後,將成為亞洲最大的農産品物流園。該物流園總經理欒元偉説:“目前物流園每天交易量1500萬公斤,估算年交易量達60億公斤,全部建成後一年可實現100億公斤的交易量。”

  他同時承認,日前,以黑石為主的部分外資和旺益集團等共同組建了新公司——地利控股,目的是以壽光農産品物流園等批發市場為依託上市,並構建一個遍佈全國的蔬菜及農産品批發物流網絡。

  隨著新物流園啟用,位於縣城西南部、擁有26年曆史的壽光蔬菜批發市場也于去年底結束了它的使命。這個佔地面積600畝的市場,曾以規模大、品種全聞名全國。不過,隨著壽光蔬菜産業的發展,老市場越來越難承載那麼高的交易量,致使外邊的馬路也成了市場,每天早晨都是車和菜。

  “原來的老市場已經不能滿足壽光蔬菜市場的快速發展,水果等批發業務也被擠到其他地方。”欒元偉説,“新的物流園功能齊全,主要是圍繞蔬菜提供交易、製冷、包裝、運輸等一系列的商業服務。目前佣金收入佔總收入的30%至40%。”

  欒元偉介紹,建物流園,還有兩個初衷:一是建立一個農産品價格指數體系。壽光蔬菜産量和交易量都很大,建立一個價格指數體系完全有可能,他們目前正和政府有關部門一起研究制定,計劃3年之內完成。二是推行“壽光標準”,打算逐步將包裝箱變成“壽光標準”的標誌,實行統一免費檢測,符合標準的才能用這個箱子。這對食品安全有好處,對菜農和經銷商會産生影響,也會成為一個利潤增長點。

聲明: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所載視頻、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邊看邊聊

登錄 | 註冊

內容 

驗證碼: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