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與客戶尷尬對賭 融券交易陷兩難困局

2010年04月20日 16:54  證券時報 我要評論

證券時報記者 楊 冬

  本報訊融券交易從開始就不可避免地將券商逼入了進退維谷的境地。在利益的博弈下,券商自營業務和融券業務站到了對立面,這種博弈已令融券業務裹足不前。

  融券業務困局

  在現有的融資融券機制下,券商自營業務與融券客戶不可避免地成為了相互的對賭方。根據相關規定,券商融券的標的券種必須是券商的自有證券,且標的券須來源於可供出售類金融資産。

  上海某券商融資融券負責人指出,實際上融券標的都來自於自營券種,客戶在融券交易上盈利,意味著客戶對該券種做空獲利,反過來則意味著券商在該券種自營上的損失,融券業務實際上就是自營部門與客戶的對賭,自營部門一般不願意提供太多可供交易的融券券種。因此,券商提供的融券總額度其實很小。

  同時,目前市場波動較大導致券商自營的調倉壓力也較大,由於融資融券的期限為6個月,如果客戶融券償還時該券種已經大跌,券商僅能獲得融券的利息收入,如果對該券種進行拋售的話,就會形成損失,甚至可能出現該券種下跌帶來的浮虧遠遠高於融券利息收入的現象。

  國泰君安研究員蔣瑛琨指出,目前券商做大融券業務的動力不是不大,為了降低與客戶對賭的風險,券商一般選擇提供較少的融券券種,並隨時調整融券券種的範圍與規模。

  不過,隨著未來融資融券業務的發展,融券業務的這種困局有可能被打破。“未來的發展趨勢是,券商可以在市場上借券融給客戶,即轉融券,這種模式可以令券商擺脫兩難境地,並使融券風險將至最低。” 前述上海某券商融資融券負責人説。

  供需陡然失衡

  融資融券試點啟動至今已有13個交易日,雙方利益的博弈將券商自營業務和融券業務推到了對立面,這種博弈已令融券業務裹足不前。另一方面,在目前市場震蕩的環境中,部分券商又因不能提供充足的融券券種正面臨著客戶流失的風險。

  國泰君安數據顯示,截至4月16日,融資融券餘額為17965.6萬元,其中融資業務餘額為17836萬元,融券業務餘額僅為129.6萬元。

  對於融資與融券業務發展嚴重不平衡的現象,市場此前並未出現太多的爭議。深圳某券商相關負責人指出,市場是總體向上的,因此融券的需求本來就不大,況且從國外的經驗來看,融資的規模遠大於融券。

  但昨日市場的暴跌卻令融券的需求與供給陡然失衡。深圳一位私募人士表示,“從週末的房貸利空來判斷,本週一的股指肯定會跌,尤其地産股要暴跌,這無疑是融券賣出地産股的好時機,但很遺憾,從開戶券商那裏已融不到任何的地産股。”

  事實上,目前多數試點券商提供的融券券券種均十分有限。相關數據顯示,截至4月19日,中信證券的融券券種為19隻,國信證券為10隻,海通證券為8隻。

  “從昨日股指期貨的巨量空單上,就可以看到目前市場對於做空的需求是多麼大了,未來市場在中短期內可能會繼續下跌,融券的市場需求還將持續,那些能提供豐富融券券種的券商將會吸引一部分增量客戶。”某上市券商研究員指出。

責編:王玉飛

聲明: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所載視頻、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邊看邊聊

登錄 | 註冊

內容 

驗證碼: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