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副部長今訪美 料加強溝通避免匯率戰升級

2010年03月24日 10:01  中國新聞網 我要評論

  中新網3月24日電(秦欣)商務部副部長鍾山24日至26日率團訪美,在這3天的時間裏,中方旨在與美方探討進一步擴大雙邊貿易,加強經貿領域的合作,推動中美經貿關係的健康穩定發展。有分析指出,預料中方此次將就貿易摩擦和人民幣匯率問題等與美方交涉,可以視為中國啟動的新一輪貿易外交,鍾山此次訪美或是中美就經貿問題新一輪談話的開始。

  根據商務部方面的消息,鍾山此次訪問將分別與美國商務部、貿易談判代表辦公室、國際貿易委員會、國務院、財政部等部門有關負責人進行會談,並會見部分美國國會議員。

  訪問期間,鍾山還將就中美貿易平衡、貿易摩擦以及與貿易相關的其他問題與美方進行溝通、磋商和交涉,增進相互理解,力爭通過對話與合作解決彼此關注,化解經貿摩擦。

  中方或以退為進原則性問題不讓步

  鍾山此次訪美之所以引發各方關注,是由於近期頻現的中美貿易摩擦及對人民幣匯率問題的“逼宮”行為。

  美國即將舉行中期選舉,美國國會部分議員前幾日曾再次就人民幣匯率問題進行炒作,試圖迫使美國政府將中國界定為所謂的“匯率操縱國”,再次將矛頭指向人民幣。

  由於人民幣匯率——美國進出口貿易——美國創造職位,三者成為美國今年中期選舉的連環套,白宮固然要創造職位,各州各地方都要靠這一招拉票,中國對美國長期有貿易順差,加之其他因素,令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成為眾矢之的。

  鍾山此前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們願意與美國就貨幣問題進行討論……中美之間沒有什麼問題不能談。但通過施壓要求我們做一些事,這不符合中國文化的相處之道。”

  對於鍾山的表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員梅新育的判斷是,中方此次訪美肯定會顧全大局,但在原則性問題上中方不會讓步,中方最有可能採取的策略是以退為進。

  “中美之間的博弈無法打破,這是由美國和中國的經濟發展情況決定的,中國經濟發展正處於擴張期,這就決定了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將長期存在。”但梅新育表示,從一個長的歷史時期來看,中國的貿易量會不斷增加。

  “我們可以為了以後進兩步現在退一步,這對中美之間的貿易關係是有好處的。”梅新育説,在這種情況下雙方都需要妥協。

  此外,商務部部長陳德銘也曾表示,如果美國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並實施貿易制裁,中國不會“熟視無睹”,可以説間接表明中國將對美國採取回應措施。

  溫家寶總理向美政商界發出信號

  近期內地多位財經高官則高聲反對將人民幣匯率問題“政治化”。國務院總理溫家寶3月14日在中外記者見面會上也嚴厲抨擊別國指責或強制人民幣升值,並指人民幣幣值並未低估;此前溫家寶在會見全國政協經濟組委員時亦承諾:中國不會屈從於任何壓力,並希望給予企業和民眾一個人民幣匯率穩定的預期。

  3月22日,溫總理在人民大會堂會見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0年會境外代表時,針對當前中國面對的一些發展問題表達看法,此外也明顯有意識傳達出信號:一方面間接呼籲美國不要在貿易和貨幣問題上採取對抗姿態,另一方面也暗示具體問題的分歧不會妨礙中美關係向前邁進。

  面對美國政界要求把中國列為“貨幣操縱國”的呼聲日益高漲,溫家寶在未點名美國的情況下指出,此時需要的是“冷靜和清醒”。他呼籲:“世界上所有負責任的國家,世界上所有有良知的企業,都不要打貿易戰和貨幣戰。因為那對我們應對困難於事無補,反而消耗我們的合力。我們現在需要的是相互尊重、平等協商,相互合作。”

  此外,在中美關係方面,溫家寶透露中國“高度重視”中美即將在5月進行的高層中美戰略經濟對話。他將之形容為“一次非常重要的對話,也是中美解決相互矛盾和問題的一次重要機會。”此外,他也提出中美關係“要向前看”,凸顯中美合作的重要性。

  溫家寶總理以“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詩句,前瞻中美關係的發展後説:“我想走過那段路,我們回過頭來看,我們之間的矛盾和分歧一個一個都迎刃而解。中美的政治、經濟關係會更加密切。”

  外界:美國應該自找原因學會面對現實

  對於人民幣匯率問題,不少學者專家也發表了客觀公正的言論,曾擔任白宮經濟顧問的財政與貨幣政策專家巴裏波斯沃斯日前在出席布魯金斯學會討論會時指出,提高人民幣匯率不會對美國貿易平衡産生較大的影響。他認為,中國出口商品價格更多決定於原材料、勞動力成本等,匯率並非商品價格的決定因素。要解決貿易平衡問題,兩國應關注貿易流動本身,而非匯率。

  波斯沃斯表示,在貿易關繫上,美中之間並沒有較多的競爭關係。美國主要出口高附加值的科技産品,其直接貿易競爭者是日本、德國等,而非中國。因此,對美國而言,開拓中國市場才是促進貿易平衡的良方,而不應揪著人民幣匯率問題不放。

  美國財政部前副部長弗蘭克紐曼和經濟學家丹紐曼16日在美國《外交政策》期刊網站發表文章指出,對中國施壓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做法對美國出口行業並沒有好處,反而會讓美國消費者付出更大代價。

  香港《明報》刊出的一篇評論文章指出,中國在不損兩國關係的前提下,對美國的匯率取態並無強烈反彈,副商務部長更在近期出訪美國,看來是中國沿用的以柔制剛策略。而奧巴馬總統上任之時,中美關係乘著布什總統後期的暢順進入新時期;金融海嘯爆發,中國購入美國國債,在美國沉落待起之際幫了重要的一把。這是兩國關係最好的時期,如今因美國國內中期選舉再起波瀾,中國至今態度尚算沉著穩定,使得美國難以把匯率戰更推上一層樓。這是以中美關係為重的全局觀,中國方面難能可貴,倒過來卻顯得美國朝野的言行急了一些,也毛躁了一些。

  英國《星期日電訊報》14日曾發表文章説,面對金融危機,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國家應該從自身找原因,而不應一味歸咎於中國等發展中國家。美國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大的貨幣操縱國,沒有理由對人民幣匯率問題説三道四。

  文章説,次貸危機是美國一手造成的,但美國政府卻拒絕承認錯誤,反而將危機歸咎於新興國家的崛起以及由此導致的全球性經濟失衡。在西方看來,是這些國家生産出世界上其他地區所需的産品,獲取了鉅額的貿易順差,積累了大量的外匯儲備,從而“迫使”西方世界不斷貸款和大肆消費。這種分析不僅毫無邏輯,甚至還有些愚蠢。不過在西方國家政府和它們的“御用”經濟學家當中,這卻是一種通行的思維方式,在各種官方場合反復使用。

  文章認為,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中國不會屈從於美國的壓力。在如何對待中國的問題上,西方應該面對現實:美國越要求中國讓人民幣升值,中國越是不會這樣做。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社會穩定,考慮到出口對經濟增長和創造就業的重要性,中國也不會向西方屈服的。

  香港《文匯報》的評論文章指出,美國迫使人民幣升值其實是力度“一箭三雕”:一是配合美國以出口帶動經濟增長的結構調整,通過迫使人民幣升值削弱中國産品競爭力;二是中國坐擁龐大美債,人民幣升值將稀釋債務;三是通過干預人民幣匯率影響中國崛起。

  文章説,面對這種情況,中國須堅持自身的匯率政策,保持人民幣穩定,這對中國和全球經濟都有正面意義。同時,中國亦要加快經濟結構轉型,通過擴大內需市場減少對出口的倚賴,切實提高居民收入水平,逐步化解人民幣升值壓力。

責編:曹樹彬

聲明: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所載視頻、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邊看邊聊

登錄 | 註冊

內容 

驗證碼: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