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畫廊 >

國畫家劉文西 放筆黃土高原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21日 17:04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光明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水墨畫家劉文西可以説是陜北成就了他,他也塑造了陜北。人們不會忘記,上世紀60年代初他創作的《祖孫四代》帶給人們的震撼。他以博大的胸襟,過人的智慧和“語不驚人死不休”的精神,創作出一幅幅關注社會、關注人類、關注生命的陜北系列作品。從《毛主席和牧羊人》到《同歡共樂》,從《書記和老農》到《溝裏人》,這些畫作已成為中國現代美術史上的璀璨明珠。

       劉文西的心連著陜北人民,情係著黃土高坡,幾十年來,他的足跡遍佈陜北的鄉鄉鎮鎮,他畫了幾千個農民肖像和上萬張速寫。他把自己的藝術生命寄託在陜北的這片黃土地上。劉文西不止一次地説:“作為一個藝術家,從置身於陜西起,我就把目光對準了陜北,十幾次在陜北度過春節,結交了數百個農民朋友。可以説,我的血液裏有一半曾來自陜北,我的藝術細胞中絕大部分的營養都是陜北那塊土地為我供養的。”因此,為黃土地樹碑,為勞動人民立言,讚頌生於斯養于斯的人民,已成為他作品中不朽的靈魂。

       近年來,他不顧年事已高和病痛的折磨,仍以極大的熱情沿著黃河故道,開始了他的黃河系列作品的創作。相繼問世的《黃河子孫》、《黃河漢子》以及正在創作中的巨幅長卷《黃土人》等畫作中人物真切樸素、實在自然,在撲拙親切中揭示了中國農民的人性美,不失為具有思想內涵、藝術品位和歷史價值的作品。劉文西既師承傳統又主張創新,他認為“創新要從深入生活開始,從觀念的擴展開始,用自己的思維、自己的視覺、自己的感受,用自己的腦子和眼睛去觀察認識生活,要有區別於歷史、區別於他人的獨到之處”。

       劉文西秉承黃土畫派:熟悉人、嚴造型、講筆墨、求創新的藝術宗旨,多年來,畫作既有表現領袖、歌頌人民的作品,也有青藏高原、黃土高坡的人物寫生,還有出訪歐洲的景色描寫,表現手段和語言都是豐富多彩的,既突破了中國畫已有的審美程式,也創造性地吸納了西方現代藝術的成就,在東西方藝術融合中開拓著中國水墨畫的新領域。

       劉文西,1933年生於浙江省嵊州市,西安美術學院名譽院長、西安美院研究院院長、教授;1953年考入浙江美術學院,受教于潘天壽先生等老師;為第七屆、八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有突出貢獻的專家;全國第四、第五、第六、第七次文代會代表;中國美協第一屆中國畫藝委員會委員;曾任中國文聯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現任中國美協顧問,陜西省文聯顧問,陜西省美協副主席和黃土畫派藝術研究院院長。

       【作者心語】

       文藝家首先應該是思想家,用革命的文藝理論和文藝思想武裝自己,自覺地用正確的世界觀和藝術觀指導自己的文藝道路和文藝實踐。同時,創作是非常艱苦的藝術勞動,從生活感受到構思、構圖、尋找藝術語言,到完成創作,是一個較長的過程,慢慢成熟起來。創作要有感而發,在深入生活的基礎上,有了感情、感受、感動的人物和事物,選擇自己最感動最感人的而且適合於繪畫表現的、有深刻社會內涵又有完整形象美感的畫面畫出來。這要在生活中勤觀察、細體會、勤記錄、多思考,要長期積累,偶然得之。

       (作者:王琦)

熱詞:

  • 國畫家
  • 劉文西
  • 黃土
  • 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