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2007年4月23日在北京語言大學逸夫樓第一會議室舉行了“中國美術家協會—蔣兆和藝術研究會”的揭牌儀式。
蔣兆和是我國現代卓越的人物畫大師和美術教育家,是中國現代畫壇獨領風騷的藝術巨匠。他在傳統中國畫的基礎上融合西畫之長,創造性的拓展了中國水墨人物畫的技巧,其造型之精謹,表現人物內心世界之深刻,在中國人物畫史上達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他直面人生,以毫不掩飾的畫筆表現了20世紀中國人民命運的變化,開啟了中國現代現實主義人物畫的新風。他創立了中國畫造型基礎課和水墨人物畫教學體系,直接培養或影響了一大批卓有成績的人物畫家,被稱為中國現代水墨人物畫的一代宗師。他的作品不僅充實了中華民族的藝術寶庫,也受到了世界各國人民的矚目,成為整個人類精神文明的寶貴財富。
蔣兆和學貫中西的代表作《流民圖》,以其前所未有的宏大、悲壯,以渾厚有力的筆觸揭示了大師至真至善的人性,傾泄著對戰爭的憤怒,表達了對正義與和平的呼喚,為現代中國水墨人物畫在世界畫壇上確立了光榮的地位。
以線造型、骨法用筆、書法入畫,這是中國繪畫的精髓。蔣兆和在此基礎上結合西洋繪畫素描的表現手法,細緻入微地刻畫人物形象,達到傳神的效果。在構圖上,單純簡潔的背景,突出了具有雕塑感的人物形象,使構圖嚴謹、飽滿、完整,造成視覺秩序上強有力的節奏感。在筆墨的運用上,蔣兆和排除虛幻的光影效果,描繪實實在在的形體塑造。依形就勢,筆筆互相生發,筆沉墨實,力透紙背。就像作品《阿Q像》的臉部變化,用墨渲染更加洗練,而素描的影子逐漸在減弱,中國繪畫的特點逐漸在突出,人物形象的刻畫更加細膩、深入和簡練。
為紀念蔣兆和誕辰九十週年,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了大型精美畫冊《蔣兆和作品全集》(上、下二卷)。集中展現了他不同時期、不同種類的代表作品,較全面地記錄了蔣兆和獨具特色的藝術成就。
蔣兆和于1941年在《蔣兆和畫冊》自序中寫道:“……借此一支禿筆描寫我心中一點感慨……”1946年在《後流民圖作者自序于勝利之日》中寫道:“……禿管一支,為我難胞描其境象……”1974年在自畫像上題道:“流水似箭、珍惜寸陰,緊握禿筆,為民寫真。”他屢次以“禿筆”比喻自己的藝術,並非偶然,此中的寓意是深刻的。
我以為,首先含有自謙之意。其次,他的為人生而藝術的道路,慘澹艱辛,其中酸、甜、苦、辣各種滋味不可言喻。其三,最為重要的一點,我以為莊子所説的“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他的藝術,其目的在於人生,藝術只是一種手段而已。對於現實主義藝術來説,創作的最高境界,是無法之法,不擇手段。這是技藝發揮到極致的一種表現。
蔣兆和的大部分優秀作品都是反映內憂外患時期小人物的生存狀態和生活環境,從藝術風格來講,其繪畫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他開創了一個人物畫的新時代。其人物畫一反以往水墨畫中表現文人士大夫超脫飄逸的手法,探求與現實生活協調的語言,從而邁出了有膽有識的一步。他認為,生活對藝術家來説,不僅能開拓視野、昇華情操,而且在藝術形式的探索和藝術語言的錘煉上,也將給他們以啟迪。
作為藝術家,藝術的基本功、形式、語言、技巧是至關重要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蔣兆和經過長期艱苦的磨練,又備受徐悲鴻的愛護和幫助,他有過硬的造型能力和深厚嫻熟的筆墨基本功。在他的人物畫創作中表現得得心應手、遊刃有餘。但是他從不炫耀自己的藝術技巧,而是謙恭地研究時代生活,研究社會人物,誠摯地表達自己那熾熱的感情。他作畫,從來不擇筆紙,興之所至,隨手拿來,皆可採用。更“不必當其明窗凈幾”,以修增雅興。為他所感動的人物,所謂“登毛坑,坐土炕,傍磚依石,皆可隨地作畫。”他在教學中,循循善誘,嚴於規矩,對於年輕人那種缺乏耐心、隨便“帥”幾筆的表面功夫,批評的尤為嚴肅。他所癡情追求的是天地輝輝、萬物浩蕩、至真至善至美、情理融貫為一體的大道,與那種“一招鮮吃遍天”的小技、小巧是無法同日而語的。所謂禿筆,正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返璞歸真,以浩然之氣,奪造化之工的藝術上的大手筆。
蔣兆和具備有偉大藝術家所共有的、最為可貴的品質——真誠。他的苦難人生,使他獨忠於社會的苦難,灼熱而正直的良心,使他獨忠於勞苦大眾。“于茫茫的沙漠中,看看那慢慢奔走的駱駝”,“當炎威烈日的時候,聽聽那不可忍受的苦蟬。”觸動他的靈魂的是人生。“於是我知道,有些人是需要一碗苦茶來減渴。”“……如果其然,我當竭誠來烹一碗苦茶,敬獻于大眾之前,共茗此盞。”在他的筆下所描繪的人物形象,窮愁悲苦的難民,都有著純樸、善良和不屈服於命運的個性,天真的兒童和純情的少女,于美麗可愛之中總包含著苦澀。在那傾注著情與血的畫幅上,或許見不到“一波三折”的優柔和“墨分五色”的絢麗,但細心的觀眾都可以從那頻繁頓挫的勾勒中和蒼勁、枯澀的皴擦中,用心靈體察到那個時代悲愴痛苦的節奏。我的一位朋友曾經把蔣兆和畫中那“黝黑、粗壯的線條”比喻為“傷痕”,蔣兆和就是這樣真誠地發揮著屬於他自己的藝術個性。如果説現實主義的山水畫大師李可染創造的美是莊重而幽深,那麼現實主義的人物畫大師蔣兆和創造的美是崇高而苦澀。如果説,法國世紀的現實主義畫家米勒,通過和平、溫馨的日常生活表現勞動者的聖潔、純樸,那麼蔣兆和在20世紀通過顛沛流離的苦難生活,表現了勞動人民那悲壯的淒涼。
蔣兆和的藝術,為人減渴,“雪中送炭”,因此必然是深入淺出、雅俗共賞的藝術。蔣兆和從不自命不凡,然而他卻創作了非同凡響的藝術。
(作者:馬振聲 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重慶國畫院名譽院長,曾是蔣兆和教授的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