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畫廊 >

從中國繪畫的表現方法談到油畫中國風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0日 17:04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CNTV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我們的各種藝術都應該具有自己的民族風格,對於任何風格和形式的追求,不能一律被看成是形式主義。關於油畫,由於我們努力學習蘇聯及其他國家的油畫經驗,已經有了顯著的進步,産生出許多能真實地表現生活的作品,但為了使它不永遠是一種外來的東西,為了使它更加豐富起來,獲得更多的群眾更深的喜愛,今後,我們不僅要繼續掌握西洋的多種多樣的油畫技巧,發揮油畫的多方面的性能,而且要把它吸收過來,經過消化變成自己的血液,也就是説要把這個外來的形式變我們中國民族自己的東西,並使其有自己的民族風格。油畫中國風,從繪畫的風格方面講,應該是我們油畫家努力的最高目標。要使我們的油畫趕上世界先進水平,在世界藝壇上發出光輝,決不是僅僅把我們的油畫畫得跟西洋的油畫一模一樣。即使將來我們的油畫形式、技巧能夠達到像歐洲一樣的水平,我們也不能以此為滿足。因為我們究竟有我們自己的生活情況,我們有我們中國人民的欣賞習慣和對藝術的獨特的愛好,我們有我們民族自己的藝術優良傳統的繼承與發展。中國畫家應該有中國畫家自己的氣質,自己對於生活的想法、看法和表現法。

       要求油畫具有民族風格,我想現在已經不會有人起來反對了。但或者有的人還認為所謂中國風的油畫,只要你能夠掌握了油畫工具的性能,運用一套西洋的油畫技法來描寫我們的現實生活,就可以不成問題的産生出中國民族形式的油畫來。或者認為油畫民族形式僅是一個很遠的將來才能夠實現的理想,覺得現在我們只學西洋技法還來不及,何必還要分心去注意民族繪畫傳統這個跟西洋油畫很不調和的東西呢。我想,我們不必説如果抱著這樣見解的人自己的實踐如何,就從認識上説,我們認為民族形式只是一種不可捉摸的或者是完全嶄新的東西。很明顯,這種論調是屬於形而上學的一種思想。

       繪畫上的民族形式,固然不能單從內容來説。首先應該説作者是一個中國的畫家,描寫的是中國現實的生活,而且畫出來的東西是給中國人民自己看的。同時中國畫家對中國讀者,兩者對現實生活的看法和想法不管如何變化,總不能完全不是中國的,應該説他們的思想感情裏面總包含著許多對於藝術上傳統的想法和看法在內。另外,固然現實生活的形式是影響著藝術的形式的,但現實生活不論如何變化,也仍有它繼承併發揚傳統的生活形式在內。因此民族風格,如果是脫離了我們自己的生活、思想感情共同的基礎,那是不能想象的。當然,我也並不主張繪畫上的民族形式一切都只是原有的,只有世世代代傳下來的東西才是民族形式。如果根據這種狹隘的看法,那麼我們根本用不著採用西洋畫種,何必還要去學西洋油畫技巧呢?這就是今天我們油畫家並不改行去畫中國畫而仍畫油畫的一個簡單道理。

       形成繪畫上的民族風格問題是非常複雜的,限于篇幅,我不準備從現實生活內容、生活方式(比如我們的政治、經濟、思想、信仰、風俗習慣、社會條件和自然條件等這些因素)對於繪畫的風格的關係這方面來説了,只從創造民族形式的繪畫,應該繼承與發揚民族繪畫在表現方法上的優良傳統這個方面來談談:為了要從我們民族繪畫中去接受優良傳統,那就需要我們油畫家在研究多樣的油畫技巧的過程中,同時還應以極大的努力去理解自己的傳統東西,不論自己來畫也好,或者多欣賞欣賞,加以研究分析也好,總之我們應該多接近它,熟悉它。這樣,我們才能夠真正建立起對於自己民族藝術的感情,和應有的知識,才能夠使一個油畫家的血液裏充滿了自己民族的傳統的因素。也只有這樣,才能夠把外國的油畫技巧吸收過來,溶和了自己的血液,變成真正自己的東西。

       這裡,我想再著重提出油畫與傳統繪畫的關係,我認為,我們油畫民族化對油畫來講,不僅是油畫的發展,而重要的是吸收了外來的,把自己的民族藝術加以發展。

       現在把問題收緊來談談我個人對於中國繪畫遺産的理解,再去歸結到關於油畫中國風的一些意見,供同志們參考,並請指正。

       分析中國古代繪畫,上自漢畫像石、壁畫,下至現在的國畫,各時代各家雖有不同的風格和畫派,面貌雖多種多樣,但看多了仍可抽出共同處--從創作方法方面抽出一條線索來--中國繪畫上特別明顯的某些現實主義性的創作方法。同時我也想附帶指出遺産中哪些是非現實主義性的傾向。我們在油畫中去發揚民族形式時,對那些傾向應該加以注意。

       預先聲明,我要説的一些國畫特點,不僅中國有,而且也是一切現實主義性的美術中都有的因素。不過這種種因素在中國的繪畫中更加突出,再加上這幾點的互相配合,成為一個總的面目。何況民族形式離不開民族生活的內容、方式--中國歷史上的政治背景,人民的生活氣質,風格習慣與思想感情等等,這些在繪畫上就顯明地形成了中國民族繪畫的特點。

       中國民族繪畫的特點,當然不僅我所説的而已,遺産如此豐富,各人有各人的角度,各人的體會,各人的看法。以我個人的看法作為例子歸納起來,可以舉出下面這些特點:

       首先應該説,中國的繪畫在表現方法上一開始就不是自然主義的描寫,中國畫不只停留于表現表面現象,更重要的是表現對象本質的東西--對象的生命特徵和對象的物性(包括形、體、構造、質、量等)。如山水畫家的各家皴法,所表現的山石構造,有的簡直具有地質學或礦物學知識的一般的真實。畫樹不僅畫出樹種,更注意畫出樹的生命。至於水流的水性,雲的舒捲自如,鳥的飛翔,花的鮮妍,蝦蟹等小動物的質感等,決不是只滿足於外貌的形似而已;中國畫家表現對象總是極力去追求它的生命特徵和動勢的。

       古代成功的畫家描寫對象,不論記憶畫或寫生畫,都是從生活中深刻觀察對象,經過自己的分析理解,然後運用筆墨,突出地去表現對象的生命特徵和最本質的物性。中國畫上的筆墨如水墨變化,線的變化,運筆的輕重、頓挫、轉折等均由此産生,由此發展。中國畫往往一筆下去就要求形象、質感與生命的三個因素的結合,這種形神兼備的表現力,這種突出地追求自然界的生命特徵和物性的表現方法,是極高的現實主義性的創作方法。我想未嘗不能發揮到油畫一去,創造出多種多樣的油畫技巧和形式來的。

       因為中國畫重視對象的生命特點,對象的物性和表現最本質的東西,因之在形式技巧上,便走向不以可變的光為重,而重不變的形;不重色彩的光化作用,而重本色;不只停留在個別的對象,而是通過個性去概括對象的類型。好的中國畫,是世界繪畫中高度的藝術成就。但也許多不好的中國畫,畫家降低了外貌形象與內在本質的關係,為了筆墨而去追求筆墨,於是走到形式主義的路上去了。這是同西畫中有些只是為了色彩而色彩的繪畫一樣,都不是在我們的新油畫中應該出現的。

       其次是關於單純的表現手法。單純與單調不同,單純的手法是畫家把複雜的對象加以提煉的描寫,去表現出最本質的東西。單純,不等於用筆的多少。單調則是表現力不強,畫家即使用了複雜的物法,但表現出來的事物仍是屬於貧乏的、表面的。單純與單調,在畫面上有時似乎只是微妙的區分,但實質的差別是巨大的。 描繪最繁重的花紋,房屋結構,人物衣著和山石樹葉,好的中國畫家總是有條有理,從容不迫地以單純的手法來處理,應該説這是高度的藝術。當然,單純,不單中國藝術有,各民族最高的藝術亦含有,但中國的藝術追求這點更加顯著。中國畫家尊重美術表現上的單純,追求單純,因之在造型上力求單純。中國畫家善於運用墨和線條做到以很簡潔的手法去描寫豐富的形象變化。這種種表現方法都同力求單純的精神不能分開。

       關於造型上的單純,這裡我特別要提出線的運用:線是中國美術造型上的基本方法。(並不是唯一的方法)可能有人會説,中國畫固然用線,可是西洋的古典畫也用線。東方其他國家如印度、波斯、日本等也用線。因此認為線的問題不一定就是中國繪畫的特點。我以為,雖同是線,但其氣質效果卻仍有不同。中國畫上線條的表現力,其變化--如質感的變化、運動的變化、生命力的描寫是更加突出的,何況我們並不是孤立地來提倡線,我們不能撇開線與繪畫上其他因素的相互關係所産生的總的效果來談論線。有人以為線條是最原始的繪畫,所以最容易入手。(如原始人繪畫就是用線,小孩也只會用線條畫)但作為中國畫家從對象中極概括地提煉出來的表現力來講,則應該説是高級的藝術,是很不簡單的手法。中國古代繪畫中的線的表現力,我們何嘗不可以好好的研究,這裡面的精神氣質未嘗不能發揚到油畫裏去。

       單純的手法,也表現在色彩上,因之便産生色彩上的裝飾風(中國畫很明顯的特點之一是裝飾風)。如果説裝飾風的繪畫是非現實主義性的,這種見解恰恰否定了中國美術的現實主義性,否定了百花齊放的花園裏一個很大門類的花種。我想,這裡有必要附帶説説藝術的現實主義性不等於"科學"性,藝術的真實不等於"科學"的真實,不然對中國的美術和西洋的古典美術的成就,就不能跟今天的一張很普通的寫生畫相比了。我們不能説一張現代的寫生畫因為具有色彩學上的冷熱變化,其藝術價值一定超過古典大師的作品。這個問題是很複雜的,但簡單地説,問題在於:在條條道路上,它所達到的深度如何。

       任何繪畫上的色彩都應該求得調和,這是真理。但色彩的調和不僅是同類色、鄰接色的一類調和而已。另一種色彩的調和,譬如説像裝飾風的敦煌壁畫則完全是在原色的對照中去取得調和,在強烈的對比中去求得整幅色彩在交錯中發散出來的色的光輝。從色彩學的原理來講,就是從原色之間所産生的中間色光的作用,這又是一種色彩的表情。許多漢代壁畫、敦煌壁畫、唐宋金碧山水有許多都是用很單純的甚至接近原色的色彩來平涂,但它們能夠在平涂中産生節奏,在單純的色素與色度關係中取得調和,這種色彩效果還是應該承認的。這種説起來好像是已經過了時的手法,如要能靈活而適當地運用到今天新的油畫上,這種原理仍是可以發展的,為了增加裝飾風的效果,中國畫家常常認為部分色彩到了某種複雜程度時反而減低了鮮明的色彩感覺。

熱詞:

  • 董希文
  • 油畫家
  • 淡雅俊逸
  • 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