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賞析 >

探秘“龍江非遺”傳習所

薩滿舞等近20項“瀕危”非遺獲保護

發佈時間:2013年02月26日 17:30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和訊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神秘的薩滿舞。

       王永年告訴記者,除了保護、傳習,傳習所同時承載了挖掘地方文化內涵,打造“中國風”特色的文化産品的功能。去年10月,傳習所正式被命名為省級文化産業基地(試驗基地)。記者在傳習所內走訪看到,包括方正剪紙、木雕重彩、葫蘆雕等各種“非遺絕活”,都已經有了正式的工作室和展示、銷售場館,由於都是由非遺技藝製成,其中一些工藝品的售價已達萬元。 

       據了解,傳習所目前已被納入阿城區“金源文化黃金旅遊帶”,自去年8月開館至今已接待市民遊客近2萬人次,出自“非遺絕活”的眾多特色文化産品通過展示,獲得廣大市民和外地客的認可與青睞。王永年表示,傳習所暨文化産業創意園的建立,將在我市地方文化旅遊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是對龍江非遺項目的保護性開發,符合我省發展文化産業的相關要求,同時對於市場經濟環境下傳統民俗的發展,也是一種創新和有益的嘗試。

       “非遺”背後蘊藏龍江史話

       墻上挂著2米“見方兒”、做工精巧的方正剪紙,木雕工匠現場雕刻的“關東八大怪”……走進非遺傳習所,記者感覺置身於一座記錄龍江文化和歷史的大展館。據工作人員介紹,非遺傳習所當前入駐的46項省級“非遺”中,方正剪紙、魚皮畫、樺樹皮畫等5項為國家級非遺,對這些項目的體驗式展示和介紹也成為傳習所一項主要功能。

       在“滿繡”的傳習展示室,幾名技師正在現場進行繡圖展示,其中一幅名為《青花瓷》的作品頗有特色通過獨特的“疊繡”手法,圖面的瓷瓶不僅色彩鮮明,更有明顯的立體感。項目傳承人馮女士給記者講述了“滿繡”的歷史淵源:昔日滿清入主中原後,為了給皇帝和貴族高官製作精美的龍袍官服,結合江南“蘇繡”技巧和女真原有製衣工藝發明了“滿繡”。後來通過“京旗移民”(北京地區八旗族人返遷東北)傳回東北特別是我市阿城區。

       “每項非遺背後都是一段鮮活的龍江史話。”市社科院金源文化研究員王永年告訴記者,眾多省級“非遺”記錄了龍江、冰城文化和歷史發展的不同側面,在研究和藝術方面都具有極高的價值。

       搶救尋訪為瀕危“非遺”續弦

       “"非遺"傳承必須是"活態傳承",也就是人與人的口傳心授。”王永年講,保護非遺最重要的就是發現、選定傳承人。而由於相傳年代久遠,通過田野普查發現的近600條“非遺”線索中,有近200條因沒有傳承人而面臨失傳,僅傳習所裏的46項省級“非遺”中,也有近20項一度“瀕危”,如今得以保全。除了傳習所的集中保護外,也得益於文保人員近幾年的“搶救性”尋訪普查。

       王永年給記者講述了尋找“非遺”傳承人的經歷今年春天,金源賓派大鼓項目的彈弦琴師去世,項目也面臨中斷。為了尋找“大鼓琴”的傳承人,他和文保人員在阿城區、賓縣的6各鄉鎮往返十幾次,前後歷時4個月,終於在阿城區蜚克圖鎮蜚克圖村找到了一位叫李海亭的琴師。當天,一行人陪著賓縣大鼓表演者魏慶增,來到李海亭家裏,老李當場拿出師傅傳下來的120多年的蟒皮琴和鼓,與魏慶增現場唱奏一曲《借東風》。一曲唱罷,在場所有人歡呼鼓掌,賓派大鼓的項目“續上弦”了。

       通過“搶救”,許多瀕危非遺得以保存延續,“不過,現在有半數以上的傳承人,年歲都在六七十歲,傳承人老齡化問題值得關注。”王永年道出了自己的擔憂,我省的非遺項目是龍江、冰城地域文化和歷史的體現和記錄,一旦失傳,其造成的文化損失將無可彌補。

       去年8月,全省最大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暨全國首個金源“非遺”傳習所落戶我市阿城區,46項“龍江專屬”的省級以上非遺項目齊集一堂。近日,記者來到傳習所所在的“三五文化創意産業園”了解到,這些“龍江非遺”此前已有近20項處於“瀕危”狀態,通過傳習所的建立和文保人員的搶救,這些文化遺産得以繼續流傳……

熱詞:

  • 傳習所
  • 非遺
  • 保護
  • 薩滿舞
  • 中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