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寧夏非物質文化遺産産品諮詢論證會于11日在銀川舉辦,與會專家學者表示,近年來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市場化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然存在很多問題,一條集研發、生産和銷售的産業鏈尚處於探索之中。
近年來,寧夏文化部門積極探索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市場化,不少“非遺”項目已經走上了市場化的發展道路。同時,為了推動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和傳承,寧夏實施了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産産品創作生産扶助工程,重點挖掘整理回族花兒、回族口弦、回族踏腳、回醫回藥、回族服飾以及雕塑、剪紙、刺繡、編織等民族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産,並加強少數民族特色文化之鄉建設,命名並重點扶持一批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和特色文化之鄉。
用剪紙創作的寧夏民歌歌譜、阿拉伯書法刺繡、憨態可掬的樂陶泥人、造型各異的馬氏口弦……這些做工精美的“非遺”産品或多或少都在傳統技藝的基礎上進行了設計創新,在市場上反響很好。
看著這些展品,寧夏文化館館長、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主任靳宗偉略帶遺憾地説:“這些産品大多還是以家庭小作坊的形式在生産,由於沒有形成大規模的公司化經營,他們不敢接大的訂單。”
靳宗偉認為,在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開發上,觀念問題比技術問題更加值得重視。很多“非遺”傳承人還在單打獨鬥,難以擺脫“小個體、小眼光、小市場”的觀念,形不成強強聯合的規模化生産,這嚴重制約著“非遺”市場化的發展。
北方民族大學藝術設計係學院教授張戈表示,把“非遺”作品市場化,還要解決與當前大眾審美對接的問題,找準市場定位。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産之所以面臨失傳和沒落,就是因為在審美上與時代脫節了。
“同一個産品,到底做成禮品、旅遊紀念品還是一般商品?到底是體現常見的中國特色,還是獨特的地域特色?明確了定位,才能最大限度發掘‘非遺’産品的市場價值。”張戈説。
寧夏社會科學院回族伊斯蘭教研究所所長馬平説,當前我國在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和開發方面,過於依賴政府的扶持,實際上“撒胡椒面”式的補貼不如重點扶持和打造,以點帶面地將整個技藝推向市場。
2008年9月,在寧夏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的努力下,寧夏成立了首個“非物質文化遺産孵化基地”,該基地旨在為“非遺”項目提供創作、展示、營銷的平臺。但隨後由於管理層變動,基地在運營半年多後即陷入停滯。
靳宗偉説,“非物質文化遺産孵化基地”雖然沒能持續發展下去,但它改變了很多“非遺”傳承人的觀念。這兩年,不少藝人不再像過去一樣坐在炕頭上想剪什麼就剪什麼,想繡個啥就繡個啥,而是有了設計的意識,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和喜好來生産並把時尚的元素也融入了産品中。
“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集聚了一大批專家,從設計、生産到營銷的各個環節都可以給‘非遺’傳承人提供幫助。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希望能在‘非遺’傳承人和市場之間搭建一個平臺,讓各方都來‘入股’,共同建立一個研發、生産、銷售的産業鏈。”靳宗偉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