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賞析 >

尋訪1900多年前的手工造紙技藝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3日 16:03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中國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北張村位於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區興隆鄉境內,為秦嶺北麓、灃河岸邊的一個小村莊,這個距西安市區僅30多公里的村落,至今仍保留著1900多年前的手工造紙工藝──楮皮紙製作技藝。日前,筆者來到北張村,對這裡的造紙技藝進行了考察。

       與其他地區的 古法造紙術有區別

       據考證,北張村造紙術源於西漢時期,“倉頡字,雷公瓦,灃出紙,水漂簾。”這首歷經千年流傳下來的北張村民謠,成為當地造紙歷史悠久的有力佐證。至今北張村的紙匠們仍使用著原始、簡單的工具,製造著純天然的楮皮紙。這裡生産的紙韌性好、耐保存,在上邊寫字作畫,數百年後拿出來仍光鮮如初。

       經考察,北張村造紙術和已發現的國內其他地區的古法造紙之間有著明顯的區別,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所處地理位置不同。目前,除北張村造紙術外,已發現的其他的古法造紙均分佈于我國南方,如貴州省貴陽市、貞豐縣、丹寨縣聯合申報的皮紙製作技藝,四川、浙江聯合申報的竹紙製作技藝等。雖然在我國北方,新疆的維吾爾族桑皮紙製作技藝已入選國家級非遺名錄,但它是少數民族地區的古法造紙技藝,無論是原料的採集還是製作過程,都和內地的造紙技藝有顯著區別。因此,北張村造紙技藝是目前分佈在我國北方為數不多的漢族古法造紙技藝。其次,南方的造紙術多以竹子、杉根作原料,而楮樹則是北張村造紙術的唯一原料。此外,南方造紙術中的一些步驟與北張村造紙術也有所不同,如貴州貞豐縣小屯皮紙有烤幹的程序,北張村則是自然晾幹。

       全村僅剩6戶造紙人家

       在古法造紙興盛的年代裏,北張村村民幾乎家家造紙,是名副其實的“紙村”。但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手工制紙的市場競爭力逐年下降,匠人的收入也隨之下滑,年輕人不再留戀這個“老古董”,外出打工,老一輩人也不想讓晚輩學這種“沒前途”的手藝。如今在北張村僅剩6戶造紙人家,比較知名的是張逢學和馬松勝。

       張逢學已年過七旬,他説:“如果沒有政府的支持和保護,再過十幾年,這种老祖宗流傳下來的手藝肯定會消失。”老人的話語間透露著無奈與傷感。現在,他每天給兒子提供紙漿,30多歲的兒子張建昌在後院撈紙,兒媳曬紙,每天銷售的紙張能賣60元左右。

       馬松勝17歲就隨父親學習造紙,已幹了30多年,是村中公認的手藝較高的匠人之一。如今馬松勝一家有三口人參與造紙工作,一年大約有6000多元的收入。馬松勝説:“我做它主要是對它有感情,我不強求兒子繼承這門手藝,因為太辛苦。”每天早上8時起,馬松勝就要開始工作,吃過晚飯後還要和妻子一起揭紙。“造紙的整個過程有18道大工序、72道小工序,一道都不能少。”馬松勝説,撈紙前還有一系列相當繁瑣的備料過程,一般要耗時5天左右,這些工序必須手工完成,若借助機械,就會破壞纖維的韌度,影響紙張質量。

       據悉,北張村的紙匠目前每天大約能生産十三四刀紙(100張/刀),每張紙僅售0.25元。由於現在人們大都改用宣紙,他們生産的楮皮紙基本上沒什麼人用了,“偶爾會有西安美院的師生來買,還有一些遊客買回去一些,但只是收藏而已,銷量有限”。

       僅靠簡單的宣傳是不夠的

       令人欣慰的是,目前“楮皮紙製作技藝”已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張逢學和馬松勝也已分別被評為該項目的國家級和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政府還為他們發放津貼,用於這一技藝的傳承。

       同時,在社會各方和媒體的助推下,北張村造紙技藝的保護也得到了長安區政府的重視,他們初步規劃在5年內完成北張村傳統手工造紙工藝流程、傳承人、原生態勞動工具、秦嶺楮樹種植區和灃河環境的整體性保護工作,使這一手工技藝形成良性的自我保護機制。目前,北張村造紙術的保護狀況已有所改觀。

       在訪問中,北張村的村長希望能以政府主導、村民集資的方式,在北張村建造一個造紙術展覽館或者博物館,同時選派一些青少年學習古法造紙工藝,讓這一北方少見的造紙手工技藝代代相傳下去。

       近年來,社會各界也為“楮皮紙製作技藝”傳承的事紛紛建言獻策。長期從事紙史研究的陜西歷史博物館研究員楊東晨認為,想要改變北張村造紙技藝後繼無人的境地,僅靠簡單的宣傳是不夠的,應該充分挖掘其潛在的文化內涵和工藝價值,讓北張村古法造紙術以新的文化功能獲得生存空間。西北大學考古系主任王建新認為,對北張村造紙工藝的保護要學習日本,將傳統手工藝人作為“國寶”來保護,使這一手工技藝得以傳承下去。另外,北張村造紙技藝是一種“地方文化知識産權”,因此在北張村造紙技藝保護中還應樹立文化産權意識。

熱詞:

  • 手工造紙技藝
  • 國家級非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