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海派旗袍 |
據《東方早報》報道,“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速及城市現代化的發展,眾多的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産失去了賴以存在的生態環境,傳承和保護難度加大,碎片化程度加重。”市“非遺”中心辦公室主任、研究館員張黎明昨天接受記者採訪時強調説。
非遺面臨“碎片化”現象
上海市目前有國家級“非遺”項目49項,市級“非遺”項目157項,區級“非遺”項目近300項。張黎明表示,“上海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種是農耕文化時代遺留下來的,比如顧繡、竹刻等;另一種則是上海城市發展中形成的工商文明遺産,包括傳統工藝和傳統美術。”
“田山歌缺少田,灶頭畫沒有灶,農民畫沒有農民,手工棉紡沒有棉田……這些"非遺"項目的傳承保護必然受到制約。”中國民俗學會副理事長、華東師大教授陳勤建説,比如上海港碼頭號子,它不是“唱”的,而是在肩扛背抬時代工人們“吼”出來的,現在碼頭工作完全機械化了,這個“非遺”項目編成舞臺藝術,也開始在中、小學校教唱,可它實際上已經有些“變異”了。
據初步統計,除已申報的“非遺”項目,上海市還有1900多項項目不完整的、或者碎片化狀態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上海大量的民間風俗、習慣都處在片斷或者不完整的狀態下傳承;一些傳説、技藝,隨著老人的去世,其傳承也不再完整;隨著城市的拆遷改造,一些習俗也支離破碎。”張黎明在調研時發現,法華寺的傳説,隨著上一輩老人的離開或去世,已經很難整合成一個完整的故事;隨著龍華鎮的拆遷改造,龍華公園的梅花沒了,解放前曾在這裡代代相傳的賞梅習俗也中斷了。
改變“重申報、輕保護”
“如何活下來”,是許多“非遺”項目的傳承者都在考慮的問題。可以説,“重申報、輕保護”一直是“非遺”保護揮之不去的話題。一些單位只看重入選名錄的社會影響,保護措施不落實,一些“非遺”項目空有軀殼,沒有任何時代的生命力。
在“非遺”評審專家看來,很多情況下,“申報熱”的主要動機是商業化開發,或為地方和企業臉上貼金。之所以不惜成本來申報,是因為一旦申報成功、入選名錄,由此獲得的利益和名譽遠遠大於前期投入。
正是由於對“非遺”項目的開發熱情過於高漲,導致保護態度冷淡。上海社科院研究員、文學所文化室主任蔡豐明舉例説,上海郊區就有水上“非遺”項目,被當地旅遊公司開發為旅遊項目,但因經營問題被“壓縮”掉,其可持續性令人憂慮。陳勤建教授表示,有的“非遺”被摻入不少所謂“當代元素”,反而畫蛇添足,破壞了原生態。
在“非遺”傳承人方面,目前也有少數項目“傳承人不傳承”或根本無法傳承的現象也屢屢出現。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鄭土有曾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産的考核,他發現有些項目並不適合申報,有些傳承人甚至是管理者而不是手工技藝的掌握者。有些項目,申請之後,也並未見實質的保護措施,可謂“徒有虛名”。為此,鄭土有表示,“非遺”項目需及時復核清理,不然對項目本身也是傷害。
對於傳承人不傳承,“非遺”在列項目保護不好的情況,陳勤建教授表示,今年新出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産法》有了規定,傳承人無正當理由不履行規定義務的,文化主管部門可以取消其傳承人資格,重新認定傳承人;對於傳承、保護不力的“非遺”項目,則有明確的退出機制。
上海市“非遺”中心辦公室主任張黎明也表示,目前,上海市“非遺”保護部門也在討論出臺相應辦法,加強項目管理,考核管理辦法,評估相應標準,並將根據新的非遺法,出臺項目或傳承人的退出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