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藝術臺 > 賞析 >

滬現存唯一釀酒技藝入選“非遺”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29日 17:20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東方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上海有沒有自己的釀酒廠?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答案。昨天,上海現存唯一的白酒釀造技藝神仙酒傳統釀造技藝,在上海奉賢宣告榮膺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産。神仙酒傳統釀酒技藝起源於明末清初,至今已有400多年。

       漁民文化自製大曲

       上海神仙酒廠位於奉賢區四團鎮,是上海唯一的大曲酒釀造企業。“神仙酒傳統釀造技藝歷史可追溯至明清時代的私家酒坊,與沿海一帶的鹽民文化、漁民文化有著天然聯絡,反映當時的農業科技、風土人情,是城市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辦公室主任張黎明表示。

       記者從奉賢區文化部門獲悉,神仙酒傳統釀酒技藝流傳至今已有400多年。其發源地屬150萬年前古長江流域,地下水資源儲量豐富、水質清澈甜美、氣候溫和、日照充足,優越的氣候和生態環境非常適宜釀酒原料及微生物的生長繁殖。而鹽民、漁民愛喝酒,更為白酒的興盛繁榮創造了條件。當時可以説家家戶戶盛行釀酒,並在當地形成四、五家大酒坊,解放後成立了現代意義的酒廠。“雖然釀酒技藝不斷發展,生産規模不斷擴大,但它悠久的歷史,獨特的配方,始終保持著手工釀造的傳統,是東南沿海白酒釀造的傑出代表。”神仙酒廠相關負責人説。神仙酒釀造技藝如今已有五代傳人,最年長的釀酒師傅已達九十多歲高齡。

       手工制料工序嚴苛

       這種口耳相傳的古老技藝緣何數百年長盛不衰?記者在酒廠看到,在釀造原漿的過程中,即使選料、制料這些在今天完全可以由機器操作的工序,目前仍然是手工操作。因為老師傅們相信,對於一杯美酒而言,選料、潤糧、雙蒸、攤涼、拌曲這些步驟一點都不能馬虎。

       “曲為酒之骨”,好的曲酒必須在盛夏時節手工製作,以保證足夠的發酵溫度,並構成最完美的發酵微生物生態環境。而酒曲全部是“老曲孕新曲”。據專家評審介紹,神仙酒以多糧配方、固態泥池發酵、自製大曲和續糟混蒸為技術特色。在古法釀造技藝中,每一步都彌足關鍵。例如説,“量質摘酒”,釀酒師要從一萬壇中選出最好的一壇作為原漿年份酒的基酒,才能保證“老曲孕新曲”源自天然的醇香。

       非遺保護更重創新

       “我們會一直堅持傳承、保護、發展神仙酒傳統釀造技藝。進一步開發推廣系列品牌,讓‘非遺酒文化’從上海走向華東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該負責人透露,今年新開發了以“上海人的貴賓酒”為文化原素的神仙原漿系列、神仙青花系列中高檔酒,經鑒定五個品種全部符合“國家優級”標準,神仙“天之香、地之香”等産品均符合國家一級標準。目前,企業已與市有關科研單位聯合成立了“神仙酒傳統釀造技藝保護髮展研究中心”,正在進行“去除白酒有害物質”等課題研究,希望合理借鑒現代生物化學成果,走出一條活態保護新路。

 

 

熱詞:

  • 上海釀酒廠
  • 傳統釀造技藝
  • 非遺
  • 酒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