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12日在香港表示,注重公眾參與性是當前國家文化遺産保護的重要特點之一,應該把文化遺産保護作為一項全民共同參與的工作,而不是作為一項專業的、行業的、技術的、部門的工作。
以“保育與發展:是夥伴還是對手”為主題的國際文物保育研討會當日在香港舉行。單霽翔發表主旨演講時表示:“只有當地民眾傾心地、自覺地守護文化遺産,才能實現文化遺産應有的尊嚴。而有尊嚴的文化遺産才有強盛的生命力。”
單霽翔説,2005年國務院發佈《關於加強文化遺産保護的通知》後,“文化遺産保護”這一概念逐步替代之前“文物保護”的概念。相比較而言,文化遺産保護更注重“公眾參與性”和“世代傳承性”這兩個理念。
“公眾參與性,表明文化遺産保護不是政府的專利,也不是文物行政部門的專利,每一個人都有保護、監督和利用文化遺産的權利。”他説。單霽翔以圖文並茂的方式,用兩個鮮活生動的故事向數百位來自香港、美國、歐洲等地區的文物界人士,講述公眾參與對於中國內地文化遺産保護的重要性。
第一個故事發生在2003年1月19日,陜西寶雞眉縣楊家村,王寧賢等五位農民在勞動時發現27件青銅器,件件都是距今2900多年西周時期的“國寶級”文物,且件件都有銘文,為夏商周斷代工程提供了很大幫助。當年3月,為表彰他們的貢獻,政府把他們請到北京,併為“21世紀重大考古發現首展”剪綵。幾位農民還去了巴黎和羅馬,受到熱烈歡迎。
單霽翔説,在這之後奇跡就發生了,就在這個地區,連續四年先後有11批農民在生産勞動中發現青銅器,並上交給國家,保護了將近500件青銅器。後來,首都博物館召開了一個更大型的農民保護文物成果展。而且這個事件一直還在發酵,這個地區的農民發現文物還會上交給國家。農民保護了青銅器,他們感到非常高興自豪。
另一個故事發生在2004年7月20日,貴州黎平縣地坪鄉,罕見暴雨山洪最終把那座非常漂亮、非常值得驕傲的侗族花橋(又叫“風雨橋”)衝垮。而在橋倒塌之時,124名侗族小夥子躍入了洪水拼死打撈橋的構件。最終,村民們用了10多天時間把構件運回了地坪鄉,28根大木一根不少,橋的構件73%找回,使這座橋得以重建。
單霽翔説,侗族小夥子從小就在橋上長大,聽大人講故事,唱歌作樂,侗族歌曲裏就有一句叫“花橋傳萬代”。因此,花橋是他們的生命,當花橋遇上任何危險,他們都會挺身而出。
“只有當我們的文化遺産跟我們市民生活産生這樣的情感聯絡,它們才會是最安全的。”他説。
關於世代傳承性,單霽翔説,每一件事每一個人都是歷史長河的一瞬間,我們今天不能隨意處置文化遺産,應該為後代多保留文化遺産的真實信息,因為他們同樣有權利享受到文化遺産帶來的利益。
單霽翔還表示,希望可以讓文化遺産更多地融入今天的生活,讓更多青年志願者參與文化遺産的保護工作,讓他們多接觸國內外的先進理念,確保他們在生活工作中以正確態度對待文化遺産,讓他們為未來的時代繼續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