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美術臺 > 畫廊 > 熱點人物追蹤 >

吳冠中的“藝術之路”(百家談)

發佈時間:2010年07月02日 11:39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剛剛仙逝的著名畫家吳冠中在央視《大家》上談藝術時説,“藝術只有兩條路:小路,娛己娛人;大路,震撼人心。100個齊白石抵不了一個魯迅。”

吳冠中作品《野草》

  吳冠中先生的見解很新穎,很有見地,對我們頗有啟發。按他的分類,大部分的藝術家都是在走“小路”,用其藝術作品來娛樂大眾,給人以美的享受,譬如像齊白石那樣的畫家,花鳥蟲魚栩栩如生,詩、畫、篆合為一體,巧奪天工,美不勝收。還有一些藝術家在走“大路”,他們的藝術作品也很美,但更重要的是能震撼心魄,感動心靈,譬如像魯迅那樣的作家,讀他的作品能引起我們思想的共鳴,能在我們心中掀起波瀾,能激起我們反抗舊惡勢力的勇氣。平心而論,這兩類藝術家都不可或缺,其藝術成就都是值得景仰的,我們既喜歡齊白石的花鳥蟲魚,更激賞魯迅的匕首投槍。

  相比較而言,走藝術小路要容易一些,一個投身藝術者,只要潛心鑽研技藝,堅持不懈,假以時日,總是會成功的;而走藝術大路,除了需要同樣的鑽研、苦練、博採眾長、殫精竭慮外,還需要思想的激烈鬥爭,觀念的猛烈衝擊,理性的高度昇華,有一個痛苦的煎熬過程。走“大路”的魯迅先生談到自己的寫作時就説過:“在生活的路上,將血一滴一滴地滴過去,以飼別人,雖自覺漸漸瘦弱,以為快活。”同樣是在“大路”上跋涉的尼采,也在《蘇魯支語錄》中這樣説過:“一切文學,我只愛其人用血寫下的書。”

  用吳冠中先生的標準來衡量,如果説畫家陳逸飛的《侍女圖》,齊白石的《垂釣圖》是娛己娛人的“小路”作品;畫家蔣兆和的《流民圖》,列賓的《伏爾加縴夫》就是震撼人心的“大路”作品。如果鄧麗君的《甜蜜蜜》、《小城故事》是“小路”作品,那麼貝多芬的《英雄交響曲》、《命運交響曲》就是震撼人心的“大路”作品。

  推而廣之,小説《激流三部曲》、《青春之歌》、《紅岩》,交響樂《黃河大合唱》、《紅旗頌》,油畫《愚公移山》、《開國大典》、《父親》,都是曾經“震撼人心”、廣有影響的“大路”作品,對於鼓舞士氣,凝聚民心,催人奮進,都産生過積極作用和巨大影響,是當代中國藝術的經典作品,彪炳史冊,源遠流長,不怕其多,唯嫌其少。

  雖説大路朝天,各走半邊,藝術家們走娛己娛人的“小路”,還是走震撼人心的“大路”,都是其自由,都很需要,都有價值。但縱觀中國藝壇,不論是時下的小説、繪畫、音樂還是其他藝術界,風花雪月的東西都太多,“震撼人心”的作品則偏少。就説小説吧,雖然每年光是長篇小説就有一千多部出版,但真正能“震撼人心”的作品卻寥寥無幾。一味地吟花咏月,固然能娛己娛人,但缺乏震撼人心的作品,沒有思想的力量,藝術就有“缺鈣”之虞,陰柔有餘,陽剛不足,就無法完成“用優秀作品鼓勵人”的歷史使命,也不足以支撐我們的現代化大廈。

  因而,我們歡迎“小路”作品,更呼喚“大路”作品;我們欣賞齊白石,更崇敬魯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