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漫遊文明現場,近距離探索文物之美,
親身體會“中華何以五千年”的偉大輝煌!
指導單位: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家文物局主辦單位:央視網、國家文物局新聞中心、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博”數字文化藝術博物館
指導單位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家文物局主辦單位央視網國家文物局新聞中心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博”數字文化藝術博物館
時空旅行者,快去“何以文明島”沉浸式探索中華文明的輝煌成就吧!
城墻與環壕(復原)| 焦家遺址發現有夯土城墻以及環繞城墻的壕溝。環壕所圈範圍平面近橢圓形,東北部有寬約80米的缺口,總面積約12.25萬平方米。夯土城墻位於環壕內側,分兩期建造而成。城墻與環壕的建設反映了焦家遺址已經具備較強的聚落規劃能力和動員組織能力,説明焦家遺址已經擁有了一定規模的早期城市形態,具備了高等級文明的特徵。
城墻與環壕(復原)- 2
城墻與環壕(復原)- 3
城墻與城壕(復原)- 4
一號宮殿(復原)| 一號宮殿基址位於宮城西南部,是一座大型院落式建築基址,建於平面略呈正方形的大型夯土臺基之上,由四圍廊廡和圍墻、主體殿堂、寬闊的庭院和正門門塾等單元組成。
一號宮殿(復原)- 2
一號宮殿(復原)- 3
一號宮殿(復原)- 4
一號宮殿(復原)- 5
祭祀區(復原)| 祭祀區位於宮殿區以北,考古發現有高出地面的圓形夯土建築,直徑在7米左右,其上現存若干圓柱形土墩,原本應為柱子,推測此建築可能是二里頭先民祭祀天神使用的祭壇。
祭祀區(復原)- 2
祭祀區(復原)- 3
祭祀區(復原)- 4
祭祀區(復原)- 5
作坊區(復原)| 作坊區位於二里頭宮城以南,在歷年的考古發掘中陸續發現了鑄銅作坊、綠松石器加工作坊、骨器作坊、制陶作坊等手工業作坊遺存,是經過嚴密規劃、有明確功能分區的,也是中國迄今發現最早的官營手工業作坊區。
作坊區(復原)- 2
作坊區(復原)- 3
作坊區(復原)- 4
作坊區(復原)- 5
外壕(復原) | 外壕位於淩家灘崗地的北側,外壕口寬45米、底寬25米,崗地與外壕的落差達6-9米。外壕具有積極的防禦功能,同時還能起到蓄水和垃圾傾倒的功能。外壕南側即為崗地,且崗地堆土裏包含有碎石塊,應為開挖外壕向南側堆土而成。
外壕(復原)- 2
外壕(復原)- 3
外壕(復原)- 4
祭壇(復原)| 祭壇位於內壕以北,處在崗地的最高點,略呈方形,東西寬約30米、南北長約40米,用黃土、石子、石塊分層建成,上有祭祀坑和積石圈。在祭壇之上和周邊,分佈著數十座墓葬,隨葬品以玉石器為主,比較有代表性的玉器有人、龜、版、鷹、龍等。
祭壇(復原)- 2
祭壇(復原)- 3
公共建築區(復原)| 在內壕中部崗地的東南角,分佈著一片面積達3000平方米的大型紅燒土遺跡,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88米,東西寬40米。
公共建築區(復原) - 2
公共建築區(復原)- 3
積石冢(復原)| 2號冢平面輪廓呈正方形,方向近於正南北,東西寬17.2米,南北長19.5米。冢內墓葬佈局十分清晰,由位於冢中心的一座大墓和南側的3座小型墓葬組成。
積石冢(復原)-2
祭壇(復原)| 祭壇位於牛河梁遺址第二地點的中心位置,由紅色安山岩製成的柱狀石樁排列成三重規整的圓環形,規格由外向內逐層縮小並高起,形成規整的三層圓臺,內圈石樁的內側還擺放有陶筒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