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漫遊文明現場,近距離探索文物之美,
親身體會“中華何以五千年”的偉大輝煌!
指導單位: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家文物局主辦單位:央視網、國家文物局新聞中心、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博”數字文化藝術博物館
指導單位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家文物局主辦單位央視網國家文物局新聞中心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博”數字文化藝術博物館
時空旅行者,快去“何以文明島”沉浸式探索中華文明的輝煌成就吧!
城墻與環壕(復原)| 焦家遺址發現有夯土城墻以及環繞城墻的壕溝。環壕所圈範圍平面近橢圓形,東北部有寬約80米的缺口,總面積約12.25萬平方米。夯土城墻位於環壕內側,分兩期建造而成。城墻與環壕的建設反映了焦家遺址已經具備較強的聚落規劃能力和動員組織能力,説明焦家遺址已經擁有了一定規模的早期城市形態,具備了高等級文明的特徵。
城墻與環壕(復原)- 2
城墻與環壕(復原)- 3
城墻與城壕(復原)- 4
一號宮殿(復原)| 一號宮殿基址位於宮城西南部,是一座大型院落式建築基址,建於平面略呈正方形的大型夯土臺基之上,由四圍廊廡和圍墻、主體殿堂、寬闊的庭院和正門門塾等單元組成。
一號宮殿(復原)- 2
一號宮殿(復原)- 3
一號宮殿(復原)- 4
一號宮殿(復原)- 5
祭祀區(復原)| 祭祀區位於宮殿區以北,考古發現有高出地面的圓形夯土建築,直徑在7米左右,其上現存若干圓柱形土墩,原本應為柱子,推測此建築可能是二里頭先民祭祀天神使用的祭壇。
祭祀區(復原)- 2
祭祀區(復原)- 3
祭祀區(復原)- 4
祭祀區(復原)- 5
作坊區(復原)| 作坊區位於二里頭宮城以南,在歷年的考古發掘中陸續發現了鑄銅作坊、綠松石器加工作坊、骨器作坊、制陶作坊等手工業作坊遺存,是經過嚴密規劃、有明確功能分區的,也是中國迄今發現最早的官營手工業作坊區。
作坊區(復原)- 2
作坊區(復原)- 3
作坊區(復原)- 4
作坊區(復原)- 5
外壕(復原) | 外壕位於淩家灘崗地的北側,外壕口寬45米、底寬25米,崗地與外壕的落差達6-9米。外壕具有積極的防禦功能,同時還能起到蓄水和垃圾傾倒的功能。外壕南側即為崗地,且崗地堆土裏包含有碎石塊,應為開挖外壕向南側堆土而成。
外壕(復原)- 2
外壕(復原)- 3
外壕(復原)- 4
祭壇(復原)| 祭壇位於內壕以北,處在崗地的最高點,略呈方形,東西寬約30米、南北長約40米,用黃土、石子、石塊分層建成,上有祭祀坑和積石圈。在祭壇之上和周邊,分佈著數十座墓葬,隨葬品以玉石器為主,比較有代表性的玉器有人、龜、版、鷹、龍等。
祭壇(復原)- 2
祭壇(復原)- 3
公共建築區(復原)| 在內壕中部崗地的東南角,分佈著一片面積達3000平方米的大型紅燒土遺跡,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88米,東西寬40米。
公共建築區(復原) - 2
公共建築區(復原)- 3
積石冢(復原)| 2號冢平面輪廓呈正方形,方向近於正南北,東西寬17.2米,南北長19.5米。冢內墓葬佈局十分清晰,由位於冢中心的一座大墓和南側的3座小型墓葬組成。
積石冢(復原)-2
祭壇(復原)| 祭壇位於牛河梁遺址第二地點的中心位置,由紅色安山岩製成的柱狀石樁排列成三重規整的圓環形,規格由外向內逐層縮小並高起,形成規整的三層圓臺,內圈石樁的內側還擺放有陶筒形器。
祭壇(復原)-2
祭壇(復原 )-3
金字塔(復原)| 牛河梁遺址第十三地點是一座金字塔式巨型建築遺址,也是牛河梁遺址群中規模最大的單體建築。“金字塔”是一處總面積約1萬平方米的獨立土石建築,它的中心是直徑40米、殘高約7米的分層夯築的正圓形土丘,夯層厚約20厘米。
金字塔(復原)-2
女神廟(復原)| 女神廟位於牛河梁主梁頂部,坐北朝南,為半地穴式,土木結構。廟的平面呈窄長形狀,主體部分為七室相連的佈局,南北總長18.4米;主體部分以南橫置一單室,長6米。
女神廟(復原)- 2
女神廟(復原)-3
譚家嶺(復原)| 譚家嶺古城位於石家河遺址的中心,平面呈圓角方形,總面積達26萬平方米,始建於油子嶺文化晚期。古城內5座甕棺出土了240余件精美玉器。
譚家嶺(復原)| 2
譚家嶺(復原)| 3
譚家嶺(復原)| 4
譚家嶺(復原)| 5
三房灣(復原)| 三房灣遺址位於石家河古城南部,堆積範圍超過5000平方米,厚度達到1-2米。這裡發現的遺跡主要有黃土堆積、黃土坑、窯、燒土面、洗泥池等,多與制陶有關,顯示出制陶作坊的典型特徵。
三房灣(復原)| 2
三房灣(復原)| 3
三房灣(復原)| 4
三房灣(復原)| 5
印信臺(復原)| 印信臺祭祀區位於石家河古城西城垣外、古城正西方,是一座人工堆築的方形臺地,南北長110米、東西寬130米,年代屬於石家河文化晚期。印信臺遺址是進行祭祀活動的特殊場所,也是長江中游地區目前發現規模最大的史前祭祀場所。
印信臺(復原)| 2
印信臺(復原)| 3
印信臺(復原)| 4
印信臺(復原)| 5
觀象臺(復原)| 陶寺觀象臺位於陶寺中期大城東南部,以南城墻Q6為依託,面向東南,平面呈大半圓形。整個建築由弧形外環道和弧形臺基基礎構成。
觀象臺(復原)-2
觀象臺(復原)-3
宮城南東門(復原)| 陶寺遺址宮城位於遺址中部偏北,整體呈長方形,南北約270米,東西470米,面積近13萬平方米。這種結構複雜、形制特殊的門址,兼具防禦功能和禮儀作用,是目前中國發現的最早闕樓式門址。
宮城南東門(復原)-2
宮殿區(復原)| 夯土基址平面大體為長方形,南北長約84米,東西寬76.5米,面積近6500平方米。基址上發現有2座主殿、東側附屬建築、中部庭院、東部疑似廊廡、南部門址等,結構複雜、佈局規整。
宮殿區(復原)-2
手工作坊(復原)| 手工業作坊區位於陶寺城址的西南,發現有陶窯、灰坑、白灰皮房子、石器加工場面等遺跡。最重要的是發現了一處大型夯土建築基址FJT2,平面形狀基本為“回”字形
手工作坊(復原)-2
宮殿區(復原)| 三星堆遺址北面的青關山臺地是三星堆王國“宮殿區”所在地。青關山一號建築基址總體呈窄長方形,體量宏大,建築面積接近1000平方米,是同時期中國南方地區已知的最大的單體建築。作為迄今三星堆遺址發現的最高規格的建築基址,青山關一號建築可能是當時古蜀國最高統治者處理政務和舉行重大典禮的禮儀建築。
宮殿區(復原)-2
宮殿區(復原)-3
宮殿區(復原)-4
宮殿區(復原)-5
祭祀區(復原) | 三星堆祭祀區位於穿城而過的馬牧河南岸,“三星堆城墻”和遺址南城墻之間的中部,平面近西北-東南向的長方形,面積約1.3萬平方米,與“三星堆城墻”和城壕大致平行。三星堆祭祀區目前已發現 “祭祀坑” 8座,出土青銅器、象牙、金器、玉器等精美文物一萬餘件,對研究古蜀國的祭祀活動、祭祀體系以及三星堆遺址聚落變遷過程等具有重要意義。
祭祀區(復原)-2
祭祀區(復原)-3
祭祀區(復原)-4
祭祀區(復原)-5
居住區(復原)| 三星堆古城內外分佈著大量的居住遺址,主要文化遺跡有建築基址、灰坑、灰溝、窖穴等,反映出多樣的生産、生活活動和複雜的社會分工,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皿殘片及各類玉石器等工具。
居住區(復原)-2
居住區(復原)-3
居住區(復原)-5
皇城臺(復原)| 皇城臺呈“金字塔”狀,是大型宮殿及高等級建築基址的核心分佈區;外城東門址體量巨大,以先進的築造技術搭建而成,是中國目前所見最早的城門遺跡,有學者將其譽為“華夏第一門”。
皇城臺(復原)-2
皇城臺(復原)-3
皇城臺(復原)-4
皇城臺(復原)-5
外城東門址(復原)| 外城東門址是中國目前所見最早的結構清晰、設計精巧、保存完好、裝飾華麗的城門遺跡,體量巨大、結構複雜、築造技術先進,有學者將其譽為“華夏第一門”。作為石峁城址的制高點,堅固雄厚的外城東門既是控制交通、外防內守的實體屏障,也是石峁統治者構建的精神屏障。
外城東門址(復原)-2
外城東門址(復原)-3
皇城臺制骨作坊(復原)| 皇城臺的修建傾注了建設者大量的精力,這裡出土的上萬枚骨針以及“製作鏈” 各階段的相關遺物,暗示著皇城臺頂部可能存在著大型制骨作坊。皇城臺的修建傾注了建設者大量的精力,這裡出土的上萬枚骨針以及“製作鏈” 各階段的相關遺物,暗示著皇城臺頂部可能存在著大型制骨作坊。
皇城臺制骨作坊(復原)-2
皇城臺制骨作坊(復原)-3
皇城臺制骨作坊(復原)-4
皇城臺制骨作坊(復原)-5
後陽灣居住區(復原)| 後陽灣居住區房址均為地穴式(窯洞),2012F2內出土了鱷魚骨板、2012M1發現了女性殉人。後陽灣居住區出土的頭骨顯示石峁先民的族屬特徵接近蒙古人種的東亞類型。
後陽灣居住區(復原)-2
後陽灣居住區(復原)-3
後陽灣居住區(復原)-4
宮殿宗廟區(復原)| 洹河南岸的小屯是商代後期王宮宗廟的所在地,是殷商都城的中心,面積約5萬平方米。1928年開始,中國考古學家在此進行考古發掘,揭露總面積超2萬平方米,已發掘的建築基址有56座,可分為甲、乙、丙三組,還發現了甲骨卜辭、王室成員墓葬等重要遺存。在宮廟區附近,有一些居民點、手工業作坊和墓葬。
宮殿宗廟區(復原)-2
宮殿宗廟區(復原)-3
宮殿宗廟區(復原)-4
宮殿宗廟區(復原)-5
宮殿宗廟區(復原)-6
宮殿宗廟區(復原)-7
宮殿宗廟區(復原)-8
王陵區(復原)| 位於河南省安陽市西北5-6公里的洹水北岸,與位於小屯村的宮殿宗廟區隔河相望。墓地包括侯家莊、前小營和武官村之間的大片地區,已發現大墓13座,2個大型圍溝和大量祭祀坑。
王陵區(復原)-2
王陵區(復原)-3
王陵區(復原)-4
制陶作坊區(復原)|位於小屯宮廟區南,在不少於7000平方米的發掘面積內,發現了大量遺跡和遺物。包括帶車轍的商代道路多條,商代房基近百座、灰坑千余座、灰溝27條、窖穴40余座、水井30余眼、銅器窖藏坑1座、祭祀遺存多處,以及歷代墓葬950余座;出土各類遺物數千件。
制陶作坊區(復原)-2
制陶作坊區(復原)-3
制銅制骨作坊區(復原)|位於洹北商城中北部,作坊區面積不小于8萬平方米,發現了大量房基、道路、灰溝、灰坑、水井等生産生活遺跡,陶范、銅渣、熔爐殘塊、骨刻刀、磨石等鑄銅制骨手工業生産遺存,以及分佈有序的工匠墓地,揭示了集生産、生活、喪葬于一體的“居葬合一”族邑佈局模式,生動展示了商代手工業生産圖景。
制銅制骨作坊區(復原)-2
制銅制骨作坊區(復原)-3
莫角山宮殿 (復原) | 大莫角山基址位於良渚古城核心區,由人工堆築,是一處包含禮制廣場和多座大型建築基址的宮殿區,在這裡發現了7座房屋基址,總面積約2萬平方米。莫角山大型宮殿基址顯示出良渚社會的強大集權性和組織性。
莫角山宮殿 (復原-2)
莫角山宮殿 (復原-3)
莫角山宮殿 (復原-4)
莫角山宮殿 (復原-5)
莫角山宮殿 (復原-6)
莫角山宮殿 (復原-7)
莫角山宮殿 (復原-8)
池中寺糧倉 (復原) | 池中寺遺址位於莫角山南部,考古發現3座良渚晚期的房基土臺,以及大量炭化稻穀遺存,其堆積總體量約為6000立方米,估算有20 萬千克,應是從古城郊區及良渚遺址(群)以外地區通過水路運輸而來存儲於此,供城內統治者及非農業居民食用。因此,推測池中寺遺址正是良渚古國的國家官倉。
池中寺糧倉 (復原-2)
池中寺糧倉 (復原-3)
池中寺糧倉 (復原-4)
池中寺糧倉 (復原-5)
池中寺糧倉 (復原-6)
池中寺糧倉 (復原-7)
池中寺糧倉 (復原-8)
池中寺糧倉 (復原-9)
池中寺糧倉 (復原-10)
池中寺糧倉 (復原-11)
反山王陵 (復原) | 反山王陵位於良渚古城內莫角山西北方,坐落在一座高出地表約6米的人工土臺之上,面積近10000平方米,出土隨葬品數量之多、規格之高,為其他良渚文化遺址所未見,是等級最高的良渚文化墓地,其中12號墓主人應是掌握神權、軍權與王權的良渚國王。
反山王陵 (復原-2)
反山王陵 (復原-3)
反山王陵 (復原-4)
內城南城墻 (復原) | 良渚古城內城南北長1910米、東西寬1770米,城墻總長約6公里,寬約20-150米。城墻寬大,下寬上窄呈梯形,四面城墻分別設有兩個水門,南城墻中間設有唯一一個陸城門。城墻底部大都採用了墊石工藝,城墻墻體又黃土分層堆築壓實而成。南城墻築造過程中還採用了草裹泥技術,在良渚城墻建造中較為特殊。
內城南城墻 (復原-2)
內城南城墻 (復原-3)
內城南城墻 (復原-4)
內城南城墻 (復原-5)
內城南城墻 (復原-6)
鍾家港作坊 (復原) | 鍾家港古河道位於莫角山以東,長約1000米,是一條貫通古城南北的主河道。河道內發現較多玉石器、漆木器、骨器等製作的殘件、半成品和加工工具,以及大型木構件等遺物,説明河道兩岸臺地存在著專門的手工業作坊區,揭示出這裡的居民至少有一部分是高端手工業生産者。
鍾家港作坊 (復原-2)
鍾家港作坊 (復原-3)
鍾家港作坊 (復原-4)
鍾家港作坊 (復原-5)
鍾家港作坊 (復原-6)
鍾家港作坊 (復原-7)
鍾家港作坊 (復原-8)
鍾家港作坊 (復原-9)
鍾家港作坊 (復原-10)
鍾家港作坊 (復原-11)
鍾家港作坊 (復原-12)
鍾家港作坊 (復原-13)
鍾家港作坊 (復原-14)
鍾家港作坊 (復原-15)
鍾家港作坊 (復原-16)
鍾家港作坊 (復原-17)
鍾家港作坊 (復原-18)
焦家古城首領
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
淩家灘雙聯玉璧
北京2022年冬奧會獎牌
紅山玉豬龍
中國探月工程標誌
三房灣遺址出土的紅陶杯
嫦娥三號月基光學望遠鏡
陶寺觀象臺
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
青銅太陽輪
“人造太陽”中國環流三號
石峁陶鷹
運-20代號“鯤鵬”
殷墟甲骨
漢字演變
良渚池中寺遺址出土碳化稻穀
杭州良渚古城遺址公園的稻田
二里頭遺址發現中國最早的雙輪車車轍痕跡
“復興號”高鐵
我國自2011年起,開始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目前已惠及學生3.5億人次,據監測,計劃實施地區學生的平均身高增長4厘米,孩子們未來都有希望長得和焦家首領一樣高!
探源何以文明島
親臨歷史現場
沉浸式體驗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