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王朝歷史上曾經多次遷都,到約公元前1300年,商王盤庚遷都至洹水之濱的殷(今河南省安陽市),此後,數代商王彰善伐罪,施德於民,內安社稷,外撫四方,終於化險為夷,並迎來晚商盛世。
《詩經•商頌》記載:“商邑翼翼,四方之極”,被洹水縈繞的殷墟王城逐漸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都市之一,時稱“大邑商”。
河南安陽殷墟宮殿宗廟遺址|來源於新華社
殷墟也是中國第一個有文獻記載併為考古發掘所證實的商代都城遺址。殷墟由王陵遺址、宮殿宗廟遺址、洹北商城遺址等構成,這裡出土的以甲骨文、青銅器等為代表的豐富文化遺存,全面、系統地展現出三千多年前中國商代都城的風貌,確立了殷商社會作為信史的科學地位。2006年,安陽殷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産。
殷墟博物館|來源於殷墟博物館官網
殷墟作為商王朝都邑,展現了包括文字系統在內的高度發達的中國古代青銅文化,並提供了非同尋常的關於商代晚期文化傳統的證據。宮殿宗廟和王陵遺址奠定了中國古代宮殿制度和陵園制度初期形態。殷墟考古發現為漢字語言、古代信仰、社會制度以及若干重大歷史事件留下了物質證據。
刻辭卜甲
甲骨是中國商周時期用於記錄占卜內容和其他文字的龜甲和獸骨的總稱。龜甲以龜腹甲為主,骨主要指牛肩胛骨。
甲骨文是早期成熟漢字體系文字的代表,也是殷墟作為商代都城的實證。甲骨文于清末出土于河南安陽小屯村,至今已發現約十五萬片,單字數量已逾四千字,內容涉及商代政治與生活的各方面,是重建殷商信史的直接史料。
殷墟甲骨直接證實了古史記載中“商”王朝的存在和安陽小屯為殷商王朝的王庭,開啟了殷墟九十多年的考古與歷史研究歷程,促進了中國傳統文字學的革新與發展。
刻辭卜甲在“何以文明”殷墟場景中
偶方彝
偶方彝,通高61厘米,通長89厘米,寬26厘米,重71千克,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彝為盛酒器,流行于商代後期至西周早期,形制通常為縱短橫長,有屋頂形蓋,方腹或曲壁鼓腹,腹下為圈足。
這件彝出土于殷墟婦好墓,器型特異,因形似兩件方彝聯成一體而得名。整器由器蓋與器身兩部分組成:口、腹、足、蓋截面皆呈長方形;兩側有對稱的附耳;器身四面中部及轉角處均置扉棱;器身長邊兩側各有一個凸起獸頭,短邊兩側各鑄一象頭;整器滿飾鳥紋、獸面紋及夔龍紋;器內底中部鑄“婦好”二字。
器蓋似四阿式屋頂,兩端置對稱的四阿式短柱紐,中脊和四坡角及四面中部均置扉棱,下部排列規整的7個方槽,宛如屋椽,應是模倣當時的大型宮殿建築。
這件偶方彝,形制獨特,莊嚴典重,是殷墟青銅禮器中的精品之作,且迄今未見與之相同造型的器物,在中國古代青銅器中獨樹一幟。
後母戊鼎
後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長110厘米,口寬79厘米,重832.84千克,國家博物館藏
後母戊鼎(曾稱“司母戊鼎”),形制巨大,雄偉莊嚴,重832.84千克,是目前已知中國古代最重的青銅器。器腹部內壁鑄銘“後母戊”,是商王母親的廟號。
器身與四足為整體鑄造,鼎耳則是在鼎身鑄成之後再裝范澆鑄而成。鑄造此鼎,所需金屬原料超過1000千克。製作如此大型器物,在塑造泥模、翻制陶范、合范灌注等環節中,存在一系列複雜的技術問題。該鼎的鑄造,充分説明商代後期的青銅鑄造不僅規模宏大,而且組織嚴密,分工細緻。
後母戊鼎在“何以文明”殷墟場景中
此外,經光譜定性分析與化學分析的沉澱法所進行的定量分析,後母戊鼎含銅84.77%、錫11.64%、鉛2.79%,與戰國時期成書的《考工記·築氏》所記鼎的銅錫比例基本相符,從中可見我國古代青銅文明的內在傳承。
玉援銅內戈
玉援銅內戈,通長27.8厘米,玉援長15.8厘米,國家博物館藏
婦好墓出土玉戈39件,其中只有兩件為玉援銅內戈,並鑲嵌有綠松石。造型精美,構思巧妙,工藝精湛,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集玉、綠松石、青銅三者結合之大成。
玉援銅內戈在“何以文明”殷墟場景中
此玉戈從製作的精細程度來看,應為商王室專用玉器,是象徵權力與威嚴的禮儀用器。商代戰爭頻繁,玉質兵器是在戰前或戰後用於誓師或慶功的儀仗“玉兵”。婦好墓共出土玉戈、鉞、戚等儀仗兵器54件,可見當時商代戰爭禮儀規模盛大。
白陶刻紋豆
白陶刻紋豆,高12.5厘米,口徑22.7厘米,足徑15.2厘米,故宮博物院藏
豆淺腹,口沿較寬。口以下漸內收,下承以喇叭形高足。通體雕刻紋飾。口下雕刻凸弦紋,腹部雕刻倣青銅器上的雲雷紋,高足中部雕刻錢紋,上下分別雕刻變形回紋和饕餮紋作輔助紋飾。修坯精細,形體線條剛勁有力。
白陶刻紋豆在“何以文明”殷墟場景中
白陶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就已出現。至商代,由於燒成溫度提高,原料的淘洗亦較精細,質地更加潔白細膩。商代後期是白陶燒制的鼎盛期,以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白陶最具特點,紋飾常見有雲雷紋、漩渦紋、饕餮紋等。
青銅爵
青銅爵,流尾間距18厘米,通高21.4厘米
銅爵是中國青銅器中最具代表性的禮器之一,在商代,它則是最典型、最常見和最基本的禮器,是當時等級、身份標誌的青銅禮器組合的核心器具。
青銅爵在“何以文明”殷墟場景中
這件青銅爵,出土于劉家莊北地遺址的一座水井之中。流、尾上翹,雙柱位於流轉折處。卵形腹下垂,圜底,三菱形足略外撇。半圓形獸首鏨。腹部飾四條長軀夔紋,兩兩相向,好似一隻展翅欲飛的神鳥。
婦好鸮尊
婦好鸮尊,高45.9厘米,口長徑16.4厘米,足高13.2厘米,蓋高13.2厘米,重16.7千克,國家博物館藏
銅尊最早見於商代,主要形制有圓尊、方尊和鳥獸尊等。
鸮尊,出土于殷墟婦好墓,器身口內壁鑄銘文“婦好”。整器為一站立鸮形,通體以雲雷紋為地,器蓋飾饕餮紋,前端有一立鳥,尖喙,歧冠,鳥後飾一龍,拱身卷尾。冠面外側飾羽翎紋,冠面內側、頸部兩側飾夔龍紋。喙與前胸各飾一蟬紋。兩翼前端各盤曲一條長蛇,身飾菱形紋。尾部飾有一鸮,圓眼,尖喙,雙足內屈,兩翼平展,作飛翔狀。
婦好鸮尊在“何以文明”殷墟場景中
鸮尊造型生動傳神,鸮鳥兩足與下垂尾部構成三個穩定支撐點,構思奇巧。整器裝飾綺麗,花紋複雜多樣,是古代青銅器中的精品。
牛尊
牛尊,通長40厘米,帶蓋高22.5厘米,重7.1千克,殷墟博物館藏
牛尊,出土于殷墟一位墓主名為亞長的墓葬中,是殷墟唯一一件以牛為造型的青銅器。牛面部鑄銘文“亞長”。亞長是商王朝南部“長”國的部落首領,是商王朝地位僅次於婦好的軍事將領。牛尊倣水牛製成,栩栩如生的造型體現出工匠對水牛特徵把握的精準性,也是當時殷墟氣候的直接反映。更為重要的是,通體遍飾神性動物紋樣的牛尊,不僅僅是一件祭禮的酒器,更是殷商時期人神溝通的媒介,擔負著溝通天地的神聖職責。
嵌綠松石象牙杯
嵌綠松石象牙杯,高30.5厘米,口徑11.2厘米,口壁厚0.1厘米,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藏
中國的象牙雕刻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約在7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牙雕製品出現。商代的象牙器物多模倣銅器紋飾而雕刻。
杯的主體用象牙的根部製作而成,腹腰中空,鏨則用另一塊象牙板製成鑲嵌上去。觚口、頸、腹、足各飾獸面紋三組,在獸面紋的眼、眉、鼻或尾上各鑲嵌有綠松石片,均以雷紋為地。鋬作夔龍形,龍頭向上,眼睛鑲嵌綠松石。寬尾,尾垂至杯底,同樣以雷紋為地。在龍背中部雕一突出的獸頭,雙角豎起,眼睛和眉毛亦鑲嵌綠松石。
嵌綠松石象牙杯在“何以文明”殷墟場景中
象牙杯製作精緻,紋飾繁縟,綜合了線刻、浮雕、鑲嵌等多種工藝,表現了巧妙的藝術構思,為商代象牙雕刻中的代表之作。
鑲嵌綠松石獸面紋馬額飾
鑲嵌綠松石獸面紋馬額飾,長約8.2厘米,寬約9.3厘米
馬額飾是指在馬額雙目正中偏上位置的器具,屬於馬轡的一部分,兼有裝飾與係聯馬轡的作用,與後世“當盧”功能相同。
這件額飾出土于殷墟王陵區,整體呈獸面形,正面用綠松石塊勾勒出獸面形狀,背面有一X形梁,用以佩戴固定。
在數字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我們有機會“親臨”殷墟,與歷史親密接觸。在央博“何以文明”島,你可以在商代工匠的帶領下,親自體驗青銅器的製作過程,了解學習甲骨文的辨識技巧。
沉浸式數字交互的“何以文明”島,更多文物密碼等你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