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
人類對於祖先和文明起源的追尋,由來已久。作為世界上唯一延續至今的原生文明,中華文明的起源、形成、發展及其形態、機制、特質研究,備受關注。在相當長的時間裏,由於缺乏系統資料,一些人對中華五千年文明史持懷疑態度,甚至否定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的存在。
還原歷史真相、回擊質疑否定,需要從考古發掘中獲得新資料、從科學研究中找到新證據。自1921年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以來,經過幾代學者的接續努力,大量考古發現實證了我國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進入21世紀,中國考古學與相關學科交叉融合,將考古發掘、文獻研究同自然科學技術手段有機結合,綜合把握物質、精神和社會關係形態等因素,不斷拓展、深化對中國古代歷史的認知,逐步還原文明從涓涓溪流到江河匯流的發展歷程,為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提供了堅實依據。
關於“文明”的認識
文明起源研究,要從對“文明”概念的理解開始。
“文明”一詞具有多種釋義,與歷史學、考古學、社會學直接相關的有兩種:一是指人類歷史上創造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總和;二是指人類社會發展到國家形態,從此在國家的組織架構下展開歷史進程。
美國著名人類學家摩爾根(Lewis Henry Morgan)在《古代社會》(1877)一書中,把人類社會劃分為三個階段,即蒙昧社會——野蠻社會——文明社會,對人類文明進化理論研究産生重要影響。
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1884)中,提出“國家是文明社會的概括”這一著名論斷,成為歷史唯物主義的重要內容。國家有兩個標誌,一是“按地區來劃分它的國民”,以地緣關係代替血緣關係;二是淩駕於所有居民之上的“公共權力的設立”,即建立在階級分化基礎之上的“王權”。
商代 後母戊鼎
國家的出現,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標誌,是社會發展史上的分水嶺。此前的數百萬年,人類社會主要依靠血緣關係而存在和運行;此後5000多年,人類社會主要依賴國家治理而存在和運行。
本文關於文明起源的研究,即從探尋人類早期原始社會發展到國家階段的歷史談起。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成果和貢獻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全稱“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綜合研究”,是繼“夏商周斷代工程”之後又一項國家重大科研項目。工程由科技部立項,國家文物局組織實施,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作為主要承擔單位,國內外數十家科研單位、20多個學科的500多位專家學者參與。2001年啟動預研究,2004年開始第一階段研究,2020年起實施第五階段研究。工程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構建有中國特色的文明理論,已取得重大成果:實證了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展現了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脈絡,揭示了中華文明的豐富內涵,提出了認定進入文明社會標誌的中國方案。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展現了中華民族以自強不息的決心和意志,篳路藍縷,跋山涉水,走過了不同於世界其他文明體的發展歷程。研究表明,距今5800年前後,黃河中下游、長江中下游、西遼河流域史前社會複雜化進程加速發展,産生了文明起源跡象。遼寧建平牛河梁、安徽含山淩家灘、江蘇張家港東山村、湖南澧縣城頭山等遺址出現大規模的區域性中心聚落、構造宏偉的祭祀遺跡、隨葬精美玉器的高等級大墓。西遼河流域的紅山文化以積石壇、廟、冢組成禮儀祭祀中心,製作各類通神祭祀玉器(如最早的玉龍),社會分化明顯,上層權力與宗教緊密結合,形成“古國”形式(神權主導)的區域文明實體。
紅山文化 玉豬龍
距今5300年以來,中華大地各地區陸續形成早期國家,進入了文明階段。良渚文化(以浙江余杭良渚古城遺址為中心)以發達的稻作農業、大型營建工程(都邑性城址、祭壇、水利等工程)、精美的陶器(黑皮陶)、事神玉器(琮、璧、鉞、冠形飾等)、象牙權杖、紡織品(絲麻織物)及刻劃符號為特徵,廣大區域內具有共同的精神信仰、經濟形態和統一的社會管理、資源調配模式,形成了“中央”——“地方”的社會結構、最初的“王權國家”形式。長江中游的屈家嶺——石家河文化、中原地區的仰韶文化晚期——廟底溝二期文化、黃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晚期社會,也不同程度具備了“地域國家”特徵。
良渚古城遺址公園
良渚文化 玉琮
距今4300年左右,由於環境變化、社會內部演化等原因,長江、遼河流域等曾經盛極一時的區域文明相繼發生衰變,而黃河中游地區的文明兼收並蓄、持續崛起,開啟了以中原地區為引領的歷史格局。山西襄汾陶寺遺址發現規模空前的城址、氣勢恢宏的宮殿、最早的“觀象授時”建築等,出土陶蟠龍盤、土鼓、鼉鼓、特磬、玉器(璧、琮、鉞等)、銅鈴、彩繪木器等禮制文物,各方文化因素在此匯聚,有學者認為即“堯都平陽”所在。陜西神木石峁遺址發現以多層砌築的“皇城臺”為核心、面積達400萬平方米的三重石構城址,社會形態上王權與神權並重(城墻砌石雕獸面、嵌玉器),具有濃厚的軍事色彩,出土目前已知最早的骨簧、算籌和數以萬計的骨針(生産和分配中心)。
陜西石峁遺址皇城臺
陶寺文化 玉神面
距今3800年前後,中原地區形成了更為成熟的文明形態,並向四方輻射文化影響力,成為中華文明總進程的核心與引領者。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發現由殿堂、庭院、廊廡、大門組成的宮殿基址、“井”字形道路及鑄銅、制陶等遺存,出土了已知最早的青銅容器(成組青銅禮器)、銅鑲玉(石)製品和多種作物遺存,學者認為是“太康居斟鄩、羿亦居之,桀又居之”的夏朝中晚期都城。值得注意的是,二里頭文化的玉璋、玉刀、陶盉、嵌綠松石銅牌飾等禮制用器,對外廣泛傳播,實為中原社會政治禮儀、制度、思想的播散,開啟了以中原地區為主導、整合各地文明的歷史進程,中華文明進入王朝時代。
二里頭文化 七孔玉刀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實證了中華文明“多元一體、兼容並蓄、綿延不斷”的總體特徵。研究表明,中華大地上早期各個區域文明相互交流,逐漸融合,形成共同文化基因,為統一多民族國家誕生奠定基礎。距今6000年左右,隨著中原地區仰韶文化彩陶擴散,中國東部廣大地區聯結在“早期中國文化圈”內;距今5000年以來,長江、黃河流域的文化聯絡日益緊密,良渚文化北進、大汶口文化西漸、屈家嶺文化北上,形成相互作用的文化共同體;距今4500年以後,在各地區文明競相發展和激烈碰撞中,中原地區積極吸收有益文明因素,呈現出率先發展的趨勢,原産于西亞的小麥、黃牛、綿羊、冶金術傳入我國,豐富了中華文明的內涵;距今約3800年,以二里頭文化為中心的廣域王權國家成為“最早的中國”,文化廣泛匯聚與輻射,併為商周社會所繼承。在這一過程中,逐步形成中華文明的主體內涵和核心基因,如天人合一、祖先尊崇、奮進精神、和合思想、禮儀制度等,以及玉為貴、龍圖騰、銅藏禮等物質文化象徵。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提出了文明定義和認定進入文明社會的中國方案,即:(1)農業、手工業生産發展,出現了複雜的社會分工;(2)階級明顯分化,形成了規範社會等級、秩序的禮儀制度;(3)人口顯著增長和集中,産生了作為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都邑性城市;(4)社會存在著具有強制性的公共權力(王權),以及由其建立和掌控的區域性政體(國家),具有強大的社會動員能力和組織能力。這一標準與世界其他原生文明特點相契合,衝破了冶金術、文字、城市“文明三要素”的桎梏,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原創性貢獻。
下一步,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還將圍繞中華文明起源、形成、發展的基本圖景、內在機制以及各區域文明演進路徑等重大問題,繼續探索未知、揭示本源,組織多學科力量聯合攻關,不斷拓寬時空範圍和覆蓋領域,深入開展國際合作與文明比較研究,持續加強研究成果的宣傳、闡釋、轉化工作,力爭破解更多歷史之謎,進一步展現中華民族共同體發展路向和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演進格局,揭示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
“何以中國”展覽講述中華文明故事
為立足中國大地、講好中華文明故事,以中華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國”項目成果為重要內容,2022年,由國家文物局指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故宮博物院聯合全國29家博物館舉辦了“何以中國”文物特展。
展覽嘗試以意象化的表達,將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比作一條波瀾壯闊的大河,將文明的起源、傳承、發展比擬於河水的源、流、匯,展現多元一體、連綿不絕、兼容並蓄的文化特質,揭示中華文明的起源及發展的歷史脈絡、中華文明取得的燦爛成就、中華文明對人類文明的重大貢獻,概括而鮮明地呈示華夏大地何以中國、中華民族何以偉大、中華文明何以不朽。
展覽分為三個單元,三個單元下各設三節,合為“九章”。第一單元“源”,説“多元一體”,關鍵字是“生”,包括“地理·生業”(“天地之間”)“物産·生活”(“生作在茲”)“思想·生息”(“啟蒙奠基”)。從中國地理(地形地貌、周界聯絡)分析開篇,闡釋中華文明的生産力動因(農耕、織造、制陶等),以中國獨特的、延續至今的物質文化(青銅、玉器、瓷器、紡織等),揭示其中蘊含的哲學思想、價值觀念、制度體系,強調她們對於中華人文精神的滋養,並使我們成為“中國人”的源泉。特別展示以人為本、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強不息、和而不同、天下為公的民族性格的形成,以及統一多民族國家思想和制度的建構。此單元內容,主要講述中華文明的起源及早期發展,也即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的轉化和展示。
第二單元“流”,説“連綿不絕”,關鍵字是“和”,闡釋中華文明域內各民族間的交流融合、與域外文明的輝映互鑒、與自然萬物的對話互動,構建中華民族共同體(“血脈相依”)、人類命運共同體(“和衷共濟”)、地球生命共同體(“休戚與共”)的輝煌歷程。此單元內容,主要講述中華文明對人類文明的重大貢獻。
第三單元“匯”,説“兼容並蓄”,關鍵字是“民”,“本固邦寧”講民本,“格物維新”講民生,“匯流澄鑒”講民智,合起來就是:崇民本以固金甌,惠民生以格萬物,聚民智以成典籍。既集大成地展示中國古代科學技術、文化藝術成果,更鮮明地揭示一切文明歷史都由人民創造、人民享有、人民傳承。此單元內容,主要講述中華文明(基於民生福祉)的燦爛成就。
“何以中國”展覽還與《國家寶藏》節目相結合,舉辦了集土儀式,選取紅山、良渚、陶寺等30處代表中華文明發展歷程的遺址土樣,陳列于故宮文華殿前,與展廳內的文物相呼應,把展覽辦在中國大地上。公眾稱之為“大地的眼影”。
“何以中國”展覽好比一部可以走入的沉浸式電影,文物是劇中的演員,講述著中國故事,觀眾觀賞每一件文物,隨著劇情的發展,走過歷史長河,認識中國。
附錄:距今1萬年至6千年間中華社會圖景
中華大地上最早的人類已有大約200萬年的歷史(屬舊石器時代),後來連續演化並融合西來人種成分形成中華民族的先祖。
距今約1萬年前,中華大地進入新石器時代(即一萬年文化史),以磨制石器和燒制陶器為重要特徵,並伴隨著農業發展和定居生活,逐步産生小型村落、中心聚落、城市。
1萬多年前,稻作和粟作農業在中國南、北方分別起源。浙江浦江上山遺址出土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北京東胡林遺址發現世界上最早的粟(小米)、黍(黃米)。多地出現制陶和小型定居村落遺存。
距今8000年左右,“南稻北粟”兩大農業體系初步形成。河南舞陽賈湖遺址發現內裝石子並有契刻符號的龜甲、最早的釀酒坊、最早的樂器——骨笛。浙江蕭山跨湖橋遺址發現已知最早的獨木舟、漆弓和骨耜。距今約7000年前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已運用榫卯技術,建造大型(栽樁架梁鋪板)幹欄式房屋。這一時期,手工業發展,制陶技術進步,各地相繼出現玉器,村落數量增加、規模擴大。
距今約6000多年,南、北方都已是典型的農業社會。仰韶文化以彩陶為顯著特徵,展現了母系氏族社會結構和經濟、文化成就,山西夏縣師村遺址出土4件石刻蠶蛹,河南濮陽西水坡遺址M45墓中用蚌殼堆塑龍、虎圖案。大汶口文化出土薄胎磨光黑陶高柄杯、白陶鬶等精美陶器,剔地透雕、鑲嵌等制骨工藝趨於成熟。這一時期,南、北農業交流傳播,原始信仰發展,社會階層分化,精神生活逐漸豐富,紡織、琢玉、髹漆、建築技術取得長足進步,一些地方出現大型區域性中心聚落(群)和最早的城市營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