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家文物局指導,國家文物局新聞中心、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博”數字文化藝術博物館(以下簡稱“央博”數字平臺)主辦的“何以文明——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成果數字藝術大展”再啟新程,正式上線“禮出東方”焦家遺址!一場關於焦家遺址的沉浸式體驗全新開啟!
“央博”數字平臺在“何以文明”大展中創造性地轉化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成果,復現陶背壺、彩陶罐、黑陶高柄杯、白陶鬶等10件珍貴文物。
陶背壺
口徑13.4、底徑11.3、高34.3-34.8厘米
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藏
陶背壺,出土于焦家遺址55號墓葬。陶背壺是黃河下游地區大汶口文化的特有器形,屬於汲水器,應是人們出行時背在身上的水具。為了緩解負載時壺身對人身背部的壓迫,背壺貼身一側的器腹通常按壓成扁平狀。至大汶口文化晚期,陶背壺的器形越來越小,逐漸失去實用功能,多數成為墓葬內的陪葬明器。
彩陶罐
口徑14、底徑9、高12.7厘米
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藏
彩陶罐,出土于焦家遺址57號墓葬。大汶口文化的彩陶受到中原地區仰韶文化的強烈影響,在中期達到巔峰,將實用性與藝術性相結合。焦家遺址的彩陶更有自己的特色,常以簡單的圓點、線條、彩帶、菱格、三角、平行線等構成組合圖案。這件彩陶罐周身裝飾的紅色大圓點極富特徵,猶如初升的旭日,顯得威嚴而神秘,可能是一件禮儀用具。
蚌刀
長9.6、寬1.5、厚0.3-0.4厘米
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藏
蚌刀,出土于焦家遺址55號墓葬。蚌刀呈不規則長條形,直背,刃端較薄。焦家遺址居民通過切鋸、打磨和鑽孔等方式,利用蚌殼製作蚌器。
黑陶高柄杯
口徑8.4、底徑6.5、高20厘米
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藏
黑陶高柄杯,出土于焦家遺址17號墓葬。高柄杯的杯身與杯柄連體製作而成,柄部瘦高。此種高柄杯再向後發展演變為龍山時代的蛋殼黑陶高柄杯,並分化出高低不等的多種形式。器形非常精巧規整,色澤漆黑光亮。高柄杯多出土于少數大、中型墓葬之中,顯然是一種高貴用品,應是一種標誌身份的禮器。
白陶鬶
口徑5.9、高18.3厘米
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藏
白陶鬶,出土于焦家遺址17號墓葬。陶鬶是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的代表器形之一,在焦家遺址中多有出現。頂部流口昂首向上,模倣鳥首的形神,可能是大汶口人的鳥圖騰崇拜精神信仰在器物上的反映。陶鬶是用來燒水或溫酒的容器,可與筒形杯、高柄杯等酒器組合使用,可能具有禮器的功能。
鏤孔折腹豆
口徑21、底徑14.7、高19.8厘米
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藏
鏤孔折腹豆,出土于焦家遺址204號墓葬。豆是一種古代食器,出現于新石器晚期,歷史時期繼續沿用,也有青銅或漆器的豆,成為禮器的一種。焦家遺址出土的豆造型多變,這個時期流行鏤孔豆,即在豆的圈足部位用透雕的形式作出不同形狀的鏤孔,使豆座看起來更加靈動剔透,與南方地區崧澤文化的裝飾風格十分相似。
綠松石墜
口徑長1、寬0.5-1、厚0.2-0.3厘米
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藏
綠松石墜,出土于焦家遺址57號墓葬。焦家遺址出土的綠松石器是史前玉器門類中的重要一環,出土數量多、風格特色明顯,具有典型的地域特色。綠松石器最主要的功能是用作裝飾品,以耳飾數量最多。綠松石可以彰顯擁有者不凡的身份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也承擔了禮制意義。
玉指環
外徑2、內徑1.6、高1.46-1.5厘米
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藏
玉指環,出土于焦家遺址57號墓葬。焦家遺址的大汶口文化玉飾種類全、數量多、形式穩定,治玉技術已趨於成熟。裝飾品是玉器的主要種類,其中玉指環光澤感極好,通體磨光,製作精良。焦家遺址代表了黃河流域一處極為重要的治玉和用玉中心。
骨雕筒
寬6.2-6.4、高4.3厘米
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藏
骨雕筒,出土于焦家遺址17號墓葬。骨雕筒是截取動物肢骨的部分骨節製作而成的,是大汶口文化的典型器形之一。這件骨雕筒顏色泛白,筒狀,中空,橫截面呈橢圓形,器體中段表面有三道凸棱。通體磨光,上下截面平滑。
龜甲器
龜甲長15.4、寬10.4厘米;
小圓珠長徑1.2-1.5、短徑0.7-1厘米
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藏
龜甲器,出土于焦家遺址55號墓葬。龜甲器是大汶口文化墓葬中經常出土的一種特殊器物,其結構是將龜的背甲和腹甲扣合而成,背部有鑽孔。空腔內部放置數量不等的蚌珠、石珠,晃動時可以發出有節奏的聲響。關於器物的功能,一般認為它們是巫師進行巫術活動時所持的法器,或是用於占卜的工具。
焦家遺址,“禮出東方”,驚艷世界。“央博”數字平臺“何以文明——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成果數字藝術大展”誠邀您啟程探尋答案,進入大展切身感受焦家遺址的無窮魅力,在文物中尋找屬於焦家遺址的文明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