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講話 | 兩岸交流 | 兩岸有關法律法規 | 台灣歷史   返回首頁>>
胡錦濤就新形勢下發展兩岸關係提出四點意見:
第一,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決不動搖。
第二,爭取和平統一的努力決不放棄。
第三,貫徹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方針決不改變。
第四,反對“台獨”分裂活動決不妥協。
>> 歷史講話
>> 台灣往事
    系列專題片《台灣往事》第一次以客觀的筆觸、詳實的史料和珍貴的鏡頭,介紹了台灣同胞從1895年到1945年間英勇抗日的歷史史實。當時只有350萬人口的台灣,竟有60余萬人在抗日鬥爭中英勇犧牲,平均每6人裏就有一個為國捐軀的抗日勇士。
更多>>>
    主題為“牽手未來、牽手希望”的海峽兩岸4000大學生大聯歡活動14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大宴會廳舉行。聯歡活動自始至終沉浸在和諧、輕鬆、歡快、親切的氛圍中,台灣學生表演了台灣少數民族舞蹈、弦樂四重奏等,大陸學生表演了男女高音二重唱《長江之歌》、古典舞蹈《俏花旦》等,兩岸學子還同臺合作演出了配樂詩朗誦《鄉愁》、大合唱《外婆的澎湖灣》等。兩岸學生還將共同製作的“祈福中國印”手模奧運紀念版贈送給了北京奧組委。最後,全場青年學子高歌一曲《我們都是一家人》大聯歡活動推向了最高潮。
    《反分裂國家法》充分體現了我們以最大的誠意、盡最大的努力爭取和平統一前景的一貫主張,同時也表明了全中國人民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決不允許“台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把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共同意志和堅定決心。這部法律的制定有助於反對和遏制“台獨”勢力分裂國家,促進兩岸關係穩定發展,維護臺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進入專題 >>解讀《反分裂國家法》
    “全面推進兩岸經濟交流和合作,實現兩岸直接、雙向、全面“三通”,既是大勢所趨,也是當務之急。兩岸合則兩利,通則雙贏”。20多年來,兩岸人員往來和經濟、文化交流已經達到相當的規模和水平,兩岸經濟互惠互利的效應進一步顯現,兩岸同胞共同利益日益擴大,兩岸經濟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光明前景正展現在我們面前。>>進入國臺辦新聞發佈會匯總
>> 岩松看台灣更多>>
  你去過台灣的故宮嗎?你想了解李敖、龍應臺、侯孝賢嗎?你想知道台北西門汀為什麼是時尚一組的聚集地嗎?7月11日起,《東方時空》特別節目《岩松看台灣》將帶你領略寶島台灣的風土人情。包括主持人白岩松、製片人劉愛民在內的4人小組預計將於7月8-19日訪問台灣,製作一系列全方位反映台灣的節目,客觀真實、原汁原味地向大陸觀眾介紹寶島台灣。>>進入岩松看台灣
 
 
 
 
>> 資料背景
>> 台灣問題由來
台灣歷史大事記 2003年大事記
台灣歷史大事記 2002年大事記
台灣歷史大事記 1988年─2001年大事記
1945年日本投降 台灣回到祖國懷抱
台灣光復之初 “光復”之旅很混亂
中國收復台灣始末 美英承認台灣是中國領土
中美英簽署《開羅宣言》 台灣光復
“光復”工作重點:推進“國語運動”
“二二八起義”是一場偉大的愛國民主運動
華夏兩岸溯古源 台灣海峽有座"東山陸橋"
台灣:中國東南沿海的天然屏障 海上交通咽喉
清朝統一台灣 台灣地方行政區劃的奠定
台灣——中國歷來的海防要地
考證:開發台灣第一人是來自祖國大陸
考古證實遠古時期中國大陸與台灣陸路相連
1800年前台灣是中國臨海郡的一個州
台灣海峽形成前已有部分大陸居民進入台灣
臺軍“黑蝙蝠中隊”折戟大陸
台灣海峽的搏鬥—“八六”海戰
關注台灣歷史:兩航起義的始末
>> 兩岸交流
台灣桂籍學子返鄉:“有機會一定再回來”
臺“陸委會”稱兩岸中秋節客運包機尚待協商
少林寺武僧表演團分兩批赴台灣授藝
連戰稱大陸贈臺大熊貓將先住台中再赴台北
蕭萬長談“兩岸共同市場”
西安科技産業前景吸引臺商
學者研討兩岸經濟如何整合
台灣高雄市鄉里長代表團湖南紀行
台灣青年廣東紀行
擋不住的台灣學生大陸求學熱
兩岸道教信眾聚會武當山
兩岸的對立與融合
石獅與台灣牽手 打造服裝産業名城
福州“海交會”台灣水果掀熱潮
兩岸新聞交流勢不可擋
大陸民眾何時能到台灣旅遊?
兩岸掀起互相研究熱
兩岸宗親 共修族譜
兩岸少數民族海南歡度“三月三”
北京奧神男籃在台灣颳起旋風
>> 涉臺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