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李紅:日前,150多位來自海峽兩岸的專家學者聚會在福建省福州市,參加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與閩臺區域合作研討會。建立兩岸自由貿易區和共同市場是研討會中專家、學者們最關注的熱點問題。那麼,什麼是兩岸自由貿易區?兩岸共同市場要如何建立?在這個過程當中,海峽西岸經濟區可以發揮怎樣的作用呢?請看記者發自福州的報道。
解説: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與閩臺區域合作研討會,以“理解共識、合作雙贏”為宗旨。全國政協副主席、臺盟中央主席張克輝、中央統戰部常務副部長梁金泉、福建省副省長王美香等出席了研討會。應邀出席的台灣專家學者有32人,包括周守訓、林澤田、高孔廉等台灣知名人士。與會專家學者普遍認為,這次研討會在國民黨主席連戰和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相繼訪問大陸並達成重要共識之後召開,可以看作是福建方面對這些共識的具體響應與行動,是閩臺乃至兩岸之間難得的一次學術盛會。國民黨籍“立法委員”周守訓説,推動建立兩岸共同市場是國民黨主席連戰訪問大陸的重要成果,因此,推動兩岸經貿交流,深化經貿領域的合作是當前重要的努力方向。
國民黨籍“立法委員” 周守訓:我覺得兩岸共同市場是這一次“連胡會”最重要的共識,是目前雙方可以找到的一個最大公約數,共同來針對未來人民最需要的經貿的開展,生活品質的提升,所能達成的一個最佳的共識,所以我們會持續往這方面來走。
解説:建立兩岸自由貿易區和共同市場,需要一個複雜的過程,台灣知名人士、中原大學客座教授高孔廉告訴記者。
台灣中原大學 客座教授 高孔廉:經濟整合最粗淺的一個形態就是所謂自由貿易區,也就是降低相互之間的關稅,那麼更進一步的話就是所謂關稅同盟,不僅相互之間的關稅稅率要降低,同時對外採取同樣的關稅稅率,這是第二個層次的,那更進一步第三層次就是共同市場,在共同市場這個層次之下,不僅商品的貿易能夠降低關稅,通關方便,同時在其它的生産資源裏面,包含資金,包含技術,甚至於有的地方包含人員的流動會比較方便,也就是説生産這些産品的因素也可以自由流通。
解説:高孔廉先生説,建立兩岸共同市場,是大陸和台灣區域經濟整合的重要過程。它的第一階段是兩岸自由貿易區,也就是兩岸在貿易上互相減免關稅,實現自由貿易。第二階段是達成關稅同盟,不僅相互之間減免關稅,而且要統一對外貿易的關稅。第三階段是共同市場,也就是在兩岸之間資金、技術、人員等所有生産要素可以自由往來。建立兩岸共同市場,可以更有效地應用兩岸的經濟資源,最顯著的效果就是可以增加就業機會,增加民眾收入所得,讓兩岸的經濟都有良好的成長率。
台灣中原大學 客座教授 高孔廉:組成這個自由貿易區以後,對於經濟成長率貢獻,大概都會在0.5個百分點到1或者2之間,那看這個經濟規模大小,那一般來説就會使得民眾的就業機會增加,或者是他的所得也跟著增加。
解説:專家學者分析説,建立兩岸自由貿易區和共同市場可以給企業界和民眾帶來極大的利益。金門酒廠實業有限公司在2004年9月進入大陸市場,在福建省設立了3家專賣店,專門銷售著名的金門高粱酒。金門酒廠營業部專員陳尚智告訴記者。
金門酒廠實業有限公司 營業部專員 陳尚智:我們從2004年9月到現在為止,我們一共進口了人民幣300多萬的酒品,現在銷售的狀況也是非常理想。只是還未達到我們的具體目標。
解説:陳先生説,由於進口關稅的原因,在大陸銷售的金門高粱酒,價格要比台灣的售價高出將近一倍。如果可以建立兩岸自由貿易區和共同市場,降低進口關稅,對金門高粱酒提升市場競爭力,佔據更大的市場份額有很大幫助
金門酒廠實業有限公司 營業部專員 陳尚智:因為關稅的問題,所以我們的銷售價格也沒有辦法降得下來。如果關稅的下降,當然會直接影響到我們的售價,也會直接影響到所有來消費的民眾,如果價格越低,當然消費的人民當然也是越多。如果下降15%到10%的狀況以下,我預估我們大概可以成長到20%到30%的一個狀況。
解説:建立兩岸自由貿易區和共同市場,需要兩岸同胞共同攜手,用智慧建立起完善的制度。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李非教授在研討會上做了《建立兩岸共同市場,促進閩臺經濟合作》的主題發言,對建立兩岸共同市場的發展目標、實施內容和推進步驟提出了基本的構想。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 教授 李非:共同市場、自由貿易區是發展方向,但是我們目前要做的是一些能夠操作的東西,就是優惠貿易安排,像我們現在開放農産品,甚至我想也可以開放部分台灣輕工業産品、工業製品,技術産品,低關稅或者是説免關稅的一種待遇,我想可以做,包括對兩岸的經貿往來做出一些政策上的優惠,投資的便利,以及各種各樣的安排。
解説:與會的專家、學者紛紛表示,建立兩岸自由貿易區和共同市場,當務之急是實現兩岸的直接“三通”。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 教授 李非:我們目前首先要突破的就是要能夠實現兩岸直接“三通”,這個是最根本的。你建立自由貿易區,你兩岸都沒辦法直接“三通”,你怎麼建立自由貿易區。
解説:台灣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潘錫堂教授表示,對實現兩岸直接“三通”,他們抱有樂觀的態度。
台灣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 教授 潘錫堂:兩岸共同市場的建立跟更大層面擴大兩岸的經貿交流,恐怕還必須建立在一個“三通”、直航的儘快落實,否則總是覺得就好像飛機少了一翼,少了一個翅膀一樣。我想目前我們是可以樂觀期盼的,為什麼呢?因為由連(戰)宋(楚瑜)的相繼訪問大陸,台灣民間的大陸熱已經掀起了一波熱潮,這股熱潮恐怕短時間內都很難去用行政機制或是公權力去踩剎車,去降溫。
解説:在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與閩臺區域合作研討會上,專家、學者們還就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地位作用、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中的閩臺經濟合作與互補、閩臺深層次農業合作、閩臺旅遊合作的形式與架構等多個方面展開了討論。很多專家、學者提出了在建立兩岸自由貿易區和共同市場的過程中,福建可以成為最早的試點區域。台灣中原大學客座教授高孔廉先生説。
台灣中原大學 客座教授 高孔廉:其實你可以把小範圍的地方先實驗,實驗看看,我們總是要保留優勢的地方,保留優點,去除缺點,閩跟臺,在地緣、在血緣、在文化,在很多的層面上面都有很密切的關聯,所以你要推動這個工作,我是覺得會比較事半功倍的。
解説:福建省地處台灣海峽西岸,與台灣一水之隔,更因為福建處於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這兩大強勁的經濟“發動機”之間,因而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由於70%以上的台灣同胞祖籍地都是在福建。所以自從1987年兩岸開放探親以後,閩臺兩地人員、經貿往來十分密切。截止到2004年底,福建省累計吸引台資企業8000多家,累計實際使用台資103億美元,佔祖國大陸吸引台資的26%,涌現出一大批像東南汽車、燦坤電器、華映光電等成功的台資企業。2003年,福建省提出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戰略構想,如今兩岸自由貿易區和共同市場的建立,更是讓福建站在了歷史發展的潮頭。福建社科院院長嚴正先生告訴記者。海峽西岸經濟區是指位於台灣海峽西岸的福建省廣大沿海地區,希望以便利的貿易政策、廣闊的投資領域、優惠的投資條件吸引台灣同胞共同參與建設,在自身發展的同時,也為台灣同胞提供更多的發展商機。
福建社科院 院長 嚴正:因為福建跟台灣,有著人緣、血緣、情緣、商緣、地緣,各方面的優勢,我們因為有這麼一些優勢存在,所以兩岸之間先在福建做試點,先在福建試行出口加工區、自由貿易港區、保稅區,這些方面的對接,搞一些自由貿易的試點,來推動一些貿易發展的政策,來推動一些相互減讓關稅,來推動一些貨物的自由往來,應該説對今後兩岸經貿發展,會起很好的推動作用。
解説:嚴正先生説,在與台灣地區的經濟合作方面,福建具有資源、勞動力和廣闊的市場等優勢,而這些正是台灣經濟發展過程中所欠缺的,而台灣具有資金、技術和國際營銷網絡等優勢又是福建所需要的,雙方的進一步合作可以最大化地發揮各自的優勢。福建與台灣在製造業、電子産業,服務業以及農業等産業方面都有很好的合作基礎。參加研討會的專家、學者預言,如果以海峽西岸經濟區作為建立兩岸自由貿易區和共同市場的試點區域,福建經濟未來的發展將不可限量。
台灣知名人士 周守訓:從閩臺這樣一個經濟特區來做起的話,對於未來的共同市場,其實是有立刻的功效,不管是在未來一些政策的持續開放、獎勵投資的更持續地賦予的話,其實我反而預料有一天閩臺的經濟交流反而會甚于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
解説:研討會上,專家、學者的話題從連宋登陸談到最近兩岸落實連宋與大陸達成的共識,從台灣農産品直航零關稅登陸福州談到提升閩臺區域經貿合作,海峽兩岸的專家學者們此時顯得格外興奮,仿佛已經看到了可以預見的明天。
主持人:無論是海峽兩岸自由貿易區還是兩岸共同市場,兩岸專家、學者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美好的未來兩岸經貿畫面。而在這個過程當中,海峽西岸經濟區由於所處的獨特地理位置,都將發揮重要的作用。好,感謝收看今天的《海峽兩岸》,下期節目我們再見。(編導:王海濤 攝像:張宇)
責編:王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