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蕭萬長談“兩岸共同市場”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6月24日 18:22 來源:CCTV.com

  主持人 李紅:近日,在西安舉辦的“2005海峽兩岸科技産業論壇”期間,《海峽兩岸》記者就兩岸經貿關係的現狀和發展等問題採訪了國民黨前副主席、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的董事長蕭萬長先生,請看記者的報道。

  解説:

  2005年6月14日晚上,蕭萬長與60位臺商一起到達西安。現年66歲的蕭萬長,台灣省嘉義市人,台灣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畢業,在他30多年的從政經歷中,蕭萬長幾乎全程參與了台灣經濟政策的制定,先後出任台灣經濟部門負責人、大陸事務部門負責人和行政部門負責人。2000年,蕭萬長與連戰搭檔,參家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2000-2005年任國民黨副主席,今年3月請辭,由於他為人態度謙和,又經常面帶笑容,因此在政界被稱為“微笑老蕭”。

  字幕: 主要從政經歷:

  台灣“經濟部”部長(1990-1993)

  台灣“大陸事務委員會”主委(1994-1995)

  台灣“行政院”院長(1997-2000)

  國民黨副主席(2000-2005)

  記者:

  前一段時間你去過海南,然後現在又到了西安,據我所知好像你稍後還會去上海是嗎?

  蕭萬長:

  對,對,我這次還要到上海。

  記者:

  最近您到大陸的行程特別地頻繁。

  蕭萬長:

  對。

  記者:

  是什麼原因呢?

  蕭萬長:

  主要是因為現在兩岸的關係越來越密切,至少就經貿這個領域來説,是越來越密切。那麼我想這是一個機會,多到大陸來看看,然後也把大陸這一段時間整個經濟發展的一些轉變跟一些成果,都可以做一個非常實地的了解以後,然後帶回到台灣去,讓他們都參考。總而言之。大陸的經濟的崛起跟茁壯這已經是一個全世界都非常肯定,很重視的一個事實,那麼台灣更不能夠説不重視它。

  記者:

  我知道你一直秉持著“兩岸關係是以經貿為主軸”這樣一個理念,那您覺得最近兩岸關係出現了什麼樣一些新的跡象?

  蕭萬長:

  我覺得兩岸的經貿關係在“量”跟“質”上,都有變化,就“量”來説,它還是在繼續增長,就“質”來説,現在已經不是從過去那個傳統産業,或者是加工製造産業,現在已經可以説慢慢地轉型到,一個是高新産業,或者是服務業,金融服務這個産業,所以整個兩岸的經貿這種質量的轉變,我想又證明了我一向的看法,就是兩岸經貿的整合或者是一體化,這是不可擋的一個趨勢。

  記者:

  蕭先生,我想知道,作為一個財經經驗和行政經驗都非常豐富的您,您認為目前兩岸經貿關係還沒有實現正常化,它的障礙在哪兒?究竟為什麼呢?

  蕭萬長:

  台灣當局可能還是有它的顧慮,不敢太主動,不敢太積極,不敢太快速。但是我們現在要看到説,整個經濟的情勢,國際經濟也好,兩岸的經濟的情勢,亞洲這個區域經濟的情勢,是在朝一個“一體化”的這樣一個大潮流、大趨勢是這樣,如果是這樣的話,台灣應該要了解這個大趨勢、大潮流所在。我比較積極地想法就是説,那應該你有什麼顧慮提出來。然後大家雙方很誠意地來面對問題,找出一個雙方都能夠解決的方案出來,在這個做的時候,假如能夠更積極地把所謂直航、“三通”的問題也看在這些問題裏頭,可不可以做配套,一起來談的話,那我想這個意義就更大了。

  解説:蕭萬長説,他認為兩岸的經貿關係一定要正常化,而推動“三通”是兩岸經貿正常化的起點,若是兩岸無法順利展開“三通”,台灣的經濟發展與走向也將會發生很大的困難。而台灣若要在經濟上圖謀發展,應借重大陸的腹地與市場。

  記者:

  可是你剛才談到(台灣)當局有自己一些的考慮。據我所知在談到“三通”、直航這個問題的時候,當局也曾經因為所謂“安全”這樣的理由,來拒絕“三通”,拒絕直航,就説會影響到台灣的安全,對此您怎麼來看?

  蕭萬長:

  如果你説完全為了安全,然後就不要外來的旅客,那我想,安全也不是只有大陸的旅客去會有安全(問題),其它的地區旅客去也一樣會有安全的顧慮啊。所以這個安全是你“政府“該做、你當局該怎麼做,這是你該做的。不過歡迎(大陸)遊客到台灣觀光,這已經也變成,不但是它“政府”自己説它的政策,而且是台灣的民間更希望做到的,所以像這種事情,我不覺得説就是用一個安全,這麼樣一個簡單地理由,就能夠説把它排斥,如果這樣講,我必須問了,當年這個“春節包機”為什麼就沒有這個顧慮呢?我相信也應該要有顧慮才對,但是顧慮之下,但是你也要讓它可行了,也讓它做了,只是它不是一個定期性的,它也不是常設性的,那既然你有開始,那你就從開始那個經驗,那樣一個案例子,你自己去看,要怎麼樣來加強這些措施,我是一再地主張我們要建立“兩岸共同市場”,這樣一個未來的願景和目標。

  解説:

  蕭萬長説,台灣從“兩岸共同市場”的實施中所獲效益遠比大陸多。據初估,“兩岸共同市場”成型後,對台灣GDP增長的貢獻為0.41%、進口增加4.47%、出口增加1.92%;至於對大陸GDP的貢獻僅約0.01%、進口增加3.63%、出口增加3.17%,很明顯,台灣的獲益遠大於大陸,且獲益可能會逐年增加。

  記者:

  蕭先生,我們都知道您在1995年的時候提出過一個“兩岸共同市場”理念,您覺得現在兩岸這樣一個共同市場建立起來了嗎?

  蕭萬長:

  我是在1995年,曾經提出一個把台灣發展作為“亞太營運中心”,那麼當時我這個目的就是説,我希望如果那樣的一個大的所謂的經濟的規劃,能夠實現的話,那“三通”很快就可以做成,台灣跟大陸之間的經貿的結合就會加速推動,所以我以當時的一個構想,是這樣的。但是後來因為政治環境的影響,所以一直沒有辦法實現,到2000年我退出公職了,我離開公職以後,我就在2000年年底我開始思考,我們兩岸恐怕要開始往建立“共同市場”,這樣一個理念,這樣一個願景做努力,所以我在2001在成立了“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我也非常欣慰就是一個多月前,國民黨的連主席,連戰先生到大陸來訪問,跟我們共産黨的總書記、胡總書記,錦濤先生兩個人達成五點共識裏頭,第三點就提到“要建立兩岸共同市場”。所以這樣就已經,把我四年來我一直在努力的這個目標,現在總算有一點點的曙光出來,所以我希望這樣的曙光出來以後,那就開始進入大家更具體地來討論怎麼樣實踐,怎麼樣來推動“兩岸共同市場”。

  記者:

  那麼“兩岸共同市場”究竟是一種非常熱絡的經貿往來形勢?還是一種制度化的經濟合作的機制呢?

  蕭萬長:

  必須要建立一個制度,建立一個常規,這樣一個常規的制度,我覺得就要有一個所謂的願景,要描畫出來,這個規劃、或者是可以描畫出來的願景就是“兩岸共同市場”。

  記者:

  那這個“共同市場”的建成有一個標誌嗎?就是什麼時候我們知道,oK,現在“兩岸共同市場”建立起來了?

  蕭萬長:

  這個不能有時間標誌,它是説你要朝這個目標,這個目標是什麼?你要把它定出來,清楚以後,然後要分階段,分哪幾個階段來推動,每一個階段你要達到什麼目標以後,然後進入另外更進一步整合的這個階段,然後這樣子來推動。

  那我覺得現在第一個階段就是我剛剛講的,要讓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建制化,我個人的看法,一個指標性的突破,就是“三通”,所以如果我們要開始要朝“共同市場”(發展),我相信我們兩岸的學者、專家、跟企業界的朋友,大家就要坐下來好好談了,我們是哪些項目,具體的項目我們要推動,推動到這些項目,通通都做好了,然後就變成了建立一個制度出來了,建立這個制度就開始兩岸正常地交往、對話。

  第二個階段我們要做的是什麼?我的個人的看法就是要創造一個彼此優惠的措施,給予優惠,比如關稅要減讓了,非關稅要減納了。非關稅要很多地便利,這個措施在做了,這個就已經相當於FTA或者CEPA,那這個階段做好以後,大家再覺得彼此這樣一個階段,那這個階段做好以後,再進一步地,大家有這樣一個好,要進一步地來加強彼此的合作關係的話,那就要從租稅了。或者是説貨幣了。或者其它的這樣關稅同盟了等等,把它再做,這個就已經是“共同市場”了,要那個時候,兩岸之間的人員、貨物、資訊還有資金,技術、服務的交流是一個自由地流動。

  記者:

  如果這個真的建立起來應該兩岸都是很有好處的,可是在推動的過程中,在這三階段的過程中,我們覺得似乎民進黨的政策還是蠻保守的,人為設立很多限制,對此您是怎麼看的?

  蕭萬長:

  我覺得台灣的經濟,首先就是要讓經濟歸經濟,政治歸政治。

  記者:

  你的意思是不能讓政治去阻礙經濟的發展?

  蕭萬長:

  所以政治不能干擾經濟,這是第一個大的原則;第二個就是經濟讓專業的人來處理,如果沒有專業的人,聽專業人的意見;那第三個,就是台灣的經濟,它已經發展到一個非常開放,自由這樣的一個經濟的體系,在這樣的情形下,你政府只能順勢而為,而不能逆勢操作,這是我的(觀點),具體的更講一點就是説,如果市場機能説,台灣的企業界想要我們大陸做,想要到大陸來投,你不應該干涉,不應該阻撓。

  記者:那你以後有什麼打算。

  蕭萬長:盡我微薄之力,推動兩岸共同市場。

  記者:

  好,蕭先生,謝謝你接受我們的採訪,謝謝。(編導:柴璐 攝像:李軍 雷昊)

責編:王京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