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新的養雞場,距離玉米地只有一墻之隔。李東請來縣裏的動物防疫檢疫部門的專家,他們説李東忽略了一個大問題。
李東:打防疫針的來看,説周圍環境不行。離農戶太近,空氣不好,旁邊有菜地,正好五六月份,他們地裏打農藥,空氣飄過來。
2010年初,李東抵押了父親的房産,把養殖場搬到了天山腳下。
李東:我那個地方是最合理的,附近沒有人,沒有種地的,山區空氣也好,旁邊一個大河,河道就是天上流下來的雪水,雞直接喝那個水,那個水裏面純粹沒有污染,一點污染都沒有。
2010年底,李東的雞場共出欄5萬隻雞,他還成立了合作社,並且對社員的養殖環境有嚴格的要求。
李東:正規的選址標準是五公里之內不能有養殖場,不能有養雞和養羊的場子,啥都不能有。
成立合作社之後,雞的出欄量一下子達到了15萬隻,這給李東的銷售,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1月4日記者去採訪的時候,一個做經銷商的朋友給李東打電話,説有家養殖場的雞賣不掉了,讓李東過去看看。這位經銷商告訴我們,他一有賣不出去的雞,都會給李東打電話。
崔順祿:找上像我們這樣的人,加上李總這樣的人,李總有銷路,我們起個中間作用,能夠把他們兩家聯絡起來。
然而,李東似乎對眼前這批雞的品質不太滿意。
李東:看,這的毛沒長全,翅膀下面的毛如果長全了,這雞就值錢了。
本來一隻雞的收購價是100元,但因為品質沒有達到李東的要求,他只好把價格再往下砍砍了。
李東:最近雞價掉了,這個雞要的價格有點高,划不來。
記者:你打算多少錢買?
李東:70塊錢買就可以。
崔順祿:他不給。
記者:70塊錢行麼?
崔順祿:他想多掙一點,他不給。
記者:他覺得多少合適?
崔順祿:他覺得80。
李東:因為現在市場衝擊啊,三黃雞特別便宜,你要是全都是好的,80塊錢就抓了。
崔順祿:80塊錢你就挑哪種,這個,這個,這個……
李東:抓。
崔順祿:80?
李東:抓。
即便這批雞的質量沒有達到他的要求,價格也偏高,李東還是收了。
李東:再喂一個月,一個月能漲二十。一個月吃也就吃十塊錢左右麼,還是有掙頭的。
為什麼同樣的雞,李東就能賣得掉,還能多賣20元?事情還要從2012年,李東賣出去的一批黑雞開始。
那一年,李東的黑雞在市場上,能賣到200元一隻。然而,他發現自己賺的錢卻越來越少。
李東:我的雞批發出去,給二道販子,二道販子加點錢,再讓別人吃上,我自己才得了二三十塊錢,錢全部讓販子掙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