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李東在縣裏看中了兩座廢棄的農房,準備擴大養殖規模,把每月雞的出欄量增加到2萬隻。李東的父親也抵押自己的房産證,準備多給兒子貸點錢,大幹一場。然而沒想到,一場災難卻突然降臨在了這個新的養雞場。
五月份的一天早晨,李東和員工像往常一樣,來到新的養雞場,準備把雞趕到院子裏放風。可就在他們推開雞舍門的一剎那,兩個人都楞住了。
周淑琴:早晨起來的時候,雞一看背光了,成批死掉了。
記者:成批有多少?
周淑琴:一車車總有五六十到六七十吧。
李東趕忙上前檢查——發現雞的渾身上下沒有一個傷口,也沒有疫病感染的痕跡。難道是養殖上出了問題?可員工周淑琴一口咬定,自己的養殖方法絕對沒問題。
周淑琴:按照書,每天的溫度咋調節,雞與雞的佔地面積、距離,都按照書上了,可是最後雞還是死了。
李東急了,趕忙去找縣裏的防疫專家,在雞身上,飼料裏,甚至喝的水裏找原因,忙活了一個多月,竟然什麼原因都沒找到!
李東:我們拿過去去解剖,檢查,很多人他也不知道為啥要死,好的就好着呢。
而這短短的一個月,死雞的數量越來越多。李東辛辛苦苦賺的錢,眼看就要賠光了。
閆軍:兩個眼睛眼睜睜看著,沒錢了,幾十萬就啪,沒了。
從最開始“六個月賺30萬”,到現在“八千隻雞死了一大半”,大喜到大悲的驟變,剝奪了李東最後的希望,也讓他的合夥人,多年的好兄弟閆軍,在埋掉那天的最後一車死雞後,無奈地離他而去。
李東:死的心都有了,還啥心情,好幾十萬賠掉了,不是説幾千塊錢,幾萬塊錢,好幾十萬賠了。但是前景一直看好到現在,想盡一切辦法,把我自己住的房子房産證拿去押給別人,借錢,還是養。
李東不想輕易放棄,他一定要找到雞死亡的原因。一天,一個經銷商説的話點醒了他。
李東:他就説,旁邊種的地打農藥了嗎,我説打了,打農藥你想啊,空氣刮過來,味得很,人都中毒,別説雞中毒了。
記者:當時給你們送雞苗的人這麼説的?
李東:對,他過來看了。墻裏面是我養雞的,旁邊就是玉米地。
記者:這一大片都是嗎?
李東:全部都是,全都是玉米地。
記者:颳風的風向是從哪刮到哪?
李東:新疆全都是刮東風,從西面刮到東面。
記者:那農藥正好刮過去。
李東:正好刮過去,我們也沒想到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