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復興時評:“日記門”濫觴凸顯社會失范與公正的斷鏈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16日 14:5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復興評論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作者:楊濤

    自年初廣西來賓煙草局長韓峰“日記門”出現並導致其落馬後,11月12日,網絡上再次出現“日記門”———事件的主角是湖北恩施州公安局副局長譚志國,日記內容稱,該主角涉嫌男女問題、權力尋租等系列問題。11月15日下午,恩施州政法委書記、州公安局長李雲開介紹説,譚志國本人已請求紀委嚴查,如果“若我有問題,願意接受黨紀國法的處罰!”(《重慶晨報》11月16日)

    倘若説,這個日記內容是真實的,那報料者從何處得來的這一日記,而且,裏面的情色與金錢交易也確實令人過於驚悚,有超現實的魔幻感;倘若説它不是真實的,那它為何描述的如此細緻,許多場景如此逼真,而且,先前在網上公佈的蘇州“日記門”和韓峰“日記門”也經驗證是真實的,這一日記就能逃真實嗎?不過,不管這一日記是不是真實,事實上,借助於網絡公佈各種情色內容、腐敗內容“日記門”的濫觴,本身已經證明,我們這個社會嚴重失范與公正的斷鏈。

    在一個文明和法治社會,可以想像的是,對於既充滿情色內容,又充滿腐敗內容更兼有個人隱私的真實日記,即使要達到反腐敗的正當目的,最好的方法也是將它提交紀檢檢察機關,讓相關公權力機關查證核實,這樣才能達到既能反腐敗又避免侵犯他人隱私,也能避免傷風敗俗;如果説,這樣的日記是虛假的,那麼是對他人合法權利的粗暴侵犯,也是對公眾的戲弄和蔑視,同樣是要受到打擊的。然而,在我們這裡,各種“日記門”不管是真是假,首先是引起公眾的狂歡,公眾寧願相信其有而不願意相信其無,甚至,公眾那怕是知道侵犯隱私也希望這種“日記門”越多越好;而公眾的偏好,則讓各種“日記門”的曝光者或者炮製者不斷地報料,讓全民陷入狂歡,以此達到自己正當或者不可告人的目的。

    並且,“日記門”的濫觴並不是孤立的事件,諸如官員財産被“公示”—-網民以官員的口吻公佈官員自身財産,或者以“二奶”身份來揭露貪官的事件層出不窮,並且每一次都是都能引發狂歡。網絡上沒有最悚人新聞只有更悚人新聞,沒有最瘋狂的網民只有更瘋狂的網民。

    這裡凸顯的問題在於,社會民眾已經不相信有清廉的官員存在,官民之間已然情緒化對立和共識破裂。“主流媒體”刊登在官員清廉為民的事跡,已然激發不了一朵浪花,甚或在某種情境下成為一種“娛樂”事件;但是,倘若從網絡論壇、博客那些“非主流渠道”甚或是小道消息中,關於官員腐敗、淫蕩等令人鄂然的消息,公眾不但會信以為真,而且,相信只有縮小而絕無誇大,公眾天然已經“逐臭”,仇官、仇富是一種時尚與潮流。

    公眾的“逐臭”是源於現實的醜惡,而他們支持將各種真實或者不真實的醜惡像潑大糞一樣張貼在網絡上,更是因為他們對於公正機制實現的不信任。立法包涵了太多的部門利益和既得利益,而司法受制于行政權力,行政則受制于長官意志,公正機制不斷地斷鏈。他們相信,只有將官員的醜惡張貼于網絡上,才能在輿論的監督下,實現些許公正。於是,他們原諒了在“日記門”中對於隱私的侵犯,甚至他們默許了一些人炮製一些新聞,因為他們相信網絡才能帶來正義,而他們又沒有能力分辨真假。對於公眾來説,為最大程序接近正義,與其禁止所有的“日記門”不如讓良莠不齊的“日記門”冒出。

    很明顯,如果我們社會不能建立官員從政、財産各種信息的透明化機制,公眾通過網絡等“非主流渠道”來窺視官員信息的興趣就不會消減;如果不建立公正的執法、司法機制,公眾通過網絡上來渴望實現正義的期待就不會消失。社會斷鏈不靠改革制度來修復,救濟沒有通暢的渠道,公正無法通過正當程序實現,那麼,甚至像360和騰訊這樣的“著名社會機構、體體面面的人物”也不走正道、不做紳士,借助於網絡來互掐,而“日記門”事件就更會不斷涌現,而公眾對於“日記門”的圍觀不可遏制。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