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復興時評:比“零資産”更雷人的是稻草人守門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22日 16:0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復興評論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作者:梁江濤

    昨日上午,市住房和建設局在其網站上公佈了《關於深圳市保障性住房申請人(復審合格)信息公示及提交終審資産證明材料的通告》(下稱《通告》),公示了福田、羅湖、鹽田、南山等各個區通過保障房復審的申請家庭(個人)名單。雖然已是復審公示,但市民們依然從這份名單中挑出了不少問題。(10月22日晶報)
 
  復審公示中竟然出現“零資産”,很雷人!根據記者的統計,在通過復審的6358戶中,家庭資産在5000元以下的申請家庭(個人)約為156戶,佔申請總戶數的2%,其中家庭資産為“零”的則共計37戶。家庭資産為5元、200元、300元的申請戶也不在少數,而這其中很多申請家庭(個人)具有穩定的工作和收入。還有申請者單位“查無此人”、住著豪宅申請保障房等現象。某種程度上,“零資産”等亂象的出現折射出申請人誠信缺失,也是整個社會誠信體系坍塌的一個縮影。政府的好政策遭遇如此“惡搞”,實在是令人五味雜陳,啼笑皆非。
 
  然而,比“零資産”更雷人的是“稻草人守門”。如果説半年前初審中出現“零資産”申請戶、高檔房主申請戶、公務員申請戶等無奇不有的怪象還情有可原,那麼,進入復審“零資産”等重現江湖就不能不催人發問,職能部門究竟在做什麼?為何民眾一眼就能看出邏輯不符、破綻百齣的問題,職能部門卻熟視無睹,依然故我?毋須諱言,職能部門馬馬虎虎、不負責任、無關痛癢、得過且過的慣性思維、公共服務意識缺失以及懈怠公務、冷漠民生的“衙門作風”,為一些申請人有恃無恐、弄虛作假的僥倖心理墊了底,也是不能從源頭上防範造假牟利、騙取保障房事件屢屢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 從家庭收入調查開始,強化監管者責任,嚴格對申請者的把關顯得相當重要。核查保障房享受者基本以審核申報材料為主,客觀上為“零資産”造成了可乘之機。應將職能部門人員的現場調查作為申請保障房的第一手資料,將調查數據的真實性、審核的準確性與經辦人員的實績挂鉤,調查者必須對調查結果及保障房申請與購買的全程負責。否則,依照政紀法規予以問責。同時,為確保調查的準確性和提升申請復核的效能,可將保障房申請資格的確定與核查委託給專門機構的專業人員去做,調查機構以信譽、專業人員以資質作為調查結果真實性的擔保,從源頭上遏止各種防不勝防的造假行為。

    為長效計,還需啟動保障房立法,以“零容忍”的態勢對類似于“零資産”的怪象予以追責。一方面嚴明責任,加大騙租騙購保障房的處罰力度,發現造假者一律駁回申請,將“冰凍期”延長;對情節嚴重的騙購行為予以處罰,曝光並列入徵信系統,直至追究刑事責任,另一方面建立嚴厲的追責機制,強化對審核不嚴、監管不力等懈怠行為的查處,提高違規成本,嚴防權力自肥、優親厚友。惟此,才能讓“零資産”這樣的怪事徹底“歸零”。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