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舒鋒:公租房打破戶籍限制是理性糾偏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26日 10: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千龍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廣州公租房供應對象將首次打破戶籍限制,被專家評價為“政策有突破,矛盾還不少”,這是是政府思路開始變通,也是從“紙上談兵”到落實施行的一個進步,不過,也有專家提出了“誰來建‘公租房’,如何持續供給?”的問題。

  不過,筆者更願意從國民待遇的角度來看待廣州公租房供應對象將首次打破戶籍限制。這是對長期以來形成的對外來工社會排斥的理性糾偏。

  道理很簡單,外來工長期以來是以“邊緣人”身份出現在我們面前,並且,所謂“低人一等”的習慣性描述中,恐怕就有着外來工難以和城市居民享有同樣的國民福利的遮蔽,甚至已經形成了一種集體無意識,認為是正常的、理所應當的。正因為如此,我們更要站在權利的立場上審視之。

  外來工階層是我國的一個特殊群體,他們在城市工作生活多年,但他們仍然無法完全地融入城市社會,不易取得城市戶口,不能和城市職工同工同酬,不能享受與城市居民同等的各種福利待遇。他們所遭遇的多重社會排斥不僅嚴重違背了社會公平原則,而且極大損害了外來工群體的權益,如此以來,廣州公租房供應對象將首次打破戶籍限制的權利張揚意味更為鮮明。

  無論對一個城市來説,還是對外來工群體而言,這都是一個雙贏的舉措,也驗證了社會的發展進步和文明程度。從一定意義説,給外來工同樣的享有國民福利的權利是歷史的必然。而筆者的問題是,如果我們承認社會流動具有必然性、承認外來工同樣為城市的發展貢獻了自己的青春的話,廣州公租房供應對象將首次打破戶籍限制的力度似乎還可以進一步加大,門檻還可以進一步降低。否則,即使在“廣州公租房供應對象將首次打破戶籍限制”的名義下,恐怕也是少數人的事情,對很多人來説只是一種“海市蜃樓”罷了。這當然與我們的期待公平和正義還有相當一段距離。

  每個公民,不論男女老少,不論從事什麼職業,不論居住何地,不論是什麼身份,都能享受到國民待遇,那麼人們在流動過程中就不會遭受到歧視、排斥。唐鈞先生認為,社會排斥的産生歸因於游戲規則,為了使所有社會成員更平等合理地享有社會發展的成果,應該及時地調整社會政策,修改游戲規則。可以説,廣州公租房供應對象將首次打破戶籍限制就是游戲規則可以改變並且必須改變的例證。也只有在更多的游戲規則發生改變的前提下,外來工才不至於遭受到來自方方面面的排斥和歧視,更不是成為孤立無援的群體游離在社會的邊緣。由此,外來工的青春何以安放的追問將成為“故紙堆”。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