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鄧海建:石油壟斷企業救不了中國經濟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16日 08:5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揚子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9月14日,國務院國資委原主任李榮融在達沃斯論壇上表示,某些行業出現壟斷是正常的,“如果沒有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這3個石油企業,中國經濟早亂了”(9月15日《成都晚報》)。

    客觀地説,李榮融説的也是實話,行業壟斷是自古而然的事情,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演繹到最後,必然會走向一定程度的集中與壟斷。再説,對於關係國民經濟命脈的行業和部門,國家掌控好門檻,知根知底,邏輯上説,也是經濟安全的需要。我以為:李榮融的此番坦誠之言,最大價值在於對壟斷的識見——“某些行業出現壟斷是正常的”——而猶記得去年9月份,中石化總裁做客人民網強國論壇時,對坊間詬病的壟斷説法高調辯稱,“不存在高額壟斷利潤”。

    “沒有三桶油,中國經濟早亂了。”這個論斷雖然鏗鏘,咂摸一下,還是很有詭辯的意思:一者,沒有石油,中國經濟是無可想象,但這並不等於“沒有三桶油,中國經濟必亂”,道理很簡單,因為石油市場是客觀存在的,沒有“三桶油”,還有“三瓶油”、“三斗油”,因此,具體到某個石油企業而言,公眾不需要對其感恩戴德;二者,“三桶油”的支柱地位是政策賦予的,而不是市場角逐來的,這些年,為了“三桶油”的盆滿缽滿,眾多民營油企黯然離場、公共財政勒緊褲帶為其包紅包、送溫暖——這些沉沒成本,最終促成了中石油累年成為“最賺錢公司榜單”上的驕人位次;三者,即便“三桶油”保障了中國經濟平穩是個理性判斷,我們也當看到,國家和人民待“三桶油”並不薄,薪資福利就不説了,先是中石化集團辦公大樓“天價吊燈”引發社會強烈爭議,隨後中石油陷入“行賄案”和“團購房”迷霧——星星點點“不差錢”的跡象,已經足夠對得起其為國民經濟所作出的“貢獻”。

    壟斷有功,不等於不壟斷不成活。“三桶油”這些年之所以備受指責,其實並不是在於其壟斷地位,而在於壟斷之實下種種乖戾的表現:譬如截至6月30日,中石油實現凈利潤653.3億元,同比增長29.4%,其中勘探生産和煉油化工兩大板塊盈利出現一漲一跌局面。挖油穩賺、煉油常虧,經營上的“藝術”令人生疑。此外,油價形成機制也是個老難題,追漲不追跌、哭窮要補貼,難免招致“與民爭利”的嫌疑。

    都説油企壟斷是安全之舉,但實際上很多國家的油企恰恰是民企當家,雖然不是利潤上最賺錢,但資本利潤率絕不輸于我們的“三桶油”。據説,美國曾出於戰略考慮要將石油企業國有化,但最終未能實現——重要原因在於美國要去別國開發石油,而很多國家都不會歡迎外國的國有企業控制本國的戰略資源。

    作為悲劇演員,“三桶油”向來都是賣力演出,但奈何狗仔眾多,大家對其喜劇化的生活瞭如指掌,演技再好、忽悠再強,也終究不能“感動中國”。(江蘇 鄧海建)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