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丁永勳:李榮融為壟斷大唱讚歌,令人費解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16日 08:5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在9月14日的達沃斯論壇上,原國資委主任李榮融為壟斷國企説了不少好話,其中一段讓人印象深刻:一個國家處在不同階段,私有化的程度不同,國企呈現出的形態、採取的措施就是不一樣的。在某些行業出現壟斷是正常的。比如,中國的三大石油公司佔了市場份額的90%,如果沒有這三家公司,中國經濟早就亂了。(9月15日《北京商報》)

    李榮融這番話,很明顯是在為壟斷企業“表功”,他還舉例説,在2008年的國際原油價格上漲中,中石化和中石油為國內市場價格補貼虧損了1680億元,因為國內油價改革沒到位,如果放開壟斷,國際上漲價,我們也漲價,社會難以承受。由此可見,三大石油公司不僅功勳卓著,還作出了巨大犧牲。問題是,為何壟斷企業如此“勞苦功高”,公眾卻並不怎麼領情?

    顯然,李榮融在為壟斷説好話的同時,也等於承認了壟斷的存在,此前,李榮融曾多次表示,石油、電信、電力等行業不存在壟斷,因為已經基本形成了多家競爭的格局。顯然,李榮融修正了自己對壟斷的認識。並不是獨此一家、別無分號才叫壟斷,準入不公平、不正當競爭、多家企業搞價格聯盟,也是壟斷的典型特徵。

    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就會産生壟斷。壟斷有兩種,一種是行政權力主導下的壟斷,一種是因為獨有的技術和資源優勢形成的自然壟斷,後者的代表如微軟公司,而我們的壟斷國企,基本上屬於前者。不管哪種壟斷,對營造公平的市場環境,都是不利的。因此,哪怕是微軟這樣的私營企業,也要受到嚴格的反壟斷審查,甚至多次面臨被拆分的危險。而權力主導下的壟斷,更需要逐漸打破。進一步放開行業準入門檻,創造更加公平的市場環境,也是中央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要求。

    近年來,石油、電信、電力等壟斷國企,企業規模和盈利能力增長迅速,世界500強中,國企的身影也越來越多。但是,這些漂亮的業績,是建立在國家鉅額補貼、普通消費者付出更多代價基礎上的,我們的油價,總是漲多跌少,寬帶上網資費水平相當於韓國的124倍,通信費也差不多是世界上最高的。壟斷帶來的不是更多實惠,而是昂貴的公共服務,怎能要求普通百姓信服和接受?

    壟斷造成的危害,還體現在對民營企業的擠出效應。大大小小的民營企業,是一個國家創新活力的主要來源,也是吸納就業的主要力量。但是,阿裏巴巴、騰訊等民營企業雖然做得生龍活虎,但民企500強的全部利潤加起來,也抵不過中石油和中移動的利潤總和。這不能説跟壟斷無關。李榮融一邊強調“政府的職能就是營造公平的市場環境”,一邊為壟斷大唱讚歌,令人費解。

    其實,中央對壟斷行業改革一直很重視,6月底,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切“實向民營資本開放法律法規未禁止進入的行業和領域,加快壟斷行業改革,鼓勵民營資本通過兼併重組等方式進入壟斷行業的競爭性業務領域。”

    退一步説,我們姑且接受李榮融的“特殊階段説”,承認某些壟斷是正常的。比如,石油、電信重要行業,除了提供基本的産品,還可能涉及國家的能源戰略、公共安全;或者確實有一定的技術門檻,比如,海洋採油這種高精尖的活兒,並不是隨便一個小企業都能幹的。換句話説,有些壟斷可能確有必要,也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壟斷者也不是那麼好當的,必須承擔更多的責任。尤其是我們社會主義的國企,理論上屬於全民所有,國企管理者只有保管和經營的職責,理論上也不該自肥,應該慎談“功勞”,多講“責任”。

    壟斷國企的社會責任,不能只體現在發生重大災害後捐款的慷慨上。無論在真正提高生産效率、自覺追求創新,進而實現國有資産保值增值上,還是把全民“公益”放在企業“私利”上,要做的功課還多的是。不僅不能因壟斷地位算計百姓,反而應自覺拿出更多收益和紅利由全民共享,為消費者提供更便捷、低價的服務。顯然,在上述這些方面,我們的壟斷國企都還遠遠沒有到“表功”的時候。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