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妮天健:要開門就請馬上開吧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08日 14: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違背民意的公共政策,只能損害群眾利益,收到適得其反的效果。

    三合莊村是昌平首批實施社區化管理的村莊之一,8月初,在與鄰村七里渠村交界的地區,建起了一道十幾米長、3米高的磚墻,封堵了連接兩村的路。這一封,封死了七里渠村300名學生的上學路,逼得孩子們不得不翻越十幾米高的土坡,才能前往學校就讀。當然,孩子們也可以繞路,但這一繞,就是四五公里遠。

    在這裡,出現了一組數字:3米高墻、300名學生、十幾米長的墻、十幾米高的土坡、四五公里的繞路。此外,新聞中還有一些數字:十幾歲和6歲的學生、“山路”旁近5米高的陡坡、原來從家到學校只需要七八分鐘等。

    透過這些數字,人們能感受到的,既不是“為在村裏居住的本地人和外地人提供更好的服務”,也不是“為了孩子們的安全”,而僅僅是為了村莊封閉管理的需要。新學期開學後,學校負責人也向相關部門反映了這個情況,卻並無結果。這説明,在相關部門眼裏,只有封閉管理的形式,沒有孩子們的安危。

    對高墻擋住300名孩子上學路,相關負責人説,建了圍墻後,孩子們上學雖然不方便,但可以採取其他方式解決問題,比如校車接送,或者由家長接送。用一句俗話評價這種説法,那就是“站著説話不腰疼”。無論是校車接送,還是家長接送,不但人為製造了不方便,而且增加了家長的負擔,有什麼必要呢?

    既然村莊要實施封閉管理,這道高墻可能有必要建,但在建之前,為什麼不能考慮一下居民的利益?在這道高墻上給孩子們開道上學的門,究竟有多難?公共政策的推行,必須要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必須要首先考慮群眾的切身利益。否則,違背民意的公共政策,只能損害群眾利益,收到適得其反的效果。

    昨日,昌平回龍觀地區辦事處和三合莊村委會人員研究,決定在封路圍墻上開一鐵門,方便學生通行。這扇大門定時開放,將由學校負責管理。既然這樣決定了,那就馬上破墻開門吧。孩子們少走一趟“山路”,就多一份安全保障。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