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洪信良:27歲買房,只因喪失了慢的自由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01日 08: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錢江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有人稱現在的中國為“急之國”,追問中國人為什麼喪失了慢的能力。的確,從經濟水平、生活方式等方面來看,現在的中國還真似狂飆突進,與之相應的便是心態上的急躁、急迫、急煎煎、急吼吼、急三火四、急急巴巴,幾乎所有帶“急”字的詞語都成了時代劇本的最佳臺詞,就像有一隻手不經意按下了時代劇的快進鍵,劇中人集體得了急躁綜合症。

  近日,一則北京首套房貸者平均年齡只有27歲的消息,惹來眾説紛紜,在北京房價連續三年不斷高企之時,年輕人紛紛“出手”買房,比發達國家要快一代人的時間,如日本和德國為42歲。這看起來真夠急的,大有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的緊迫感。中國人現在見面不説“吃飯了嗎”,改説“買房了嗎”,由吃飽到住好,是大大前進了一步。

  不過,與其説人們喪失了慢的能力,不如説人們被迫喪失了慢的自由。那些27歲的年輕人,有幾個人買房出的是自己的“手”?北京二手房辦理房貸的平均成交房價為169萬元,有人依首次購房且購房面積在90平方米以下的利率優惠條件,算出每月的還款金額就高達9004元。可想而知,那些年輕的“業主”是父母乃至祖父母的手托起來的。要不是出於結婚、上戶口等現實需要,以及怕出手晚了永遠買不起房的憂慮,誰會願意過“一家人供一套房”的苦日子呀。這又怎麼能怪他們“急”呢?

  中國古代形容一個人最落魄的話是“上無片瓦,下無寸土”,而現代無房者、蝸居族的黑色調侃是“連個衛生間都買不起”。能暫時做穩房奴的年輕人還是幸運的,畢竟還有很多人想做房奴而不得呢。而在房價大潮一浪高過一浪,由一萬元時代、兩萬元時代迅速突進到三萬元時代,在看不到落潮希望的內心掙扎中,他們的“急”實在也是迫不得已。甚至可以預計,只要國家沒有供應像有些國家那樣足夠的廉租房,購房者的平均年齡還會往下降。

  在阿爾卑斯山上,路旁有塊指示牌上寫著:“慢慢走,欣賞啊。”人生是需要有慢慢走的良好心態的。中國本是一個被某些西方學者形容為“缺乏時間觀念”的民族,古典審美的最高境界是“靜穆”,但現在似乎“脫胎換骨”了,這種變化是轉型時期社會各種結構不穩定的結果。在購房者唯恐不能及時“跟進”的焦慮中,希望政府的調控之手能把像春天的風箏一樣高飛的房價拉下來。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