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易艷剛:政績觀讓開發商鑽“空子”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25日 10:4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在城市建設熱潮中,一些歷史文化名勝古跡有的倒在推土機下,有的則“減肥瘦身”,莫愁湖就是其中之一。記者調查發現,大量臨湖而建的高檔商品樓和豪宅將莫愁湖變成了富人們的“私家花園”,不斷遭到填埋的湖區也越來越像“城市洗腳盆”。對此,南京市旅遊園林局表示,現在旅遊景點做到哪,開發商跟到哪,是在鑽政府空子。(8月24日新華社報道)

    莫愁湖的遭遇並非個案。據媒體此前報道,杭州西湖沿線大量景區被四十多傢俬人會所圈佔獨享,雲南洱海的情人湖則一度被林立的別墅群所取代,南京中山陵地區修建了大量別墅和高爾夫球場,武漢東湖的房地産項目也在爭議中上馬。

    凡此種種,如果僅以“開發商鑽政府空子”來解釋,顯然有些蒼白。所謂的“空子”,究竟是指房地産項目審批程序原本就漏洞百齣,讓開發商們有了可乘之機?還是指相關職能部門的工作人員沒有抵擋住開發商“銀彈公關”的誘惑,主動迎合開發商的逐利需求,人為地創造了條件?

    需要提及的是,這些項目都並非違章建築。在當前的土地使用制度下,地産項目的立項、審批、實施、驗收,幾乎每一個環節都少不了政府部門的身影。尤其是莫愁湖、西湖、中山陵等歷史文化地域的城建開發,與一般的城市規劃相比,更應綜合考量、小心求證,稍有不慎就會將一地一景的文化氛圍破壞殆盡。遺憾的是,屢屢傳出的填湖建別墅、毀林開發豪宅、破壞文物古跡搞地産開發的新聞中,那些開發商都仿佛有“通天”的本事,總能夠順利地從政府部門手中拿到批文。

    因此,即便“開發商鑽政府空子”一説成立,究其因,問題也與某些地方政府短視的扭曲政績觀有關,再加上相關職能部門及一些官員的不作為、少作為、亂作為甚至腐敗亂法,自然會給一些膽大妄為的開發商留下違規作業的機會。

    正如江蘇社科院院長宋飛林所分析的那樣,地産商破壞風景名勝搞開發,瞄準的是這些地塊的升值潛力;而地方政府“縱容”地産商,則與政府部門急於發展地方經濟有關,是一種短視的政績觀在作祟。畢竟,在土地財政唱主角的大背景下,在一些官員看來,能在最快的時間內創造GDP才是“王道”。

    只不過,在這樣的開發模式下,開發商賺得盆滿缽滿、地方政府的銀庫日益豐盈之時,受損失的是社會公眾的利益、地方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原本屬於公共資源的山川湖泊都變成“私人風景”,不可複製的景觀資源、歷史資源、人文資源一再毀損,而一小部分有錢人對資源和生態環境的破壞,最終還得由公眾埋單。

    實際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並非天然的矛盾,作為城市的管理者,政府部門如果能著眼長遠,以更為宏觀的視野審視城市發展的未來,為一些文化和風景名勝留出足夠的“生存空間”,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多贏。從更高的層面上講,以一種可持續的眼光看待城市規劃和城市建設,才是真正對城市、對公眾、對未來負責的表現。而是否有能力不讓開發商鑽“空子”,是否有魄力敢於拒絕吃子孫飯的短視行為,是檢驗當地官員是否真正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一把尺子。

(易艷剛 原題:開發商可鑽的“空子”,短視政績觀“製造”)

更多 視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