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任孟山:“沒事”的奶粉何以成為公共事件主角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16日 09:3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任孟山 大學教師

  8月15日下午,衛生部召開專題新聞發佈會,通報“聖元乳粉疑致兒童性早熟”調查結果。按照官方的説法,綜合檢測結果和臨床會診意見,衛生部專家組評估認為,湖北3例嬰幼兒單純性乳房早發育與食用聖元優博嬰幼兒乳粉沒有關聯,目前市場上抽檢的聖元乳粉和其他嬰幼兒乳粉激素含量沒有異常。

  從社會管理和話語權威的角度講,官方説法應該是最準確、最權威、最讓人信服的信息。也就是説,如果沒有新的更有説服力的案例以及更為科學的説法,這個事情就算是告一段落了。無論你我是否還心存狐疑,接下來的事情是對各個品牌奶粉用人民幣投票的問題,而不可能是以公權力所能決定的問題。在這個意義上來説,陷入雌激素漩渦的聖元奶粉算是已經“安全著陸”。

  但回顧整個事件,詭異的是“雌激素奶粉”何以如此迅速地發展成為公共事件?這是我們必須拷問的問題。

  從社會層面上來看,三聚氰胺造成的公眾對奶粉的心理陰影,具有相當大的負面作用。對於可能産生問題的奶粉,人們的心態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由此造成的社會氛圍意味著媒體與公眾抱有強烈的懷疑態度,這在某種程度上使得媒體與公眾都會忽視自身的科學知識局限,可能會有較為武斷的結論。食品安全關乎生命與幸福,在這一點上,政府部門和廠家不能苛責消費者和媒體。

  而相關廠家在事情爆出之後不是高調送檢,以求政府機構的權威聲音,而是高調要起訴媒體,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媒體與公眾的反感。這可以看作是一個操作技術層面上的問題。

  更重要的是,權威信息的出現因機制原因嚴重滯後,在一定階段時間內造成信息的紊亂。反觀事情發展之初,家長髮現問題之後,有關檢測機構不接受個人申請,加劇了事態發展,因為它延緩了公眾與媒體從權威機構獲得有效信息的進程。這是一個需要從制度建設層面進行解決的問題。此前,衛生部有關負責人對此的回應是,有些檢驗機構不具備送檢項目的檢測資質或能力;一些機構擔心樣品的來源,擔心有目的不純的送檢;還有一些機構怕承擔法律責任,不想介入糾紛等。

  從服務公眾與確保儘快消除安全隱患的角度講,在國家質檢體系中,應該建立“先受理,後轉交”的制度規定:即使沒有檢測能力,也應該收下個人的檢測申請,由該機構向其他有能力檢測的機構轉交或向衛生主管部門加以報告。

  政府各級負有監管職責的部門在食品安全問題的反應機制上應當更快、更靈敏,不斷強化與消費者、醫院、廠家、媒體之間的信息反饋,把握解決問題,避免社會恐慌的最佳時機。

  從三聚氰胺到雌激素到奶源地,關係億萬兒童的奶粉總是令人牽腸挂肚,一次次的不安全案例已經令公眾“聞奶粉而色變”。雖然説聖元奶粉的這次安全著陸看上去虛驚一場,但這不能説就此可以高枕無憂了。無論是奶粉廠家還是權力部門,都需要反思事情發展的整個過程,要看到“無事變有事,有事變大事”的社會背景並積極彌補監管機制上的缺陷,以此修正自身行為來重建公眾信任。

 

更多 視頻排行榜